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了,久到iPhone 4S推出之前,人們就對或將命名為“5”的蘋果新一代手機充滿了猜測和期待。如今塵埃終于落定,“5”或多或少讓人失望了一把,但這并不影響它作為搶手貨在市場上被追捧,甚至有如我者為了文章能與“iPhone 5”扯上關系以博取關注,絞盡了腦汁。人們在評價蘋果的時候,說它“重新發明了手機”,說它是自“摩托羅拉將手機放入褲袋(即該公司將手機體積減到足夠小)”之后對手機所做的又一開創性突破——在iPhone之前,手機固然千變萬化迎合用戶,但終歸只是通訊工具,而在這一開創性突破之后,手機開始成為互聯網終端,移動的。
作為載體,手機、平板等終端最終要實現的是移動的、無處不在的互聯互通,滿足人們對于通訊、辦公、學習、娛樂、社交等方方面面的需求。甚至在控制室市場,也因為以iPhone、iPad等為代表的各種尺寸的移動觸控終端的出現,而顯現出不一樣的市場格局。
到這里,我們成功地談到了炙手可熱的“New iPhone”話題hold住眼球,又引出了本文要談論的主題——移動控制未來生活。
未來生活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自己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適。智能家居便在這樣的訴求下日益發展成熟:清晨起床,臥室窗簾自動徐徐開啟,音樂響起,廚房里的咖啡機和早餐機開始工作,電視上播放早間新聞節目;臨出門,所有電器自動切換為離家模式,空調及所有不需要電的設備會自動斷開電源以節能和確保用電安全;晚上回家,空調已經啟動并調節好溫度,衛生間放好了溫度適宜的洗澡水??
控制無處不在
很多曾經只是出現在電影里或想象中的畫面已經部分成為現實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這一切的實現有賴于一套中央控制系統對家庭中各種電器設備的程序化控制。而將控制程序移植到移動終端中,控制的靈活性得到極大擴展。也正是基于這樣的遠程可操控理念,移動控制大有可為。
如今,市場上對于包括智能家居在內的各種設備和情景的控制可謂形式多樣,而借助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就當下來說無疑是最便利、最實用的控制方式之一。用戶憑借手機的無線傳播信號,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實現對設備的精確控制。例如廣被使用的GSM無線信號,其控制效果不但比傳感、紅外等控制形式先進、準確,而且因為具備數十億人的龐大使用基數,在設備的配置和搭建上,顯得更加經濟方便。
智能終端的作為當然不止于智能家居的范疇。就是我們熟悉的醫療行業,也因為便攜終端的出現而呈現不一樣的氣象。
煩瑣的就診程序、難聞的氣味加之惡劣的服務態度,就醫體驗令人想而生畏。而借助于移動終端設備和3G網絡,通過輕便傳感器等硬件讓隨時隨地的自我檢測和診斷成為可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規避因一些小病小痛前往醫院尋醫問藥的煩惱。目前,在不同移動終端上的軟件開發幾乎覆蓋了我們能夠想到的任何一個醫療環節——從在家的醫療知識學習、自我診斷,到去往醫院的掛號、導診、醫生診斷,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有相應的App(應用程序)提供服務;而就診之后涉及藥房、病歷保存、保險公司賠付等健康數據的管理也都能被移動設備完全覆蓋。
據悉,就iOS平臺來說,目前關于消費者健康的應用程序便已超過兩萬種。血糖、心率、身體影像乃至于核磁共振、癌癥、內窺鏡都可以與iPhone或iPad聯系在一起。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檢測自己的身體就跟如今用殺毒軟件殺毒一般簡單,對自身健康的防護就跟維護電腦一般輕松。在未來醫療的情景下,我們的身體堪稱一道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端,而要做到控制這一切,僅僅只需要使用一部智能手機連接身體上的無線傳感器而已。
xPad強勢來襲
這看似有些匪夷所思,但近年來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手持終端設備,越來越顯示出“無所不能”的趨勢,這樣的“無所不能”導致的結果便是,無論是 MP3、卡片相機,還是導航儀、錄音筆,都在與手持終端的競爭中日益萎縮,當年被寄予厚望的上網本,甚至就在xPad的出現后被逼退市。而現在,命運的輪盤指向了PC。據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數據顯示,預計2012年全球PC出貨量為3.487億臺,相比2011年的3.528億臺下降了1.2%。這是從2001年以來,全球PC產業首次下滑。
PC的重要性已經急劇下降,有人把如今的市場狀況稱之為“后PC時代”。而反觀移動終端市場,弄潮兒如蘋果、谷歌以及亞馬遜卻相當滋潤。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于今年2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算上iPad平板電腦,蘋果在去年第四季度已經實際上超越惠普成為全球最大PC廠商。
可以說,PC遭遇滑鐵盧,移動智能終端的顛覆居功至偉。iPhone和iPad的流行帶動了全球移動智能觸摸革命的到來,這場革命亦在專業領域上演。有鑒于這一類便攜終端良好的用戶普及度、相對低廉的價格、靈活的應用方式等因素,其被植入智能終端控制系統或者App控制模塊,在越來越多的應用中扮演控制終端的角色。
AMX和快思聰這兩家控制行業的領導廠商在早前便已看準了這個市場機會并為自己的產品軟件增設了iPad程序,或者對其已有的iPhone應用程序進行重新包裝,以期獲得更多的用戶市場。AMX行動非常早,在iPad一代發布的當年4月,就宣布推出兩種兼容iPad的應用程序。Extron也很快便推出配合其TouchLink觸摸屏使用的應用程序。
專業中控市場不懼xPad浪潮
當Pad們頻頻出現在會議室、演播室甚至控制室等場所的當下,業內也早已見慣不怪。從當初的“狼來了”,到現在的淡定,行業內對專業控制端市場,有自己的自信。
對于整個控制市場,移動終端的出現,使智能控制方式變得更為靈活多樣,客戶可以選擇的種類也變得豐富,有利于客戶更好地體驗智能控制給生活帶來的便捷。就移動終端對專業控制室市場的影響,AMX華東區高級銷售經理于琪瑞表示:“對于生產廠家,移動終端的出現可謂是雙刃劍,一方面導致了生產廠家的無線觸摸屏銷售量急劇下降,這個是廠家不想看到的;但另一方面,由于iPad等平板的出現,使得項目的應用成本降低,這也就促成了更多項目的達成。”他指出,對于終端消費者,這種方式操作更簡單,成本更低廉,選擇也更多,使得智能控制更易被接受。
Extron國際銷售和市場副總裁Jeff Gibson則認為在專業AV市場中,類似于iPad這樣個人化的、便攜的設備只能用來作為AV系統中補充的控制端,而不是當作最主要的控制設備。他指出:“‘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帶設備)’的趨勢向視音頻系統管理者和設計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戰。iPad以及市面上的移動設備,改變了所有此類設備用戶的期望和觀念,它們不再只是單純的移動設備了。因此,在推進iPad和其他智能設備的應用時有許多需要考慮的方面。”
“首先需要真正了解用戶的目標以及他們想要的設備性能,做到這點之后,便需要對設備本身進行評估,確保能夠滿足客戶要求。在需求評估的過程中,對于系統設計師來說首要任務是把握用戶的期望值。”他分析說:“雖然iPad和智能設備可以提供與專用視音頻控制設備類似的功能,但不論從性能還是硬件上來看也都有其局限性。在Extron,我們一直建議使用這些個人化的便攜設備作為視音頻系統中額外的控制點,而不是當作最主要的控制設備。”他同時舉例說,將iPad與已推出的TouchLink觸摸屏配合使用時,可以運行專業的Extron控制應用程序(如MediaLink iPad版和TouchLink iPad版);iPhone與運行全局察看器企業版軟件的服務器配合使用時,則可以支持Extron iGVE應用程序。這些額外的控制點為最終用戶帶來了增強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使其在不同的房間或者是任何可以登錄網絡的地方都能游刃有余地進行控制。
在專業AV系統中,便攜終端從原則上來講盡管是適用于控制的較低成本解決方案,就目前來講可作為一個選項,肯定不會是主流。但我們也不能由此下一個武斷的定論,就跟上文中的“匪夷所思”的情景一般,誰又能說得好以后的事呢?尤其是這科技界的事。
我倒是認為,移動終端的出現已經開始撬動動輒幾萬元的觸摸屏市場格局,而且如iPad平板的設計理念已經對現在推出的控制系統的外觀和控制形式產生影響,在一些公司的觸摸屏設計中,也能或多或少發現其影子。而且我們還知道,iPad出來三個年頭,不過才第三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