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技術的應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幾年前索尼將4K全面推進影院市場的時候就曾經預測這一技術必定成為顯示領域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幾年之間,4K已經成為數字電影中常用的清晰度標準,眾多的觀眾都已在全國各地的電影院體驗到了震撼的4K影像效果。
4K代表著更高的像素分辨率、更細致的畫面細節、更加極致的視覺體驗,盡管它早已被人們熟知,但大多數人對其應用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電影院這一小眾化市場,其如此大規模地影響專業AV這一商業化市場尚屬首次。今年奧蘭多的InfoComm,4K很顯然已經替代了3D成為整個展館中的“故事”線索,從前端顯示設備到后端處理系統甚至內容制作,沒有人不在為4K而瘋狂,這是一場4K的盛宴。
無處不4K
“4K技術走在最前面引領著市場方向的是廣播和電影行業,”Thinklogical公司市場副總裁Robert A.Ventresca說道,“他們在努力創作4K內容。通過4K在消費級市場的普及應用來影響更多更廣泛的行業使用習慣,才能讓4K真正實現大眾化。”這場以娛樂方式為啟發的技術革命正在顛覆著專業AV行業里人們多年來的使用習慣,讓這一行業變得更加為人所熟知。

從消費級市場走向專業AV領域是4K發展的運行軌跡,今年的展會上,以顯示終端為首的平板陣營對4K的推崇可謂不遺余力。以“體驗4K”為展示主題的Sony在今年的展會上出盡風頭,最新的超高清4K電視55英寸的XBR-55X900A、65英寸的XBR-65X900A,以及專門為專業顯示市場推出的4KVPL-GT100投影機,都以不同的顯示方式強調了4K帶來的高畫質體驗。Planar高調宣布其UltraRes?Series 4K LCD顯示設備增加多點觸摸和多用戶交互功能。
平板顯示屏廠商十足的信心和大力宣傳點燃了廣播用戶的熱情,有電視臺表示在下一屆奧運會和世界杯都將采用4K播放。不僅如此,一些在影院市場頗有威望的大型投影機廠商如巴可、科視、NEC當然也包括以4K見長的索尼都開始為4K進入專業AV市場搖旗吶喊,今年的InfoComm上4K技術顯然已經充分蓄勢。每個人都在談論更高的分辨率,更清晰的畫面效果,就連蘋果醞釀許久的高端桌面電腦新版Mac Pro也能提供4K顯示輸出,這是Apple第一款搭載雙AMD FirePro顯示芯片的主機能同時運行3臺4K影院級顯示屏。
多方面制約
終端廠商熱情高漲,4K顯示似乎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務。然而,僅僅欠缺的內容這一縷東風為這一切的美好潑了一瓢冷水。無論是2K還是4K,都是以內容為導向的技術,拋開內容制作去談論這一技術自然顯得毫無意義。因為從技術角度來看,4K與普通高清內容的制作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需要有4K攝像機,信號處理系統需要具備處理4K的大量信號的能力,在后期處理過程中流程也大致相同,只是以前處理1,920×1,080的畫布變成了3,840×2,160。
Blackmagicdesign市場經理說道:“在影院市場,顯示設備都是4K,內容制作也是專門定制化的。但對個人用戶而言,盡管許多人家里都有了4K電視機或顯示器,但始終受制于內容的匱乏。4K要廣泛應用的一個條件就是,用戶能否從網上下載到4K超高清的內容,然后隨時隨地在家里觀看。這就需要廣播領域基礎設備發展的配套跟進,也正是制約4K快速發展的短板。”
一家從事數字告示系統安裝的廠商對4K內容表現出了迫切的渴望,他說:我們正在試圖使用4K技術為用戶帶來不同的數字告示體驗,因為數字告示存在的意義本身就是強調給用戶帶來的視覺、感覺和情緒體驗。比如我們采用4K系統為航空公司休息室帶來更好的客戶體驗,顯示設備的選擇非常充足,用戶也可以購買專用的網絡系統支持大容量的網絡信息傳輸,但我們還需要豐富的、引人入勝的觀看內容,并表現出更多的藝術性。但非常遺憾內容太欠缺了,這必定制約到我們4K顯示系統的采購。因為我們即使采用了最新的4K技術,卻只能顯示標清的內容,那更高分辨率的畫質體驗從何談起呢?”
對此,Juipter公司市場副總裁Brady表示了一致的看法。“目前,大多數的屏幕信號源都不是4K的,而是1080p,我們認為隨著下一代流媒體內容成為4K的時候,4K整條產業鏈的成熟發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至少現在看來,市場上4K的內容還不多。成本也是4K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問題。”
Blackmagicdesign公司市場經理繼續表示,在廣播領域4K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成本問題。直接采用4K攝像機、傳輸處理系統以及整套支持4K的制作流程,產生的成本非常高昂,這是制作方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高昂的制作成本自然導致了片源的嚴重不足,許多用戶不得不選擇播放傳統1080p高清視頻,如此一來就將2K影片拉伸到4K屏幕播放,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對此,Blackmagicdesign還專門提供了一系列高性價比的產品,實現較低成本的4K轉換。融入2K轉4K技術后,通過對FHD信號的實時分析,將信號劃分為200萬個二維區間,相鄰區間進行縱向橫向四個維度的色彩運算,將FHD的信號數據提升到真正的UHD級別,大幅提高了圖像的真實度。當然這只能是當下內容嚴重匱乏情形下不得已的解決方法,與4K片源相比,通過轉換獲得的畫面效果依然牽強。
當然,也有對成本完全不計較的用戶,尤其是一些超高端的行業用戶,比如國防、軍隊、高端處理控制、指揮控制室、物理繪制、虛擬仿真、醫療圖像,被動和主動3D以及數字告示領域,4K都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應用。Reis指出,采用1080p高清產品,我們在進行畫中畫顯示的時候,通常都會采用720p的窗口,如果我們使用的是4K投影機,可以將畫面顯示到2K。我們不在意4K投影機的價格是否會翻倍,因為即便是這樣總體成本依然更低,關鍵是能滿足我們更高的顯示需求。
Reis說道:阻礙4K發展的瓶頸是目前大型DLP投影機使用的鏡頭幾乎都是為2K投影機設計的(尤其是1.27英寸的DLP芯片)。這樣產生的問題就是,如果你將這類鏡頭放在1.38英寸DLP芯片的4K投影機上,垂直和水平位移的范圍都大大降低。數字影院市場在向4K轉換的過程中,由于價格成本的原因,大多都不會選擇升級更換鏡頭。傳統鏡頭的4K在影院市場已經足夠,對于像保時捷,奔馳這些對顯示需求非常高的公司來說,高質量的視頻解決方案顯然比價格更為重要。
噱頭or價值
盡管如此,極其高端的應用需求畢竟是少數,4K技術要真正得以廣泛應用還需要大量的用戶接受并買單。一面是熱情高漲鋪天蓋地的廠商宣傳,一面是因內容、價格、帶寬等諸多條件限制下用戶的觀望情緒。二者一對比多少顯得有些反差。技術的進步終歸需要市場需求來推動,市場需求的挖掘也需要成熟的技術作為條件。Thinklogical市場副總裁Robert認為,從商業應用方面來看,在未來1-3年內,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4K應用。對于消費級市場可能需要5年的時間來普及。而內容的制作是首要挑戰,設備如何傳輸4K內容也是另一大問題。這些問題都得以解決的時候,才是4K真正的成熟期來臨之時。
索尼專業顯示部門產品經理Sander Phipps對4K充滿了信心。“從消費級市場我們已經學習到了許多經驗,4K將會來得很快。我們看到將2K內容升級到4K的軟硬件設備已經具備,HDMI2.0將會在信號連接方面對4K發展推波助瀾。”
對于4K的發展市場一直也存在著不同的聲音。TVOne市場總監Andy Fliss甚至認為4K是對資源的極大消耗。“盡管市場朝著4K的方向發展,但顯示設備有限、價格也非常昂貴。對于4K內容的傳輸帶寬要求非常高,4K信號源是比1080p的4倍,所有計算機的處理能力,芯片能力都是幾倍的提高。要讓這所有一切都充分準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他繼續說道:而且,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市場是否真的需要4K?我們回頭來看看3D,兩年前,3D無處不在,但如今誰會去提它。為什么會有現在的局面呢?很簡單,因為觀看起來不實用。用戶想看3D內容,但是他們希望帶上3D眼鏡來觀看嗎?或許只有在直視3D真正成熟的時候,3D才會重新回到人們的眼前,這個問題與4K似乎有些類似。4K真的很實用嗎?我們真的需要在如此短距離內觀看如此高分辨率的內容嗎?如果你離這個屏幕25英尺的距離,4K是毫無意義的。在尺寸較小的屏幕上,4K毫無存在的價值。當然或許在醫療、軍隊、實時應用這些超高需求的應用,4K才會顯出他的價值所在。
Andy用嘲諷的口吻結束了我們的4K話題,并表示出了一臉的無可奈何。“盡管諸如我上面的看法,但是我們依然必須支持4K的傳輸,因為市場就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大家都在提供4K,我們也沒有別的選擇。但若探討真正的意義,如果你和設計咨詢顧問交談,他們可能會問你,4K,用來干嘛?我們許多的集成商甚至表示720p就足以滿足大多數的應用需求了。4K根本就是廠商們為賺錢而講述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