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中美雙方于2月18日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了協議。依照此協議,中國每年將增加14部美國進口大片,以IMAX和3D電影為主;而且,美國大片票房的分賬比例也由13%提高至25%。
影評人、編劇張小北表示“不破不立”,稱擴大引進美國大片的力度對于中國電影創作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刺激。粗制濫造的國產電影將遭到殘酷淘汰,有機會進入市場的國產影片將會更加重視電影本身,而不是那些非市場因素的運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該舉措是值得期待的, 將有助于提高國內電影市場的質量和有效地整合資源。新影聯副總經理高軍說:“進口大片配額的增加表明了一種自信和開放的心態,對產業發展利大于弊。”同時,這次引進的影片以IMAX和3D電影為主,從中可看出是以促進技術發展為目標的。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引進大片的同時也將開啟中美聯合制片的新篇章。若美方在內地開設聯合制片基地,中方將從合作中受益頗豐。
此次調整配額后,市場上高水平的電影將會有所增加,觀眾受益最大。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建議,應對“外片”帶來的挑戰,國內電影大企業應加速品牌建設、積極促進行業規范化,而中小企業應該向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真正提高影片的質量,一味靠“大制作、大明星”來吸引票房,將難以贏得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