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終于來了,2012并非世界末日,全球廣電業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日子似乎也不是很難過,特別是三網融合的廣播機構可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并且全媒體、OTT、多屏、3D和超高清電視等,又讓人看到了行業發展的曙光和遠景。
2012年最后一個月,參加了在杭州舉行的因故延期的首屆國際傳媒產業論壇(IMIC 2012)。IMIC是在當前傳輸媒介多元化,新媒體形態涌現,傳媒產業鏈重新整合,帶來全球廣電傳媒跨世紀巨變,進入全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該論壇的順利舉行,標志著業界將又出現一個新論壇品牌,一個供業內人士暢所欲言,討論生存和發展的場所,而且據本人觀察,根據論壇討論的內容和話題,往后的與會人士斷不會就囿于廣電人士,可以預見,IMIC接下來會很熱鬧,觀點交鋒也會很激烈。
首屆IMIC精心設立了三個板塊,分別以3D技術與前景、多屏分發與合一以及廣電中心面對全媒體時代為專題,這都是業界近來最關注的問題。
IMIC給人的感覺是業內人士普遍都有強烈的危機感,大家都認為先活下來,才有機會,應該基于廣電擁有的內容先天優勢,整合多屏,加強營銷,凸現媒體的價值,適應市場和適合受眾習慣的變換,為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內容和應用,通過差異化、市場化和創新,通過高效、便捷的應用新媒體平臺,積極應對互聯網對廣電的沖擊。
對于廣電向全媒體的轉型,我覺得演講嘉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工程師錢岳林結合央廣的經驗得到的結論頗有見地,即廣播機構必須成為全媒體,但不可能做全,必須有的放矢,根據自己的專長去做。
2013年第一個月,大洋又將在美麗宜人的天涯海角唱響DDMN的“云計算之路·擁抱全媒體”,它和2012歲末的IMIC主題可謂一唱一和,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絕非巧合,而是廣電人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