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巴西科帕卡巴納海灘(Copacabana Beach)不遠處,有一間布局、設施很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指揮中心的控制室。


身穿白色套裝的市政機構管理人員坐在控制室內巨大的背景屏幕墻前靜靜地工作著——背景墻上顯示著里約熱內盧城市動態監控視頻,包括有各個地鐵站、主要交通路口狀況、依靠復雜的天氣預測系統預報城市未來幾天的雨水狀況,交通事故處理狀況、停電處理狀況以及其他城市問題處理及其進展等狀態圖。
這是位于里約熱內盧市政運營中心的控制室,由IBM公司應里約熱內盧市長的請求專門設計。這是一套整合了30多個城市管理部門數據的統一城市運營管理系統。想象過嗎?這樣一個城市監控場景有可能為全球各大城市的運營管控提供效仿樣板。
IBM結合其硬件、軟件、分析和調查結果制定了用戶手冊,幫助市政運營中心員工將城市出現的問題分為四類:事件、事故、緊急情況和危機。例如,公眾聚會屬于事件,人們在聚會上相互打斗屬于事故,聚會發生暴亂屬于緊急情況,如果有人在暴亂中死亡屬于危機。手冊還規定了各個城市各個部門處理洪水和山體滑坡等危急情況的步驟程序。
此外,IBM還安裝了整合的虛擬操作平臺,這是一個基于 Web 的信息交互平臺,用以整合通過電話、無線、電子郵件和文本消息發來的信息。比如登錄平臺后,市政管理員工可在事件現場等環境下及時輸入信息,同時可查看派出了多少輛救護車等;他們還可以分析歷史信息,確定諸如汽車容易發生事故的地點等。IBM還整合為里約熱內盧城市定制的洪水預測系統到整個城市運營中心系統中。
與傳統的控制室運營中心不同,作為典型的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城市系統,這樣的運營中心為城市公共管理帶來的效率提升將遠遠超過傳統的系統。
大數據為平安城市保駕護航
例如在平安城市建設中的安防監控系統方面:視頻監控應用之廣泛,數據量之龐大。一個城市攝像頭達到幾十萬個。以北京市為例,攝像頭多到什么程度呢?有統計數據表示,只要你上街,一天至少被拍8次以上。
大數據分析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將每天誕生出來的龐大的數據文件進行存儲,繼而轉化并提取應用。海康威視表示: 監控系統所產生的數據在規模和結構上,都是符合大數據定義的。平安城市是視頻監控領域規模最大、業務最復雜的系統,其視頻接入規模從幾千到幾萬甚至到十幾萬、幾十萬都有,它涉及到了治安監控、指揮通信、偵查破案、規范執法、社會服務等多個分區領域,而且現在視頻監控所采集的視頻質量也從標清進步到了高清時代,因此大家可以想象一個大型平安城市項目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量是何等之大。但數據的采集和存儲并不是建設平安城市的目的,僅僅是實現平安城市的一種手段。
面對如此龐大的信息量的處理,傳統的方式只有人工監控。而這一方式的缺點是,人的注意力往往只有短暫的20分鐘,容易產生疲勞,進行長時間的監控后,關注點和注意力都會下降。采用智能化的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能從大量的視頻數據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并對海量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將視頻監控從以往的事后查看,轉變為事前預警,為平安城市的建設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例如,美國數據研究人員正在用超級計算機以用大量數據幫助警方監測恐怖襲擊的苗頭,定位那些最易受到不法分子侵擾的街區,提前為城市安全提供信息保障。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里約熱內盧市政運營中心,控制室建好之后,整個城市的運營管理效率得以大幅提升。過去,對于市政運營中心的城市管理者來說,狂歡節的開始也是天天加班的開始,每天高度緊張地準備應對各種的突發狀況,但是有智能化的市政運營中心后,官員們相對從容和輕松。在狂歡準備工作上,這個城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街道的通行能力。
據籌備官員介紹,狂歡節期間的4個周末,在350個不同的地點在約要舉行425場桑巴游行表演,有幾百萬人參加活動。利用運營中心,市政機構可以協調18個不同部門進行同步計劃。這些部門可以共同分配街道的表演時段并設計游行路線,同時制定安全,街道清理,人群控制及滿足其他城市管理需求的計劃。
“過去,每個部門都單獨制訂計劃,相互之間幾乎不溝通。”官員介紹說。
狂歡節的一天晚上,里約熱內盧某區高檔購物街發生火災。一些參加狂歡節的人取出智能手機拍照。還不到晚上7點,住在附近的一位女演員就開始在網上向她的粉絲發出報警。幾分鐘后,運營中心就在網上發出了改道的通知。
大數據實現的交互協作
傳統的城市部門之間的管理往往都存在協調不順暢、信息不公開等情況,比如在公共危機事件發生時,救援關鍵人員需要向上級領導匯報信息,上級部門根據匯報的信息進行事情分析,再制定應對措施。對于一些緊急危機事件來講,這個過程就顯得拖沓冗長、效率極其低下,會大大影響事件的處理和應對效率。
大數據時代為智慧城市建設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數據信息的分析。透過“智慧之眼”實現信息的共享與交互,在大屏幕上動態顯示突發事件的實時進展,大屏與其他小屏(電腦、手機等)等信息終端進行實時交互,把大屏上的信息推送到領導的其他信息終端上,領導可以在車上、辦公室等場所靈活機動參與決策、管理,而不必親自到控制室的大屏幕前查看信息,其他信息終端的信息也可發送到大屏上。實現信息的公開、互聯,讓城市各個管理職能部門之間能夠無縫實現信息的共通,這一新的功能讓控制室的意義變得更加豐富。
我們以威創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來看看大數據在實現智慧城市協作發揮的作用。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是威創近年的重點戰略。憑借多年在顯示業務市場上的深耕,威創基于自身核心的信息融合、互動、可視化產品和技術,協同客戶其他關聯系統,推出全新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威創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基于智慧城市管理控制中心匯聚的智慧城市管理中所產生的凌亂、海量和復雜的各種類型的數據,通過直觀、有層次的方式進行可視化,真正做到業務智能、智慧決策,幫助智慧城市建設單位解決在新型城市管理中的各種挑戰。較其它只針對某些業務所提出來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廠商,威創推出的智慧城市中心可視化解決方案更為看重的是對大數據的挖掘、利用、可視化。
多級可視化協同交互也威創智慧城市方案的一個主要功能。他打通了指揮中心、運營中心、會商室等場所的信息壁壘,將用戶原來單一的顯示系統,通過“云管理”技術,將拼接墻、PC、iPad等各種顯示屏互聯互通,成為指揮控制室里的互聯屏,改變了原來溝通方式,使決策效率得到了質的提升。
在今年舉辦的“大數據時代領先的可視化應用——威創2014北京產品展示活動”上,威創向觀眾介紹了其可視化交互系統在交互協作上的應用:突發事件發生,決策者不在應急指揮中心,群龍無首,各個機構很難協調行動。基于云架構可視化交互系統(VIS)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有了VIS,即使決策者還在趕赴指揮中心的飛馳的車上,他也可以通過iPad等個人終端與指揮中心的大屏幕顯示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了解事件的情況,并及時發出指令。這讓決策者擺脫了空間的限制,在第一時間對突發事件做出反應。依托DLP拼接顯示大屏幕及移動終端等設備,威創在活動中演示了通過VIS系統,將拼接墻、PC、iPad等各種顯示屏互聯互通,變成指揮控制室里的互聯屏。VIS改變了原來的溝通方式,使決策效率得到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