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是人類的變種,但他們堅信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民族。霍比特人平均身高為三尺六寸(1米),他們的身材圓潤,擁有紅撲撲的臉頰、蜷曲的頭發、寬厚的面孔、明亮的雙眼和一張習慣于微笑與享受美食的大嘴,個性溫和善良,不喜歡復雜的事物,但對簡單的手工藝很有一套??”這是小說《霍比特人》中對這個虛構種族的描述,小說的作者托爾金(J. R. R. Tolkien)在出版《霍比特人》后16年完成了魔幻巨作《魔戒三部曲》,霍比特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托爾金去世30年后,導演彼得杰克遜憑借電影《魔戒》三部曲登上了其事業的巔峰,現在,彼得因為電影《霍比特人》再次成為電影界的焦點。《霍比特人1:意外旅程》即將上映,后續兩部將分別在2013、2014年上映。《霍比特人》受追捧并不是完全因為其內容,畢竟影片尚未上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率先在商業大片中全程應用了高幀頻技術。想當年《阿凡達》在國內受到了前所未見的追捧,時過境遷之后,我們反思發現,《阿凡達》不過是講了一個拆遷的故事,輔以眾多商業元素而已。《阿凡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技術突破帶來的視覺震撼。

這一次,《霍比特人》能否成為眾人追捧的第二個《阿凡達》,我們拭目以待,但不管怎樣,高幀頻技術在商業大片上的應用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階段。雖然現在還存在一些對高幀頻技術的質疑,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電影科技的發展,高幀頻一定能夠帶來比24fps更賞心悅目的畫面。并不是每一種新技術都能取代老技術,也可以說并不是每項新技術都是好技術,但任何一種創新被接受都需要一個過程。歷史無數次證明,每當新技術出現,難免會有習慣了固有技術的人對新鮮事物進行質疑、否定甚至抵觸,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取決于新技術本身的優勢與弊端之間的博弈。

近日,《霍比特人1:意外旅程》面向媒體記者及影評人舉行了試映。觀影評論中不乏溢美之詞,不過Box Office Magazine和Coming Soon兩個網站則對48fps技術發表了辛辣的批評:“瞬息萬變的景象使得完全正常的動作看起來??比如說比爾博·巴金斯把餐巾放在膝蓋上,看上去就像是吃了興奮劑后出現了幻覺。” “48幀真的毀了這部片子,幾乎每場戲都得適應一陣,尤其到了動作場面,很難有精力欣賞故事。”其實,早在影片在Comic-Con試映時,就有觀眾反映稱,畫面太過精致細膩,看起來就像是電視電影,沒有了奇幻的感覺。這讓我想起了數字電影剛進入影院時,許多資深影迷抱怨的是畫面沒有“電影感”。有這樣的影迷是電影業的幸事,好在現在,數字技術已經完全能夠媲美,甚至已經超越了傳統膠片技術。
“其實,高幀速電影根本不是什么新點子。30年前,Doug Trumbull就開發和推廣了60FPS的ShowScan技術,效果非常棒。”彼得說,“但很遺憾,這項技術除了在一些主題樂園做娛樂式放映外,沒有進入主流。因為在當時,膠片高速運轉帶來的成本問題和放映時的技術難度仍然存在。不過,如果有誰在迪斯尼樂園玩過“Star Tours”星際旅程,應該就已經體驗過60FPS幀速的效果。我們在環球影城的《金剛》演示片同樣也使用了60FPS技術。”
也許不能斷言說,高幀頻技術未能大規模應用完全因為過去的技術水平還無法適應高幀頻影片的拍攝和放映,但這一定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彼得說“自1920年代以來,電影一直都在使用24fps幀速拍攝和播放。我們在過去90年中看了成千上萬部24fps電影,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不過如果你查看每一幀畫面,會發現模糊現象很普遍,尤其是在快速動作場面中。而如果攝影機在拍攝中快速移動,也會出現圖像抖動、閃爍等情形。用48fps技術拍攝和放映電影將使我們擺脫這些問題,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并且可以讓我們觀看起來更加輕松,尤其是在3D模式下。過去幾個月來,我每天都在觀看《霍比特人》48fps的樣片,經常面對著3D畫面一坐就是兩小時,從來也沒有出現過眼睛疲勞的問題。48fps的畫面看起來非常棒,在習慣之后,看傳統的24fps電影會感覺相當粗糙。上個星期天,我坐在電影院里看了一部剛上映的新片,結果畫面抖動、模糊的問題經常讓我走神。”

美國《綜藝》曾發表言論支持《霍比特人》,“動漫展上所放出的片段是粗剪且未經后期加工的鏡頭,新版本中的鏡頭都是細細打磨過并且毫無生冷感的。”我們相信不管是《霍比特人》這部影片本身還是高幀頻技術,都需要一個實驗和完善的過程,所以面對新技術,不妨多一些寬容。不知《霍比特人》能否像《阿凡達》那樣,在短時間內促進電影產業的硬件升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高幀頻”不會像“IMAX巨幕”那樣,讓觀眾顯而易見到底是什么地方升級了,甚至許多普通觀眾并不明白48fps是怎么回事。高幀頻技術的成長需要電影從業者的不斷嘗試、需要科學家的理論研究、需要生產廠商的技術支持、需要調整試聽語言體系,也需要完整的商業包裝。就像許多電子產品讓生硬的技術名詞搖身一變,變得既討喜又能描述產品的特定屬性,高幀頻技術也應該以一種簡單明了的方式去接近觀眾。當然了,包裝只是輔助手段,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技術做好,最最重要的,好技術一定要用在好內容上。

《霍比特人》的48fps到底耍了什么寶,我們電影院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