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BU未來制作技術研討會上,德國IRT研發中心的Friedrich Gierlinger和Rico Zimmerman談其被德國廣播機構用于節目內容交換的MXF文件QC方面的工作。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公共廣播機構經由WAN共享節目文件。他們有常規的插入軟件測試固件測試不同產品創建和解碼的MXF文件之間的互操作性。
對標清,他們限制最重要的格式為IMX 50,對HD則為XDCAM 50以及DNxHD和AVC-I 100,有OP1a或OP atom打包。雖然如此,在互操作性測試中,2012年他們依然遇到13%的差錯率(2011年為20%)。許多差錯時基本的MXF文件寫入誤差:非KLV數據、無效BER和UMID,以及KLV對準問題。這些都是基本誤差,但現在依然存在。兩位演講者的觀點是一個供應商可能遵守MXF標準的一部分,另一個供應商遵守另一部分,不兼容性則產生。AMWA制定約束MXF的應用規范(AS)的工作應使某一AS內的互操作性更容易實現。
問題是可接受的誤差率是什么,10%文件就不及格,或1%、0.1%?有多少錄像帶未通過QC檢查,在錄像帶被用于內容交換時可接受的拒絕率是多少?
基本MXF標準SMPTE 377可追溯到2004年,但8年過后文件互操作性依然是大問題。在IRT對一批有約束的MXF文件測試中,他們依然發現十分之一未通過QC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