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會比多哈做得好 馬國力認為難轉播的是開幕式
2010-11-18
本刊編輯部 南方周末
2006年多哈亞運會是燒錢的亞運會,把電視轉播制作標準人為地提高到與奧運會差不多的程度。但亞運會競賽水平,和奧運比有較大的距離。
廣州現(xiàn)在的電視轉播預算,是多哈的一半,但還必須比上一屆至少不差。經(jīng)過兩年時間的準備,到現(xiàn)在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我們會比多哈做的要好。
廣州亞運會的IBC(國際廣播中心)建筑規(guī)模比多哈大,里面的設備依照奧運會標準添置,也都比多哈的要好。
這屆亞運會的電視轉播預算還是比多哈節(jié)省了一半。省錢的一個原因在于人,我們請的國際團隊,賽事開始前半個月才過來,而多哈兩年多前就請歐洲人過去做,人工費也高;再一個就是設備,這次的50輛轉播車全部來自國內(nèi),比從歐洲請轉播公司省了一大筆錢。
廣州亞運會的電視轉播預算只有多哈的一半,但在技術上卻必須超越多哈的水準。這是多哈亞運會賽場上,一位背著數(shù)十公斤重的現(xiàn)場移動攝像裝備的攝像師。
最難轉播的還是開幕式
從轉播角度考慮,最難的還是開幕式。這次的開幕式和歷屆都不一樣,因為場地在開放地帶。
從芳村碼頭到海心沙,加上直升機,有二十幾個機位,彩排完一看,還得再加上幾個機位。這個巡游過程大概1個小時,都是船。只是看全景的話,想象中畫面很好,但是真正拍起來就比較單調,就是一條船。所以電視播出上,得想很多辦法,要把鏡頭變換著拍,一會兒天上,一會兒船上,一會兒岸上。岸上有六個表演點,需要表現(xiàn)得更充分一些,至少要加上六套調音設備,話筒也要多加。沿線的技術上的連通,得靠中國電信的光纖,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調整。
最難拍攝的還是開幕式文藝表演。開幕式場地跟平常不一樣,一般場地是圓形,對于廣場藝術,相對比較好表現(xiàn),四面都可以安攝像機,觀眾也熟悉這些角度。但這次在海心沙,場地是舞臺型的,一面是觀眾,一面是表演,整場文藝表演就像是舞臺劇。
從舞臺劇的設計上,這次開幕式非常出色,我看過一次,很震撼,很喜歡,但同時也在擔心,不知道電視怎么去表現(xiàn)它。像廣場藝術相對好表現(xiàn)一些,全部是一個內(nèi)容,比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一個人能代表所有人,我就可以用全景加特寫鏡頭來拍攝。但這次不行,每個因素都是獨立的,拍全景怕照顧不到細節(jié),拍細節(jié)又怕漏了全景,比如水上摩托出來時是獨立的,但同時大屏幕上又顯示水滴,這兩者合起來是在講一個故事,能夠表現(xiàn)這點的就只有用全景。但這個全景再通過電視機放出來,首先屏幕太小,看不清細部;再者,那幾塊大風帆式的屏幕,在現(xiàn)場看效果很好,但放到電視屏幕上,就會看到網(wǎng)紋;塔溝學校表演的《白云之帆》,也是在現(xiàn)場看非常震撼,但放到電視上,未必能有那種效果。
對這些,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導演團隊已經(jīng)工作了很長時間,在現(xiàn)場加了很多機位,比如木棉花那部分,就在空中放一個攝像機,拍攝從空中往下看的效果;水上芭蕾,就加水下攝影機,拍特寫。像塔溝那個節(jié)目,我們專門為它調了一臺遙控微型攝像機,裝在風帆頂部,往下俯拍。
我看了6日的第一次帶機彩排,基本不錯。那是大家第一次合起來彩排,效果能有70%,這幾天還有彩排,我相信能夠很忠實地反映出開幕式全貌。
像開幕式這種機位,拍攝時是不允許隨便走動的。我們有四塊兩米高、兩米寬的平臺提供給轉播商用,轉播商只能呆在上面,不能出去自由發(fā)揮,不能擋著GAB的攝像機,也不能擋著觀眾,頂多是拍一些花絮,比如自己國家的政要、明星,回去后做成集錦。但在直播時,這一點用都沒有。
除了中央電視臺可能會有一些領導人的單獨鏡頭,是用他們自己的攝像機做的、插進來的以外,其他的轉播商直播時基本都是要用GAB的信號。我這兒開幕式光巡游就有21個機位,現(xiàn)場表演用三十幾個,兩個加起來五十多個攝像機。轉播商的一個攝像機沒有任何的意義。
北京奧運NBC是錄播,跟直播不可比
我和各省市的領導也一直在說奧運會NBC這個事,NBC是另外一個概念。
NBC是一定要做自己的東西。這是因為時差的問題,像北京奧運會晚上8點開幕,那在美國是早上8點。而整個廣告的時間,最值錢的是晚上,如果早上直播了,廣告商不會給他這么多錢。再一個,他們版權保護得非常好,不用擔心美國觀眾會提前從網(wǎng)絡上看到相關視頻,所以他們可以推遲12小時播出。但文字消息可以知道,圖片也可以看到,要吸引美國觀眾到晚上還來看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就一定要自己做一個版本出來。
他們剪輯得很精彩,把他們認為沒有太大意思的剪掉了很多,比如運動員入場、中國的唱戲等。他們還在開幕式現(xiàn)場加了一臺他們自己的轉播車,帶著十四五臺攝像機,拍美國觀眾可能會關注的內(nèi)容,比如美國總統(tǒng)、運動員、明星等。因為BOB是向世界所有持權轉播商提供國際公用信號,不可能也沒有義務一直盯著美國的總統(tǒng)和運動員。做完這些后,再跟BOB提供的公用信號剪輯到一起,12小時后再播出。
這樣其實是錄播,跟直播是不可比的,因為錄播有時間可以去強調,比如開幕式里那個
“有朋自遠方來”(場上表演《論語》節(jié)目時,“鳥巢”頂部的大屏幕也在用幾種語言顯示字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直播里也就只能出現(xiàn)兩三秒,但NBC就可以把這個播個15秒,把別的鏡頭剪短,這給觀眾的印象就很不一樣了。
他們能夠播15秒,是因為他們把BOB設置在會場里的主機位、高機位或低機位的攝像機,另外又連接到他們的轉播車上,由他們自己去選擇畫面。比如BOB會有臺攝像機一直盯著
“鳥巢”頂部,拍攝那邊出現(xiàn)的變化,直播時只選擇了兩三秒畫面。但NBC拿到這個機位,就可以自己用很長時間。
世界杯也提供這種服務,比如有中國隊參加,他們可以專門提供兩個機位,給你拍攝中國隊員,直播時你愛怎么放就怎么放,不就是花錢嘛。
像奧運會的電視版權費用占到整個奧運會收入的一半以上,美國是最大的,每屆奧運會要出到10億美元,歐洲大概得要6億到8億美元,日本韓國大概3億到4億,中國也出到有1億。出了這么多錢,當然會要求更高質量的服務。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什么是質量?就是攝像機的位置多。
但這次亞運會,我們就不提供這種服務。一是本身電視版權費用沒有那么高,再者也沒有轉播商愿意要。這就好比花500塊錢買一件衣服,你就要好好挑挑線頭什么的;你花5塊錢買一件衣服,看著不錯,直接拿著就走。
還有運動員入場那個場面,張藝謀的創(chuàng)意本身很好,讓運動員走一段后再腳蘸顏料,在白紙上走出一道彩虹。但從電視直播角度,實現(xiàn)起來是很難很難。像運動員入場的時候,BOB或者其他電視臺,一定要拍攝舉牌子進來的姑娘,比如科威特,要拍那塊牌子,然后要接著拍運動員,再拍看臺上那個國家的元首和觀眾。這是直播時必須要確保的。 [Page] 但張藝謀的那塊白紙,運動員入場再走到那兒,有個5到10分鐘的時間差。我們在那個位置布了機位,也出了兩三次畫面,但從整個直播看,效果很突兀,比如這邊在播放科威特、伊拉克運動員入場,然后啪一個畫面在拍幾只腳在紙上踩,如果不知道前因后果,觀眾就會認為這個鏡頭是出錯了。雖然央視也做了解說,但仍然效果不好。
而NBC是之前就有了鋪墊。他們之前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拍攝了幾百個故事,介紹運動員、教練、開幕式等。其中一個故事就專門講張藝謀的這個創(chuàng)意。所以到直播時,NBC特意在白紙那邊多架了幾臺攝像機。等開幕式結束,拿到這些畫面,他們就開始剪輯。比如中國隊入場的時候,本來應該再接著播出場上觀眾的歡呼場面,他們先不,插一分鐘所有運動員往紙上踩,這樣觀眾看起來就會覺得正常了。
其實央視也制作了類似的故事,但你不能保證,看直播的觀眾跟看了故事的是同一撥人。
除了美國的NBC和中國的中央電視臺,全世界所有電視臺都是BOB提供的公用信號,我們得到的反饋意見都是很好的。而且,BOB的直播還得了國際奧委會的特別大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