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于因特網的媒體正在深深革命化消費者訪問視頻娛樂內容方式的一個跡象,到2013年底能夠訪問如Netflx和Hulu這樣的OTT寬帶內容的設備超過17億臺。

根據HIS的新“消費電子專題報告”,OTT設備出貨量將比2012年的14.3億臺上升20%。17億臺意味著有足夠的OTT系統為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服務。
該市場明年將還有20%的增長,到2017年將達到26.7億臺。到那時,總出貨量將比2012年增長86%。
OTT設備包括機頂盒、藍光播放機、互聯網電視機、游戲機、像Apple TV或Roku這樣的數字媒體適配器、媒體平板電腦、PC和智能手機。
“內容所有者、運營商和消費者都在推動OTT模式的激增,”IHS消費平臺高級主任分析師喬丹•塞爾本表示,“內容所有者希望擴大他們擁有的電影、音樂和視頻市場。與此同時,為了增加其服務的價值且阻止訂戶退訂電視服務轉用純寬帶網絡服務,運營商希望采用OTT。而對消費者來說,要求在他們自己選擇的時間和地點訪問各種媒體。”
現在的大部分OTT設備為PC或智能手機,它們在去年出貨的14.3億臺OTT設備中有8.36億臺。盡管這兩種設備的主要任務是話音和數據,但它們也日益用作媒體門戶。
但即使不考慮PC和智能手機,其它OTT設備市場也極大并加速增長。今年將出貨約4.8億臺這樣的非PC、非智能手機設備,比去年增長30%。
今年唯一無預計增長的部分是手持式游戲平臺。與其它單一任務系統一樣,此領域遭到來自通用設備的攻擊,主要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同樣,數字媒體適配器被接受的速度很慢,落后于其它OTT設備,只占總數的1%不到。
每個OTT設備的核心是先進的芯片。當前的芯片允許OTT設備插入高帶寬、媒體質量數據流,將它發送到家中類似能力的設備,然后不用消耗系統電池或消費者的錢包就能處理內容。
不過,此類芯片還有不斷克服障礙,因為OTT媒體的技術要求加重。例如,最新的媒體編碼標準HEVC(高效率視頻編解碼)要求比以前的標準有高得多的計算能力,而只依賴軟件的方案還遠遠不夠,例如會消耗移動設備的電量。
與此同時,隨著新標準和技術不斷擴充此市場,這些挑戰對芯片提供商來說又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創新技術的推出不可避免要求新一代芯片,惟有新芯片才能實現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