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由中國電影剪輯學會、BIRTV組委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聯合主辦,《影視制作》雜志、國廣市場調查(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七屆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啟動。主辦方、承辦方等有關領導及部分特約專家評委參加了啟動儀式。
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中國廣播影視剪輯行業最權威的專業賽事。大賽自2003年創辦以來,一直深受行業和專業人士的推崇與支持。今年的比賽更是亮點閃爍,呈現如下五大特色。
一是大賽目的明確,實戰性、針對性強。目前,中國視聽藝術市場的“剪輯”環節是一個突出的短板。隨著中國電影票房的不斷飄紅、電視熒屏競爭的日益加劇、廣播市場的持續發展,視聽藝術織體的剪輯實現成為創作的短板,導演意圖剪輯實現能力亟需整體提升。美劇、日韓視聽產品對于中國院線、電視熒屏、互聯網渠道市場的爭奪日益加劇,其視聽作品剪輯能力構成其市場爭奪戰的“內功”。為了迅速拉升中國編導、剪輯師的制作能力,本大賽擔綱著實戰的引導力!
二是大賽具備權威性、專業性。“第七屆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秉承“一流人才、一流技術創一流作品”的原則,邀請國內著名導演、剪輯師、技術專家作為評委,對自愿報名參賽的2013-2014年年度電影、電視、廣播優秀剪輯作品進行評審,通過科學嚴謹的選拔過程,產生入圍影視作品選手20名,入圍廣播作品選手20名;入圍作品的創作者將受邀參加剪輯師現場大賽(分影視作品剪輯賽場、廣播音頻作品剪輯賽場)。組委會通過作品評選和指定素材現場剪輯的方式,客觀、公正地推選出優秀的廣播、影視剪輯作品,發現影視節目制作人才并予隆重權威獎勵。
三是具備專業聚集性和知識密集性:作為中國廣播影視后期制作領域最重要的專業活動,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為國內眾多電臺、電視臺、影視制作機構、廣告制作機構等單位選拔、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創制人員。大賽的各項大獎業已成為中國廣播影視制作機構業務能力與標準、人才評定與選拔的重要內容。眾多往屆獲獎選手從此走向廣播影視創作與制作崗位,部分選手取得了優異的工作成就。
四是參賽開放性和高手云集、現場擂臺比拼特色。在啟動儀式中,組委會負責同志介紹了2014年大賽賽制,“第七屆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 分為作品免費征集評選、現場剪輯、頒獎暨專業論壇三個單元。分設評委會大獎、廣播影視作品獎和剪輯大賽獎。作品評選面向全國影視制作機構、廣播電視臺、各類院校、獨立制作人、廣播影視愛好者等單位及個人。凡是用數字技術手段制作的原創廣播影視或網絡音視頻作品均可參評。類型包括電影、電視劇、電視綜藝節目、電視紀錄片、電視專題片、影視宣傳片、影視廣告片、MV、CG、廣播節目、廣播宣傳片、廣播廣告、廣播頻道包裝等。作品評選的優勝者將按照選拔與推薦的原則,選出20名影視剪輯選手及20名廣播剪輯選手于2014年8月27日在北京BIRTV展會期間進行限定時間、指定素材的現場剪輯比賽。那將是國內頂尖高手的一場擂臺賽。
五是具有專業凝聚力和受眾廣泛性、具有國際視聽藝術品牌性和知識附加價值高端性。本屆大賽世界級視聽設備廠商云集,國內電影、電視、網路、廣播制作與管理權威人士云集,年輕新銳的剪輯高手云集,是一個品牌比肩、高手對壘、業務切磋、合作雙贏、產生訂單的國內最具權威性的國際技術交流平臺。2014年首度增設了廣播類音頻剪輯比賽,對表彰和促進我國廣播音頻制作水平及提升公眾對聲音剪輯藝術的認知有重要意義;增設了評委會大獎,將客觀權威的反映當今中國廣播影視作品剪輯水平的發展面貌;本屆大賽還以多屏多端的立體宣傳推廣呈現大賽傳播的大眾性與跨媒體性;大賽還特邀市場調查權威機構CRIR發布中國年度廣播影視等傳媒市場發展指數,對2014年中國媒介市場進行趨勢分析。并通過權威論壇方式,特邀國內權威導演、剪輯專家詳解視聽藝術的國際潮流與發展趨勢。
“第七屆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的作品征集已經啟動,從現在開始可登陸網站(http://www.gbds.com.cn)查詢參與方式。

大賽組委會宣布2014年大賽賽制

中國電影剪輯學會會長周新霞介紹評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