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Charlie Targett-Adams執導、James Tonkin制作的這個多機位拍攝項目用了八個固定攝影機機位,其中五個機位是Blackmagic Cinema Camera。“它的寬動態范圍、尺寸、直接記錄ProRes文件的能力,還有無反差的log畫面,讓它特別適合Placebo這樣的實況拍攝項目。”Tonkin說。

“當我和Charlie進行先期測試拍攝時,他就看到了用這個攝影機拍攝的優勢。雖然他是個年輕的導演,但他和我一樣偏愛那種有膠片感的畫面。”
為了確保拍攝不會出現間斷,Tonkin必須提前做好盡可能詳盡的計劃,然后在拍攝當天按計劃進行就行了。“我們知道可以用Blackmagic攝影機拍攝和制作出需要的畫面風格,所以它成了我們理想的選擇。”
“Placebo的團隊想讓攝制的內容真實展現樂隊在不公開表演的情況下是如何演奏的,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整個過程在攝影機鏡頭前自然呈現。這就是說樂隊要在演奏時盡可能少地受到干擾。”
在Rak Studios錄音棚這樣的狹小空間拍攝需要小心細致的事前規劃和布置。
我必須保證我們有足夠的拍攝角度,整部影片需要連貫的視角,這樣才能讓片子活力十足。基于這個前提就需要對攝像機的鏡頭有所要求,雖然定焦鏡頭的成像沒的說,但是它的像場太單調,定焦頭加固定機位的設置會讓拍攝自由度大打折扣。
Tonkin為Blackmagic Cinema Camera都配了佳能的L系列鏡頭,以確保得到一致的畫面。
我們將機位架設在房間一側,用200mm的長焦端來進行拍攝。說到鏡頭的搭配,佳能24-70mm和70-200mm的組合是我做任何實況拍攝時都會用的相機鏡頭。

將這個拍攝任務當成實況拍攝對待也許是整個項目最富挑戰的地方。“不到拍攝全部完成,你不一定知道自己拍的到底是什么樣。”Tonkin說。
“不過攝影機的簡潔設置和菜單結構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這讓我們可以快速設置好拍攝參數并且保證我們拍的一切都看起來是一樣的。從這點來說,Blackmagic Cinema Camera在用于調色工作時要容易處理得多,因為你得到的都是可塑性很強的無反差素材。”
后期制作是用Final Cut Pro剪輯,并通過Blackmagic Design的DaVinci Resolve調色。“Charlie和我之前討論過照明和調色之間的關聯,這為我們的調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因為我們在為錄音棚和樂隊布置燈光的時候考慮到了這點。”

“我們先剪了一軌,接著在Resolve中進行調色,后來這段做成了預告片。基于這個最初的調色,我在Resolve中制作出一個LUT,把Blackmagic Cinema Camera拍攝的內容都轉換到視覺上更好看的視頻空間畫面,因為我們為了把動態范圍最大化,所以拍攝的時候用的是電影模式。”
“我們后來把這個LUT用到所有樣片上來完成初步調色,然后我們也在離線剪輯時也用了這個LUT。剪輯的每一步處理都是在素材色彩經過粗調后的情況下通過的。”
“調色就是把一些沒有用Blackmagic攝影機拍攝的機位色彩匹配起來,讓所有機位的色彩都保持平衡,協調一致。”

“我們然后對一些畫面進行了去飽和處理,去掉了某些色彩來保持畫面更好的一致性與感覺。總體目標就是讓內容看起來真實,沒有過度制作的感覺,但仍然能最大化畫面的膠片感。”
“同時參與拍攝與調色工作當然有好處。”Tonkin回憶說,“你會對自己在后期能夠校正什么,怎么才能把一些內容拍到最好,還有什么樣的照明布置能讓你在調色時有最大的調整空間有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