6月22日,Avid“新媒體發展趨勢及人才培養研討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資深影視制作人、專家、知名院校的學者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Avid為業內同仁此次搭建了一個共同探討影視制作行業人才的培養的交流平臺。會場還提供了Avid音視頻全套解決方案和設備,共大家操作、演示。
共建國家級培訓認證中心
來自中央電視臺制作部的崔建偉主任根據CCTV自制節目生產能力評估,強調了人是最關鍵的因素,眼下CCTV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人才的培養和專業團隊的建設。崔主任表示,Avid是全球知名廣播、電影、電視行業平臺和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從制作、播出到媒資管理的全方位數字媒體解決方案。為此,中國影視技術學會與Avid強強聯手,共建國家級培訓認證中心。培訓中心的建成將形成包含專業技能認證、國際先進的教學引進,與Avid聯合打造完整的數字教育體系,解決影視制作行業單位、用戶的專業化人才儲備要求。其目標是共同完善和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共同推動中國電影電視技術的發展和繁榮。

一流影視基地創造一流人才
北京懷柔的中影集團數字制作影視基地是亞洲最大的制作中心,全面采用了AVID視音頻系統,均配備了Media Composer、Pro Tools HD和ICON D-Command ES。眾多的國產大片如《赤壁》、《建國大業》、《梅蘭芳》、《南京.南京》等都融入了AVID技術。中影集團后期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建雄從企業的角度講解了電影后期制作的人才需要。大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成為當今電影制作發展的潮流,節目內容數據化、制作網絡化、一站式的制作環境對人才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比如電影《孔子》中有600多個鏡頭,就需要很多制作團隊共同完成。王建雄表示,高學歷人才不等于高素質人才,高素質的人才,勇于創新的調色、剪輯、混錄人才;較強研發能力的流程控制人才;專業精通的制作、技術人才。

高校針對市場需求培養人才
高等院校在為社會培養、輸送人才的同時也在考慮教育行業針對市場變化的發展趨勢。北京電影學院劉言韜教授、北京數字音樂中心主任錢鋒教授分別從教育領域討論了新媒體時代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培訓和教學的等級進一步分化的前提下,人才培養目標方向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成為重中之重。人才的培養標準應該與行業標準高度對接,而構建符合行業標準的教學平臺則是重要基礎。劉言韜教授認為,在實際項目中開展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院校間、校企間跨領域的合作成為關鍵;錢鋒教授提議Avid應研發設計一款適合高考應試者使用的濃縮型軟件,以后的軟件研發大可朝著家庭化、小型化、網絡連動化方向發展。

AVID全球技能認證中心
Avid在全球已經授權30多所院校為AVID全球技能認證中心。該中心為用戶、學生、講師提供認證,包括Media Composer和Pro Tools,以及Venue和ICON制作混音技術、操作原理,由Avid高級講師授課。Avid北京代表處金順一詳細介紹了成為AATP的基本要求和申請規則,以及視頻課程和音頻課程示意圖。Avid與各大高校間的合作為高校教育引入國際職業能力培養標準,開創一條高端數字影視制作專業人才的培養新路。各大高校在與AVID合作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字影視的專業教學水平,還使各高校成為全國的數字影視制作專業人才輸出基地。
成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Avid公司,從最初的電影制作發展到電視領域,之后又向音樂制作方面進軍,實現了音視頻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正如Avid大中華區總經理Wayne Yang先生所言,Avid將在新的媒體環境當中、在互聯網技術之上,提供更加多元、開放的、音頻視頻結合的平臺。對于未來多元人才的培養,努力實現產業、院校、廠方的“三方協作”,形成一種合力,共同打造價值鏈,使人才的培養更加符合市場發展的需要。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