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戶系統現在處于多屏和多平臺演進的第一線,正在改變電視業,”Solekai系統公司總裁/創辦人馬丁·卡尼夫表示,Solekai本身也在幕后支持許多這些發展。卡尼夫在多屏分發環境描述“多用戶”系統,此環境使電視觀眾無論是家內家外,都能觀看和彼此互動,并且往往是跨平臺。
對卡尼夫來說,多屏體驗的主要特性是像紫外線(Ultraviolet)和電視無處不在倡議這樣的新體系所必不可少的。Solekai將其軟件工程專業知識用于這些多屏服務的設計、開發和集成。這些工作令卡尼夫更加確信電視業的基礎結構即將發生顯著的變化。
網絡機頂盒
在此革新的中心是像“網絡機頂盒”這樣的新產品。他稱之為“網絡數字錄像機(DVR)”的天然繼承者。伴隨著云視頻分發服務的不斷實現,網絡DVR一直在增長。
卡尼夫對多屏系統的熱情圍繞著Solekai正在為數字娛樂內容生態系統(DECE)所做的工作而展開。DECE為好萊塢電影公司、消費電子制造商和零售商以及網絡硬件供應商結成的一個聯盟,它是得到若干家電影公司支持的云視頻服務紫外線支持的實體。
“我們集中精力設計如符合性測試和工程結構這樣的服務的設計,”卡尼夫解釋道。Solekai的媒體、網絡和硬件客戶包括了平臺和內容開發商、內容分發網(CDN)、下載服務提供商(DSP)和硬件制造商。其最近的項目之一是為紫外線許可證持有者的存儲箱訪問流媒體提供商(LASP)提供工具。
Solekai還與特藝和夢工廠的合資企業MediaNavi合作,前年推出了一個聚合多種來源(直播電視、電影、音樂、應用)的內容并且加入一個使用戶能夠跨平臺發現他們想要的內容的發現引擎的應用。

此MediaNavi服務“M-GO”與2011年推出。該公司不久前宣布與夢工廠和關系媒體公司達成協議,它加入其原有的與NBC環球、派拉蒙、索尼影業、20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及其它電影公司的內容發行協議。
MediaNavi服務M-GO聚合內容,并加入一個使用戶能夠跨平臺發現他們想要的內容的發現引擎。
Solekai還與TiVO在其多屏和機頂盒開發上合作。
這些項目令卡尼夫更加確信多屏、多平臺、網絡分發不可避免,并且沖擊電視業。
他提到在IBC 2012上大家對電視無處不在倡議的渴望和興趣,“廣播機構在弄清如何對消費者正在接受的點播環境定位他們的公司過程中正加入有線電視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的陣營中。在內容發行商之間這些談判正在進行中,他們依然想控制多屏環境中對他們的再創收資產的訪問。”
多設備世界中多用戶應用
“云服務和智能電視機是分發內容到家的新途徑,”卡尼夫說。他認為電影公司和內容發行商將對新興的生態系統將提供內容和版權管理所必需的安全性感到滿意。
作為“工作于多設備環境內的多用戶應用”的堅定的支持者,卡尼夫和Solekai員工正在探索能夠提供這些服務的方法。
Solekai的許多工作涉及此發展中環境內正在進行的業務的工具和軟件開發。其工作包括測試、驗證和符合性/認證支持、用戶界面和硬件抽象及跨平臺移植和條件接收集成的開發。
此多屏結構內同樣很重要的是一種綜合的搜索和發現處理,包括用戶友好的節目導航系統。無數企業正在追逐一些用于跨平臺視頻搜索的“魔法”,包括谷歌、蘋果、微軟和任天堂。任天堂的Wii U“GamePad”控制器是一款無線觸摸屏平板,正被定位為智能電視多媒體訪問和控制的另一種方法。
Solekai與其他技術開發者一樣,正密切注視競爭的新興方法和消費者對使他們能訪問他們想要內容的系統易變的接受。
卡尼夫的看法是所有媒體和技術運營商及提供商都必須為將來不可避免的變化做好準備。在援引Solekai另一高層最近在倫敦一次會議上發表的演講時,他提到了多平臺處理的復雜性。
那次會上的中心信息集中于制作、后期制作、編輯和測試作為在建立UltraViolet的最佳實踐中的要素的綜合意義。
“我們一直在尋找消費者使用和內容分發兩方面上更多的機會,”卡尼夫說。他指出像第二屏協會(Second Screen Society)這樣的組織就是一個論壇,技術提供商和內容創作者可會聚一堂,在這個多用戶、聯網的新視頻世界為消費者開發迷人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