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很多人推薦這部小說給我,他們都說這部作品很適合我,女主角挺像我的。因而我去看了這部小說,這部小說寫得真情實感,要成為一個好的電影,小說一定要以情動人。我又找了一位非常優秀的編劇,李檣老師。一個有深度的編劇,加上一個真情實感動人的小說,我相信電影版《致青春》會因為兩者的結合產生一個化學作用,會很有意思。其實07、08年就可以拍《致青春》,我最后選擇2012年拍,因為我把它當做是一部可以讓觀眾走進電影院檢驗的成熟的電影作品來拍。

開拍之前我跟不同的人聊了很多,也已經想好了電影要呈現的效果、風格和感覺,現在成型的作品跟想象中的非常接近,《致青春》不是那種跟著感受和情緒在走的電影。通過執導《致青春》我內心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我覺得導演與做演員在感受角色、陷入情緒、表達思想上的狀態是不同的,它更多的是一個理性的創作過程,所以說導演是一個非常冷靜而理智的工作。當導演也有和當演員一樣的情況,會在現場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和困難。而演員經驗為我當導演帶來非常大的優勢,因為我對現場非常熟悉,對于創作和制作的環節非常了解,一個人的心不亂,他的行為和創作就不會被打亂。拍攝《致青春》的過程對我來說并不痛苦,盡管拍攝的時候有過很多困難,但我常常覺得夢是挺美好的,這是非常美好的一個夢。
青春是每個人必須經歷過、有感悟的階段,是人生最燦爛的時期,它留給未來很多思考,我們走過青春后會時不時回頭去看。《致青春》從片名看就知道涵蓋了青春、逝去、致敬三個主題在里面。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致青春》講述的是我們內地人一個階段的青春史,與港臺人的青春還是有差別的,我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帶有荷爾蒙的青春。我們這一代年輕時的狀態很多都是對生存的追求。“生存的追求”是個容易讓人流淚的主題,我們這代內地人的青春,需要失去很多才能得到些東西。我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喚起大家對青春的感覺。
希望青春不像短暫的愛情和激情一樣一瞬而過
我找了和我長期合作的編劇李檣老師,因為李檣老師知道我的喜好和品位,李檣老師在劇本方面非常有經驗和想法,我也非常欣賞他的作品。電影的人物故事做了很多的改編和調整,加了一些不同的感悟,但與小說的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致敬終將逝去的青春。劇本對于電影是非常重要的,李檣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讓我著色、渲染,他在這方面非常專業、完美,把該想的都想到了。
監制是來自香港的金牌導演——關錦鵬。關導給了我非常大的安全感,他說,趙薇這不像你第一次做導演,包括片子呈現出來也是這樣,這與他給我帶來的安全感非常重要。我知道有一個非常好的導演和監制陪在我的身邊,不會讓我走入歧途。他不會告訴我這樣做,那樣做,但他一定會不讓我走一些不必要走的冤枉路,關導是善良而且非常有才華的人。
電影選取了上世紀90年的大學校園作為背景,這是當下70后-80后最熟悉和懷念的青春場景。全組在導演趙薇的帶領下輾轉南京二十多座大學拍攝,僅僅置景、陳設、搜集道具的工作就進行了兩個多月,一切都為真實還原那些青春的印記。
我們希望青春不像短暫的愛情和激情一樣有一瞬而過的感覺,所以把年代跨度從九四年跨到當下,這就意味著要尋找九十年代初的校園。我們在南京去了將近二十所高校,因為許多地方翻新太快,要找到符合年代氣質的建筑和場景非常困難。我們去十幾所大學去拼湊一所九十年代初他們生活的理工大學,這也是他們愛情開始綻放的地點。這個地點要真實,要美,要懷舊,所以我們工作難度非常大。
每一個人都安排了展現魅力的地方
人物性格大部分保留著原著小說的基調。林靜的性格做了一些改編,除了主角陳孝正、鄭微、林靜,電影還突出了一些副線人物,如敏感自尊的朱小北,世俗的黎維娟,游戲人間的老張,包括小說里靦腆害羞的富二代許開陽,電影里被改編成性格暴烈的男生。至于小說中對愛情無私奉獻的純情女孩阮莞,電影中她的內心更為強大。
電影里面給每一個人都安排了展現魅力的地方,也安排了有缺陷的地方,但那些缺點合情合理,符合人性,也符合他們各自的經歷和遭遇。我覺得有缺陷的人更動人,那樣才是真正的人。對我來說,陳孝正和林靜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我沒辦法說更喜歡哪一個。電影拍攝的初衷就不是拍一個偶像劇,我們還是要拍一個個真實的人,他們一定在生活中出現過,或者可能我認識過這樣的人,這樣才能喚起觀眾最大的共鳴和認知。
四位女主角都把自己的角色吃的非常透,每個人說的話做的事是其他三個人不會做出來的,不同人性格在一起產生了很多不一樣的化學反應,我覺得非常驚喜。
陳孝正【趙又廷飾演】具有異常冷靜的掌控力和判斷力。野心十足且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城府和耐力。深信“世界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外表冷酷,不屑一顧,不過一旦吸引他的注意力,亦可以激情四射。與鄭微的相遇正是他理智與情感的艱苦博弈,亦是痛苦和快樂的根源所在。陳孝正是一個有著天生的憂郁和清高,容易令女孩魂牽夢縈的人。他孤寒、孤僻、不招人待見,身上有一種悲涼感。我第一次見趙又廷是在臺北,當時我還沒有跟他講過話,但看他走來拍了一個鏡頭,我心里就說: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陳孝正么。雖然趙又廷當時西裝筆挺,打扮的是富二代的樣子,但他具有陳孝正那種冷傲和孤僻的感覺。陳孝正作為一個窮學生有著自己的堅持和追求,他需要趙又廷骨子里的那種傲氣。
鄭微【楊子姍飾演】敢愛敢恨,勇敢堅強,霸道任性但又不失坦誠的可愛。愛玩一點不太危險的冒險。容易在現實和理想的世界里徘徊,但表面的猶疑之下卻裹著一顆堅持的心。與陳孝正的相愛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火星撞地球,而林靜則是令她情竇初開、刻骨銘心的鄰家大哥哥。我相信許多女孩子看了鄭微之后都會有共鳴,不是因為她性格與眾不同,而是她對愛情的態度。每個女生初次接觸到愛情,對男生發生化學反應以后那種勇敢和無顧忌的袒露和追求,這種情緒是所有人都有的,不管什么性格,內向的人都對愛奮不顧身過。這是青春期的特質,我也有的。
林靜【韓庚飾演】,平靜紳士型男人,具有深沉的思考力,容易看破復雜的現實,但不亂揭發真相。這種男人讓女人又愛又恨,因他有探測別人和隱藏自己兩種性格,前者讓人害怕,后者讓人不平衡。但若彼此認定,他會在愛情里給你足夠的安全感和呵護。因家族秘密而離開鄭微,多年后又重新回到鄭微的生活,愛情對于他而言是慎思多察的結果,也因此一度讓鄭微誤解。對我來說,陳孝正和林靜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我沒辦法說更喜歡哪一個,但是林靜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韓紅客串電臺主持人紫鵑,韓紅沒有拍過電影,但是當她知道我第一次作為電影導演的身份拍攝《致青春》的時候,出于朋友之間的拔刀相助,韓紅用她的行動支持了我。她也自己設計角色,設計性格,到后來讓大家全部否定了。但她特別地投入,很有專業精神。楊瀾在電影中客串自己——資深電視節目主持人,采訪從美國學成歸來的陳孝正。楊瀾幫我客串,我想選擇中國老百姓熟知的主持人,這個主持人不能只訪問明星,她應該也是有過對知識分子,像科學家、生物學家這方面人物訪談有訪問經驗的主持人,我覺得,這個主持人在中國非楊瀾莫屬,所以我希望她能采訪片中男主角在美國做設計師的陳孝正,這樣的安排符合兩個人的關系,而不是接受綜藝節目的訪問。選擇潘虹老師客串陳孝正母親,一是因為跟她合作過,知道她的表演功底非常了得。二是她比較符合電影中陳孝正的那個敏感、嚴肅的母親的形象,她一坐在那,不說話,戲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