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臺內廣播電視節目生產的技術規劃工作探討(下)
2010-11-30
高舉國 新疆廣播電影電視局 《傳播與制作》
(接上期)
四. 做好信息化背景下技術規劃工作的幾點思考
1.重視技術規劃的前瞻、指導、統籌和規范作用
目前臺內節目生產中普遍存在規劃工作相對滯后和指導力度不夠,導致許多臺內應用系統建設分散,標準不統一,運作不規范,以及應用系統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平衡等現象。
深入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節目生產特點以及節目生產流程的發展變化趨勢,統一做好基礎支撐網絡平臺、節目交換共享平臺、節目播出平臺、節目互動平臺以及業務應用系統、節目與素材信息化存儲、管理和配套設施等節目生產環節的整體規劃工作刻不容緩,而且應由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組織制定。
技術規劃的前瞻、指導、統籌和規范作用將為節目生產做好整體布局和基礎性工作。實現節目生產的標準化,降低技術平臺構建的復雜程度,提高節目生產質量,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共享能力,提高生產效益,降低生產成本。
2.節目生產技術平臺的考慮
“加強兩頭,規范中間”。“加強兩頭”指對節目素材采集、播出、交換等部分進行規劃時,應突出靈活性,使其適應多種信息載體和傳輸方式;“規范中間”指臺內節目生產的中間主體部分應按照標準化、規范化要求進行規劃,尤其要加強基礎支撐網絡設施和節目的統一信息化管理的工作。
(1)拓展信息采集渠道,完善節目采集制作平臺
節目信息素材特別是新聞素材的采集制作方式必須由自給自足向由多渠道來源轉變。一方面通過記者、通訊員、演播室或者轉播車進行專業的采集制作,另一方面通過構建節目信息采集的通聯機制,通過特約采集、志愿人員的遠程采集以及與通聯合作單位的遠程節目信息交換等方式為節目制作提供更多的素材選擇空間,提高節目的時效性、準確性。
采集、制作平臺適應多渠道傳輸要求和多文件格式、多種分辨率、多速率的節目素材;搭建以記者采訪為主、全社會的志愿人員共同參與的節目素材采集、制作技術平臺,使觀眾和聽眾既是節目的用戶又成為節目素材的提供或節目制作的參與者。
(2)規范視音頻編解碼標準、數據交換標準和素材文件格式,實現節目資源的統一管理
隨著對節目、素材進行再利用和深度開發,需要實現節目資源的統一管理。這就要規劃好節目資源管理系統和節目交換共享平臺,實現不同業務系統(比如新聞制播系統、后期制播系統、編輯譯制系統、存儲系統)之間節目素材和信息的共享。
對不同業務系統的信號編解碼標準、節目和素材文件格式以及元數據交換標準進行規范,通過統一數字化存儲、分類、編目、素材轉碼等技術處理,逐步實現統一格式的數字化歸檔、存儲。結合臺內實際規劃在線存儲、近線存儲、離線存儲系統。
利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設備進行統一高效管理,通過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實現對節目內容的版權保護,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節目資源的利用率及節目生產效率。
(3)做好基礎支撐網絡的規劃,實現不同業務網絡間的互聯互通
基礎支撐網絡屬于基礎設施,它包括網絡硬件、線纜、操作系統、傳輸協議、網絡協議等。是實現不同應用平臺或網絡環境間文件的共享、信息和數據交換的基礎平臺。隨著節目生產方式由相對獨立運行的業務系統向一體化流水線式協同運行的系統化方式轉變,對基礎網絡進行整體規劃已經成為趨勢,但要注意繼續發揮原有的基礎設施作用,避免盲目投資,重復建設。
規劃基礎網絡要滿足實時、寬帶、高質量的大數據量的現實要求,保證并發訪問情況下服務器的讀寫帶寬以及網絡帶寬穩定性和高的數據傳輸效率和速度等。
按照臺內節目制作、播出的數據量和站點數量規劃網絡,并聘請專家顧問、網絡工程師制定、審查規劃,制定相關技術人才培訓計劃。嚴格規范網絡協議,統一接口和數據格式。
不同的網絡規模可以選擇不同的網絡架構方式。10個站點以下的小型網,可以采取以太網架構;10個站點以上的廣播級網絡,可以采取以太網(IP-SAN)架構;10個站點以上的大型網絡,可以采取光纖網+以太網架構。
規劃時還要面臨解決初期粗放式建設的各業務網絡沒有互聯或者無法互聯互通等問題,可采用“高內聚、松耦合”技術實現已建異構應用網絡間的互聯互通,對于多種平臺可采用跨平臺的文件交換格式,統一顯示方式和檢索方式、數據庫標準,實現整體網絡可交互。
(4)節目播出及節目交互平臺
節目播出平臺主要指廣播播出或網絡播出平臺,這部分應在原有播出系統的基礎上規劃,增加網絡播出系統;可以與節目交互平臺進行統籌規劃。根據對播出系統的安全性、實時性要求高的特點,平臺架構可結合實際綜合考慮采用對稱式服務器(主備鏡像)+SAN模式或非對稱式服務器(上載、播出分離)+SAN模式,或者采用服務器集群模式。節目交互平臺的搭建可通過建立視頻網站,完成節目信息發布、直播錄播等網上節目同步播出或時移播出功能以及視頻點播等交互式服務功能。
(5)高標清兼容的節目生產平臺
高清節目是提高廣播電視節目收視效果的看家寶之一。電臺、電視臺應結合自身情況,在原有標清節目生產平臺的基礎上規劃高清節目生產平臺或規劃高/標清兼容的生產平臺。
高清節目生產平臺的規劃關鍵在于高清演播室、轉播車和制播網絡。對于自制高清節目,需要規劃高清演播室、播音室或轉播車和高清后期制播系統,規劃時既要考慮攝像聚焦、燈光、布景、道具、化妝等因素,也要規劃好高清制播網絡;若是采購節目進來后進行編輯播出,規劃重點則是高清制播網絡。由于高清節目數據量通常是標清節目的5倍左右,這對制播及網絡系統的信號處理設備、傳輸設備和存儲設備的吞吐速度、傳輸網絡帶寬、容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節目安全生產
加強節目安全生產規劃,包括節目資源(數據、節目)自身的安全和網絡安全、播出安全的規劃。既要確保節目播出安全還要保證節目、數據、網絡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優化節目生產的電磁環境,對各業務系統的計算機、視音頻設備、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進行統一地分析和預警監控。
(1)節目資源的安全。節目資源集中管理可提高安全性,但必須考慮備份系統。規劃工作涉及對節目資源的集中存放、管理和控制;對節目進行安全等級劃分;設置訪問權限(對重要節目的訪問進行授權);存儲介質、系統設備的安全使用;節目數據加密;計算機病毒的防護;災難備份系統;建立容錯系統;重點部位、設備的安全防范。 [Page]
(2)規劃網絡安全。涉及網絡安全級別;設置安全策略(如認證授權管理或專人實施管理);進行網絡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培訓;網絡硬件安全;內網與外部網絡進行隔離;網絡站點采用無盤、無外接存儲設備策略;規劃網絡工作環境(如溫度、濕度、粉塵、電源凈化和不間斷供電)等。
4.復合型技術人才培養規劃
節目生產單位除了要不斷吸收掌握新技術、新知識、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稀缺人才,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以外,同時還應提高現有節目生產創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通過培訓使節目生產創作人員掌握節目生產所需新技術,熟悉信息化背景下節目生產運作模式、工作流程及生產技能。B&P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信息管理學 相麗玲主編 中國金融出版社;
2.網絡與通信 王同勝 馮堯鍇 編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3.媒體資產管理技術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高新技術培訓參考資料;
4.廣播電視技術管理與教育 高福安等編著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