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隨著廣播電視產業(yè)化、集團化發(fā)展,在電視技術數(shù)字化、信息化基礎上,演播室的設計和建設也走向群集化方向。以下簡要介紹一下湖南廣播電視臺高清新聞演播室群的設計及應用。
一.設計思想
為滿足湖南廣播電視臺多個頻道新聞類節(jié)目的直播,情感訪談類節(jié)目的錄制,為提高節(jié)目生產的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設備使用的效率,采取共享中心設備,共享信號源資方案。建立群中心機房,中心機房與臺總控建立高速多通道,各導控室可以靈活的共享總控的多通道資源,根據(jù)各機房實際要求,分配常規(guī)的通道,一旦出現(xiàn)重大的活動,可以靈活的集中所有通道資源,擴展機房功能,為節(jié)目提供最好的、最強大的技術支持。
二.系統(tǒng)構成
1.群結構
高清新聞演播室群共由4個演播室組成:1號演播室,2號演播室,3號演播室,4號演播室。1、2號演播室組成2控2演播室組:由兩套高清系統(tǒng),兩個導控室,一個設備機房構成,兩套系統(tǒng)設備共享,即可以單獨工作,又可以互為補充和備份。正常情況下,兩個導控室可以同時直播和錄播節(jié)目,1、2號演播室設備也可以共享,演播室攝像機可以根據(jù)節(jié)目需要靈活分配,且兩導控室可以靈活使用1、2演播室;當出現(xiàn)設備故障時,可以實行兩級備份措施,一為系統(tǒng)內備份,切換臺采用矩陣應急凈切換備份,調音臺、話筒、監(jiān)聽系統(tǒng)、通話系統(tǒng)、放像機、硬盤播出、題詞、字幕機、攝像機、同步機、周邊等設備采取冗余備份。二為系統(tǒng)間備份,當一個導控室主要設備發(fā)生故障,短時間無法解決,可以通過KVM系統(tǒng),把一個導控室操作終端(如鼠標、鍵盤、顯示)調配到另一個導控室進行操作,輸出信號通過矩陣、跳線等方式調配到另一切換系統(tǒng)和監(jiān)視系統(tǒng)。另外兩個演播室還可以進行互聯(lián),把一個導控室的功能延伸到另一導控室來擴展和完善高要求節(jié)目的需求(如演播室間無縫的多級切換、多特技、多窗口等功能)。
3、4演播室組成1控2演播室組:由一套高清系統(tǒng)(多加一個衛(wèi)星面板和監(jiān)視系統(tǒng)),兩個導控室,一個設備機房構成。正常情況下,兩個導控室可以同時直播和錄播節(jié)目,一套高清系統(tǒng)的設備靈活分配給主、副兩導控室,另外采用一個小凈切換矩陣解決主、副導控室應急切換的問題,共享群的128*128大矩陣,來進行信號的調度。音頻信號的傳輸采取網絡化,與視頻同步的音頻信號通過網路節(jié)點、交換機傳送到另一組導控室。群的共用設備安置在中心機房(24小時不間斷供電機架上),所有外來信號的同步、交叉變換由群內共享交叉變換器完成。
2.視頻系統(tǒng)
視頻系統(tǒng)以三臺SONY MVS-6000切換臺、一臺Harris 128*128大矩陣為系統(tǒng)核心,演播室信號源進行入級分配后送入切換臺和共享矩陣。信號源有:攝像機、放像機、網絡播出服務器、虛擬系統(tǒng)、圖文系統(tǒng)、高清字幕、高清在線、總控外來信號、VGA等信號。2控2演播室組有兩臺SONY MVS-6000切換臺,分別進行1、2演播室節(jié)目制作,1控2演播室配一臺SONY MVS-6000切換臺和二個3M/E面板,二個面板共享一臺主機,把3級分配給主、副導控室使用,分別進行3、4演播室節(jié)目制作。把Harris三臺x85串入128*128大矩陣構成共享信號系統(tǒng),進行信號的統(tǒng)一分配和上下交叉變換。電視墻監(jiān)視系統(tǒng)信號源采取固定信號+矩陣靈活調度方式,常用信號源直接進電視墻,其他信號顯示由靈活調度的矩陣提供信號。切換臺的直接輸出與矩陣的凈切換輸出經過2*1后,作為主路,切換臺的直接輸出作為備路,輸出信號經過末級分配后,送給收錄、播出、接口板等。
視頻系統(tǒng)框架及信號處理如圖1所示:

圖1
2控2演播室使用Tektronix兩臺TG700同步信號發(fā)生器和一臺ECQ422D自動同步倒換器,采取主、備自動倒換的方式,確保系統(tǒng)的可靠性。再送兩路同步信號給1控2演播室組,兩路同步信號作為同步信號發(fā)生器的主、備路輸入,而備路信號沒有接入設備,只是作為備用信號。此種設計方案主要是考慮同步信號發(fā)生器和倒換器的特點,演播室的主、備同步信號發(fā)生器只是作為設備的互相備份,當同步信號發(fā)生器出現(xiàn)問題時相互倒換。同時由于同步信號發(fā)生器的技術特點,當同步源丟失時至少可以保留一定時間內鎖定原有的信號不漂移,同時發(fā)出報警提示,有充足的 時間可以把備路同步信號接入系統(tǒng)。使群內四個演播室保持在相同的同步系統(tǒng)中,來解決群內部信號自由調度后不再需要同步鎖相的問題。
同步系統(tǒng)框架如圖2所示。

圖2
3.音頻系統(tǒng)
音頻系統(tǒng)以三臺YAMAHA DM2000 VCM和三臺YAMAHA DM1000 VCM為音頻系統(tǒng)核心,四個演播室音頻信號的傳輸以Cisco網絡交換機為中心,每個演播室要交換的音頻信號由主、備調音臺的輔助有選擇的提供,再給網絡節(jié)點轉變成網絡數(shù)據(jù),傳送到目的網絡節(jié)點。演播室1、2分別由一臺YAMAHA DM2000 VCM和一臺YAMAHA DM1000 VCM構成主、備調音系統(tǒng),4套DPA有線話筒、2套Sennheiser無線話筒,有線、無線話筒互相為備份同時拾取主持人的現(xiàn)場聲音。演播室所有音頻信源經過入級分配后,進入主、備調音臺,主、備調音臺輸出經過末級分配后,送給錄像機、網絡回采、演播室監(jiān)聽等,嵌入視頻SDI信號后通過光通道送給播出、總控。演播室之間的音頻信號傳輸由主、備調音臺送出與視頻相配的音頻信號,由Axia的模擬音頻接口(Analog Node)轉變成網絡數(shù)據(jù),經過Cisco 的WS-C3560-24TS-E交換機傳到目的演播室的Analog Node,再送給調音臺。對于安全要求很高的音頻傳輸(如播出等)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嵌入視頻SDI信號后傳輸,這樣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即提高了安全系數(shù),又增加了傳輸?shù)撵`活性和降低了系統(tǒng)集成的成本。
演播室3由一臺YAMAHA DM2000 VCM調音臺,2套DPA有線話筒、1套Sennheiser無線話筒及音頻周邊構成1控2主導控室調音系統(tǒng);演播室4由一臺YAMAHA DM1000 VCM調音臺,2套DPA有線話筒、1套Sennheiser無線話筒及音頻周邊構成1控2副導控室調音系統(tǒng),兩套調音系統(tǒng)可獨立錄制節(jié)目,又可互為補充和備份。演播室所有音頻信源經過入級分配后,進入主、副導控室調音臺,主、副調音臺輸出經過末級分配后,送給錄像機、網絡回采、演播室監(jiān)聽等,嵌入視頻SDI信號后通過光通道送給播出、總控。與演播室1、2調音系統(tǒng)的連接也由Axia的模擬音頻接口(Analog Node)轉變成網絡數(shù)據(jù),經過Cisco的WS-C3560-24TS-E交換機傳到目的演播室的Analog Node。
音頻系統(tǒng)框架及信號處理如圖3所示:

圖3
4.通話系統(tǒng)
通話系統(tǒng)采用了Axia全新的網絡數(shù)字化通話系統(tǒng),基于計算機IP技術,由以太網平臺、網絡式內部通話、網絡式熱線電話、網絡式音頻共享傳輸構成,結合Axia公司獨有的Livewire實時網絡傳輸技術,可以通過標準以太網的方式連接更多的外部通話設備和信號節(jié)目源,大大增加了節(jié)目制作通話的靈活性。我們以三臺Cisco的WS-C3560-24TS-E交換機、一套路由管理服務器軟件Axia PathfinderPro、一套網絡設備維護軟件Axia iProbe、一臺HP計算機為網絡平臺;網絡式內部通話覆蓋了1、2、3、4演播室、導控室、設備機房、播出機房、總控機房,安裝了20個10工位內部通話對講分控面板(IC.10)、3個20工位內部通話對講主控面板(IC.20)、4套耳機分配器Fostex PH-100和無線耳機監(jiān)聽mipro mi-808、4臺模擬音頻接口Axia Analog Node、4臺混音分配器Sonifex RB-DA4x5、2臺控制接口Axia GPIO Node、2套通話軟件Axia SoftCom,來滿足導播、音頻、視頻、燈光、攝像、字幕、虛擬、編務、監(jiān)播、播出、總控及主持人的互相通話;由4臺網絡電話耦合器Telos NX-6 Pack與調音臺、電話、音箱構成網絡式熱線電話系統(tǒng);網絡式音頻共享傳輸系統(tǒng)由4臺模擬音頻接口Axia Analog Node、4臺話筒信號接口Axia Mic Node、2個路由控制面板Axia X-Y Router、1套遠程監(jiān)控軟件Axia iPlay、1套網絡虛擬聲卡驅動Axia IP Drive Win0101構成,實現(xiàn)1、2、3、4演播室之間音頻信號的網絡傳輸和遠程通話。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路由傳送形式,能夠使更多不同類型的設備更容易地連接起來,而只使用很少的線纜,安裝方便,設置簡單,界面友好容易操作; 另外它們的價格通常只及傳統(tǒng)通話矩陣的一半,因為以太網交換機消除了對價格昂貴的專有機箱類矩陣的需要,安裝費用也得以大大降低。
通話系統(tǒng)框架及信號處理如圖4所示:

圖4
三.結束語
隨著數(shù)字視、音頻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其它息息相關技術的發(fā)展,演播室技術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完善。由以前的傳統(tǒng)模擬系統(tǒng)的線性結構,初步演變?yōu)橛嬎銠C網絡,采用以寬帶視頻服務器為中心的分布式結構;演播室形式也由傳統(tǒng)的封閉式結構演變?yōu)殚_放式結構;演播室功能也由單一走向集群發(fā)展,功能越來越強大、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將導致演播室高端技術復合性人才的短缺,這些都是我們以后需要解決的問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