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松老師任教于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影視專業的老師,他已經帶領學生使用佳能C300完成了多部微電影和專題片的創作。此次,為了更好地挖掘和整理蘇州周邊的藝術資源,他們聯合“光福蘇作雕刻研究院”拍攝了一部講授佛像雕塑的專題片——《工藝在刀尖》。

專題片《工藝在刀尖》截屏
甄選教學用機
隨著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影視專業教育也日漸炙手可熱。蘇州工美的影視專業憑借其高就業率而備受贊譽,這些與學校在教學中的實務性授課方式是分不開的。
“我們必須使用最新的、最好的設備來讓學生操作,這樣教學才有意義。影視技術的發展在這幾年突飛猛進,學生如果畢業之后才發現學習階段使用的設備已經過時了,那么他們怎么工作?所以我們需要面向影視未來的設備”,李小松老師說。

李小松老師在教學中不但使用佳能C300來進行演示教學,而且還讓學生們使用該機進行實操練習,通過拍攝項目來鍛煉學生熟識影視制作的全流程。“佳能C300是數字電影機中非常典型的學習樣本,它的操作習慣兼顧傳統攝像機的使用和電影機的特點,參數標準和格式壓縮的設置都是主流的,學生可以通過對它的操作來明確攝像機的使用,并且了解曲線、色域等高級攝像理論”。
寬容度表現
“我會讓學生從腳本和分鏡開始體驗影視創作的感受,并且針對攝影機的特點來讓他們創造畫面”。對于專題片而言,效率和細節都需要兼顧,在《工藝在刀尖》中,為了保證拍攝效率并發揮佳能C300的優勢,李小松老師會建議學生多拍能夠體現寬容度的畫面,從而理解數字攝影機優異的曝光控制。

S35mm感光元件帶來淺景深效果
佳能C300以細膩逼真的高畫質影像著稱,S35mm感光元件配合高性能的DIGIC DV III影像處理器,可以獲得卓越的動態范圍和出色的色調精度,在色彩還原和畫面質感方面更接近電影膠片效果。

在大光比環境下依然能保證高光和暗部細節
在拍攝《工藝在刀尖》時,影片在沉穩的基調中展開。“我會把鏡頭放的緩慢一點,這樣可以體現影片的表達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感受固定機位和運動畫面相結合的鏡頭組接效果”。在固定機位的外景中,學生練習了標準的構圖和虛實畫面操作,而且依靠寬容度表現,可以在外景的大反差、大光比環境下得到細節豐富的畫面。“我建議學生全程使用Canon Log來拍攝,在數字電影領域,曲線的正確應用是得到精彩畫面的前提”。從前期優秀的畫面采集方式,到專業的MXF封裝方式,佳能C300提供了完整的高畫質保存方案,寬容度的精彩表現,也為制作全流程奠定了高標準的基調。
操控感受
無論是專業人員還是初次嘗試的學生,都可以快速上手C300,標準的機身按鍵布局和豐富的拍攝功能選項,讓很多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能夠一一對應。
因為佛雕的鏡頭多在寺院中取景,佳能C300需要配合軌道和搖臂來完成拍攝,小巧的機身可以在不打擾清靜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快速的拍攝。與此同時寺廟大殿中不能進行燈光布置,而C300優異的低照度表現能夠完整的還原畫面細節。

在低照度環境下依然能捕捉木雕的紋理細節
“我讓學生通過示波器來查看曝光,然后定位運動畫面的起幅和落幅,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拍攝習慣”。佳能C300有波形監視器、點狀顯示、適量示波器等多種示波器功能選擇,對于曝光和焦點以及色彩的控制都能覆蓋,即使不帶監看設備,也可以通過液晶屏和示波器仔細確認畫面,從而提升拍攝的精準度,這也是攝像師應有的操作習慣。
“我們在搖臂鏡頭中還嘗試使用Wi-Fi方式監看畫面”。因為寺廟大殿內的空間很高,使用iPad通過Wi-Fi方式連接佳能C300可以監看并控制拍攝數據。EOS C300只需使用網頁瀏覽器便可以在第三方設備(包括計算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上查看及安全地進行控制,而無需其它軟件。
采訪拍攝
在這部影片中還有大段的采訪拍攝環節,學生除了掌握簡單的采訪布光知識之外,還要學習雙機位的操作。佳能C300攝影機可以使用EF卡口鏡頭,李老師使用了35mm、50mm兩支定焦鏡頭搭配拍攝,通過焦距轉換后,這兩支鏡頭的焦距都非常適合拍攝人像,在后期剪輯的處理上,雙機位畫面切換也不會讓人有視覺的跳躍感。
“在教學中,我們為佳能C300配置了全套的佳能EF卡口鏡頭,配合專業套件的使用,能夠獲得電影級的畫面標準。除了鏡頭的兼容性以外,C300還配有專業的音頻端口,在采訪時,收音效果也非常好”。佳能C300可以使用卡農端口進行聲音采集,聲音被同步記錄為16Bit的高質量音頻格式,LPCM的采樣方式讓音質更加清晰,即使不配備專業錄音師也可以完成采訪拍攝的需要。
全流程教學
在影視教學中李老師更注重全流程概念的樹立,針對佳能C300為學生設計了全流程拍攝方案。從鏡頭的設計到后期編輯、調色,全部模仿影視公司的制作方式,充分發揮手中設備的優勢,這也為學生就業后的發展提供了標準的制作模式。
佳能C300采用 50M 4:2:2的采樣方式,MXF則是一個影視行業認可的專業級格式。僅使用CF卡就可以進行存儲。這樣每個學生只需要自備存儲卡,就可以得到自己拍攝的作業。
“為了讓學生針對高反差和膚色這兩種典型畫面的還原進行調色,我設置了大量的空鏡頭和采訪畫面,修飾這些場景是他們在未來工作中會經常遇到的,這也可以更好地讓他們理解Canon Log曲線在前期應用的必要性”。

高反差的畫面經過后期調色,保留了柔和自然的效果
配合李老師這種實用的教學方式,高碼流、高采樣率、高寬容度、以及曲線的概念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這也讓他們從更高的起點走向未來的視頻制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