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數字化的深入,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新聞類節目的時效性、互動性、信息量的提升,演播室背景墻也在發生著變化。傳統呆板的噴繪實物背景已經逐漸被虛擬背景、開放演播室、屏幕墻等背景所取代。近些年顯示系統發展迅猛,DLP背投拼接憑借先進的屏幕拼接工藝、高分辨率、高亮度和視覺沖擊力正在逐漸深入各家電視臺,成為新聞演播室的新寵。
早期的傳統新聞演播室采用的多為背板噴繪或實物搭建,此種方式制作周期長、更換背景繁瑣、換景時還需占用演播室,影響節目使用,靜態的背景嚴重缺乏靈活性、互動性,視覺感官呆板,已經不能適應實時快速生動新聞播報節目的需要,被逐漸舍棄。進入20世紀90年代,虛擬技術開始實用,產生了虛擬演播室系統。1997年中央電視臺首先引入了第一套虛擬演播系統,隨后各臺陸續引入,應用在節目制作中。

虛擬演播室
虛擬演播室系統是隨著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和色鍵技術不斷改進而出現的一種新的電視節目制作系統。它是在傳統色鍵摳像技術的基礎上,利用了計算機三維圖形技術和視頻合成技術,根據攝像機的位置與參數,使三維虛擬場景的透視關系與前景保持一致,經過色鍵合成后,使得前景中的主持人看起來完全融入于計算機所產生的三維虛擬場景中,從而創造出逼真的、立體感很強的電視演播室效果。虛擬演播室建立的三維場景幾乎不受現實的限制,創作人員可以根據節目需求自由發揮,制作出真實演播室無法實現的效果,它擺脫了傳統演播室時間、空間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獲得了更大的創作想象空間,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縮短了節目制作周期,提高了演播室的利用率。自應用以來,國內很多電視臺使用此系統制作出了許多精彩節目。不過從目前應用范圍上來看,非新聞直播類節目使用得比較多,尤其是體育、綜藝、少兒等節目的錄播,充分發揮出虛擬演播室的制作優勢,而在新聞直播類節目中應用較少,表現也略顯遜色。這主要源于新聞節目與其他節目錄制要求有所不同,非新聞類節目比較注重畫面效果,而新聞類則更強調時效性,創作人員要在很短時間內,把抽象的數字、地理位置等信息迅速實時轉化為鮮活的三維視頻畫面是比較困難的;另外,因為沒有參照物,主持人要事先熟悉虛擬演播室的播放的背景內容,新聞特點需常變換背景,這給新聞主持人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增加了失誤的幾率;同時在直播中某些虛擬場景由于大量數據的實時處理,有可能出現瞬時數據量過載,造成畫面抖動、聲音畫面不同步、網絡沖突等問題。因此在新聞演播室中應用并不普遍。

開放演播室
隨著電視節目的不斷豐富,電視新聞節目制作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在虛擬演播熱潮后,開放式新聞演播室開始盛行,成為現在國內外電視媒體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鳳凰衛視、東方電視臺等都紛紛建立了開放式新聞演播室。開放式演播室將演播區、導播設備系統控制區等功能區域有機地融合在一個空間里,工作場景成為實時演播場景,有的還把街景作為背景。對比傳統的演播室,開放式演播室既是演播室節目錄制區,又是日常節目編輯制作區,功能更加先進多樣,工作流程更加流暢、高效,能使電視節目展現更強烈的現場感,充分體現了新聞直播繁忙、緊張而又有序的特點。

開放式演播室節約了背景制作費用,也讓觀眾看到了真實的節目制作環境。不過在設計上也要求視音頻、通話、燈光、空調動力等各系統性能更加優越、穩定,各系統間相互配合更加科學、高效。另外,整個開放空間創意設計也非常重要,既要滿足鏡頭效果的要求,又要滿足工作環境和視覺效果的要求。在直播過程中,人員不能過多,活動不能過大,背景不能過于凌亂,否則會讓觀眾節目缺乏嚴肅性,影響節目效果。 [Page]
DLP拼接大屏幕
在開放演播室盛行的同時,電視工作者也一直在選擇尋找合適的大屏幕作為新聞演播室的背景。雖然大屏幕顯示技術發展很快,但電視臺一直缺少適合的大屏幕替代傳統背景。新聞演播室對于大屏幕顯示圖像的完整性、分辨率、亮度、色溫、安全穩定性等各項參數指標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些年號稱適合新聞演播室的大屏幕產品層出不窮,但經過反復篩選,DLP拼接最終走入了新聞演播室,站到了主持人的背后。
縱觀市場上大屏幕顯示產品,主要有DLP拼接、LED屏、LCD拼接、MPDP拼接墻以及邊緣融合拼接。
LED屏可以達到很高的亮度,可視角度廣、壽命長、顯示畫面完整,被廣泛應用在室內外廣告發布上,在電視臺作為活動節目背景應用也不少見。LED屏表現力豐富,可以模擬實景,也可以呈現特效圖像,還可以用來展現資料等,具有傳統布景所無法比擬的靈活性。目前LED屏在電視臺主要用在大場景、大型活動演播廳,新聞演播室應用較少,主要原因是分辨率不足和拍攝距離太長,而一般新聞演播室空間有限所致。LED屏由無數個小LED燈組成,燈間距越小,單位面積像素就越多,分辨率就越高;現在室內LED屏間距多為6mm以上,每平米分辨率僅約為為167×167,遠不能滿足新聞背景高分辨率的要求;另外由于LED屏幕顆粒較粗,要取得好的拍攝效果,就需要主持人與背景屏幕有一段距離。以6mm間距為例,需要8-15m距離才能保持較為精細的畫面,否則背景顆粒的粗糙感和摩爾紋就會顯露無疑。雖然現在已經有4mm甚至3mm間距的LED產品,但仍需保持至少5m以上距離,且這類產品價格非常昂貴,每平米價格達到60萬元以上,非一般電視臺所能承受。



LCD拼接是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拼接產品,具有低功耗、重量輕、壽命長、無輻射、畫面亮度均勻等種種優點,應用范圍廣泛,是DLP拼接強大的競爭對手。不過LCD拼接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做到無縫拼接,僅此一點就被絕大多數電視臺的新聞演播室所拋棄。與之前動輒22mm以上的拼縫相比,目前流行的46″LCD拼接雙邊拼縫僅為7.6mm,而最新三星推出的55″LCD拼接更將雙邊拼縫理論值縮小為5.5mm。雖然LCD拼縫已經很小,但與DLP拼接1mm以下乃至0.5mm的拼縫相比,還是顯得非常粗糙,加之單元尺寸比DLP拼接單元也要小,更凸顯拼縫的眾多和明顯,同時在拼縫處還會缺失部分圖像信息,在文字、圖表顯示時,此問題更顯突出。
MPDP等離子拼接屬于自發光,能夠實現較高的亮度和對比度,而三基色共用同一個等離子管的設計也使其避免了聚焦和匯聚問題,可以實現非常清晰的圖像。同時它還具有灰度等級多、顯示動態畫面時清晰度損失小、亮度均勻性好、可視角度廣的特點。目前,MPDP拼接技術日漸成熟,拼接后各顯示單元之間縫隙小于3mm,就安裝空間來說,要比DLP節省的多。但等離子屏產品像素點縫隙大,耗電也比較高,壽命有先天不足,使用5,000-10,000小時后屏幕亮度就會衰減一半,并難以在海拔2,500m以上的地方正常工作,其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在長時間顯示計算機圖像或靜態圖像時容易灼燒,留有圖像的殘影,不能消除。


邊緣融合技術就是將一組投影機投射出的畫面進行邊緣重疊,并通過融合技術顯示出一個沒有縫隙更加明亮、超大、高分辨率的整幅畫面,畫面的效果就像是一臺投影機投射的畫面。但邊緣融合投射距離至少需要3m以上,不管是直投還是折返投影,而且還要非常干凈的工作環境,很高的投影調校精度,更重要的是溫度高而不能夠長時間連續工作,這是新聞演播室工作特點所不能忍受的。
在與以上顯示技術的對比中,DLP拼接憑借綜合優勢獲得了勝利。雖然體積稍顯笨重,但DLP拼接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清晰、失真度小,亮度均勻的特點,能顯示各種視頻信號,畫面能任意漫游、開窗、放大縮小和疊加。DLP拼接單位尺寸比LCD和PDP為大,雙邊拼縫也大大小于二者,可達0.8mm以下,最小拼縫甚至可致0.2mm。拼縫數量少且小,整體顯示效果好;由于采用數字技術,亮度和色彩容易調節,具有適合演播室環境的3,200K光學色溫;雙燈備份,確保直播過程中的穩定安全;在全新的LED光源應用后,DLP拼接更是擁有60,000小時的超長使用壽命,投影機終生不需要更換燈泡,也無須更換色輪等其他消耗部件,完全免除后期高維護成本的投入,可實現系統零維護成本。實踐中DLP拼接在頻繁使用數年后,仍然可以保持極佳的色彩飽和度和圖像質量,保證畫面的一致性,這點對于快節奏,高強度的新聞演播室使用環境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大屏幕系統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和兼容性也極大地提高了新聞演播室播出的靈活性和便利性。當前DLP拼接高清、互動產品也已推出,滿足了的電視高清播出的需要,DLP拼接正被越來越多的電視臺新聞演播室青睞。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