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雅安大地震,地震波從震中傳到成都的時間大概是38秒鐘,如果我們能利用這38秒鐘進行快速的研判,來通知人群逃離,哪怕是給人們有10秒的反應時間,都可以挽救不少的生命。”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智慧城市總經理范宇說:“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如何使用數據進行研和判、管理未來,這是我們需要思考和實踐的。”
對數據進行研判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大屏幕顯示系統,它是智慧城市運營中心信息集中呈現的地方,有了它對大數據信息實時、動態的顯示,城市管理者的決策更具效率。
5月30日-31日,在杭州舉行的第三屆“長江論壇”暨2013年長江沿岸中心城市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與會者們重點探討了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問題,其中,也涉及大屏幕顯示系統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等內容。
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大腦”與 “眼睛”
結合南京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剛談到:“智慧城市是城鎮化的助推器、是城市發展方式的轉換器,是城鎮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路由器,更是城市治理模式的升級版”。
這個升級版是一個非常龐大、復雜的系統,它涵蓋了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產業等等各個方面。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明明說:“要管理這樣一個系統,需要一個運營中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智慧城市中心,智慧城市所要用到的大數據,在這里通過大屏幕系統呈現出來,讓它發揮更大的功能和用途。如果我們把智慧城市比喻為一個人的話,智慧城市中心就是人的大腦,大屏幕就是心靈的窗戶,是‘智慧之眼’” 。
“智慧之眼”的價值
決策更科學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由此帶來的城市病越來越嚴重。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增加10個人口超100萬的大型城市,未來20年每年新增20個人口超50萬的中型城市,預計到2025年,全球人口超過1000萬的13個特大新興城市中有7個在中國,與此相伴的是大量的碳排放、能源消耗以及擁堵的交通……
智慧城市建設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陳剛副市長認為:“通過智慧城市中心對項目進行超前的優化論證,從而打破時空限制,實現生產生活要素有機、高效的組合。能耗大、污染重的企業可以依勢而建,工作、購物可以足不出戶,眾多衛星城將布局在大城市周邊,通過信息網絡,他們之間完全可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
幫助我們對項目做出科學決策的信息可在大屏幕上靈活地顯示出來。按照心理學的研究來看,視覺是人類獲得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大概8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過眼睛來實現的,看得到的信息最有助于人們來進行分析與決策。“這就是為什么信息在大屏幕上以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后,比我們沒有看到信息時,決策更容易一些。”威創副總經理兼中國區業務部總經理張斌如此解讀:“這省去了領導要去聽各方面的匯報,回去再做一個信息的綜合,對信息做很多的疊加,最后才能出一個決策的繁瑣過程”。
管理更精細
通過審計排查騙保、詐保案件,社會保障信息的精確度提高了5倍,提升了35%的辦公效率。這是IBM在會上公布的對法國社會保障部門實施智慧城市后的統計數據。
智慧之眼“明察秋毫”。在智慧城市運營中心的大屏幕上,城市各個時間、各個區域、各個職能模塊的運行狀態可以全面、動態顯示出來,實現各職能部門關聯信息的實時、透明、共享、互動傳達,從而提升跨職能部門的協同管理及運作效率。這使我們城市管理更加精細。
高效協同
在論壇上,多位演講嘉賓提到信息必須一體化共享,首先要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指出:“協同服務難,這是多年來被大家所詬病的,我們沒有按照信息化時代的要求來打破地區、部門等之間的界限,好的信息資源往往成為各家各戶的自有財產。這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來解決”。
透過“智慧之眼”實現信息的共享與交互。就是在大屏幕上動態顯示突發事件的實時進展,大屏與其他小屏(電腦、手機等)等信息終端進行實時交互,把大屏上的信息推送到領導的其他信息終端上,領導可以在車上、辦公室等場所靈活機動參與決策、管理,而不必親自到控制室的大屏幕前查看信息,其他信息終端的信息也可發送到大屏上。
“智慧之眼”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使應急更高效。謝明明先生說:“這樣就達成關鍵事件信息共享、指揮信息互動,實現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門多方聯動部署,高效處理緊急、突發事件。如果每個部門都是單兵作戰,效率就會打折扣。”
讓居民更滿意
紐約市長找到IBM,提出通過智慧城市的建設使市民壽命平均延長18個月。為此,IBM針對紐約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一些支持。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智慧城市總經理范宇說:“人們可以通過大屏幕看到,紐約12個街區24小時可利用太陽能為14529KWH,可供3059戶家庭一天的用電。”他指著播放的幻燈片說:“你看那塊紅顏色的地方,表示空氣質量超過了pm2.5,提醒人們如果你呼吸系統有不適,就盡量不要去這些地方,以免影響你的健康……”。
通過大屏這個“智慧之眼”,人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了解到一個城市的環境、產業發展、民生、政策措施及成效等,使公眾直觀、切身感受到城市宜業宜居的良好環境和政府服務。
如何給城市一雙“慧眼”
那么如何做好智慧城市與“智慧之眼”呢?江蘇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郁建生認為:“智慧城市的內容不可復制,但方法是可以復制的”。
江蘇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是智慧南京中心的頂層設計機構,智慧南京中心被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稱為是他見過的最智慧的平臺,他沒想到南京智慧城市做得這么好,在給國務院部領導做報告時,他特別強調,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做的。
智慧南京中心采用了威創的大屏幕顯示系統。
它基于威創核心的信息融合、互動、可視化產品和技術,協同客戶其他關聯系統,為政府客戶提供智慧城市中心大數據可視化解決方案。這個系統的框架分為城市大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及展現層,在這個展現層里面,可以根據政府的各種需要,如智慧民生、智慧政務、應急指揮和城市管理等,對信息進行綜合的展示。
南京智慧城市中心采用威創的大屏幕顯示系統并非偶然。威創是大屏幕拼接領域龍頭企業,對用戶的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具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諸多突破,是國家科技部和國資委認定的國家級創新企業。這使威創能持續為智慧城市指揮中心提供更高價值的產品與應用解決方案。
威創副總經理張斌說:“這套大屏幕可以把最有價值的信息、最關聯的信息以最恰當的方式表現出來,有助于政府管理者做出一個有效的決策與判斷。也許另一個城市要顯示的內容與南京智慧城市的不同,但系統的架構可以是共通的,可以復制或者借鑒的。”
這已經不是簡單地將數字信息照搬到大屏幕上了,而是經過智慧之眼的“聚焦”“篩選”等一系列智能處理之后的呈現。
這是智慧城市應用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董寶青評介道:“從數字地球到智慧地球,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二者在應用水平上不同,前者是對信息的初級簡單應用,后者則是自動、智能、智慧的應用”。
登高望遠
記者在會務組了解到,住建部首批確定了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投資總規模有望達5000億。
90個智慧城市,就有90多雙智慧之眼,有它們的守望,地震里的“38秒”或者其他事件的“N秒”,都能給我們讓出5秒?10秒?20秒?居住在這些城市里的居民將切身體驗到科技帶給他們的愉悅。

國家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董寶青

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剛

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智慧城市總經理范宇

江蘇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郁建生

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