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點間距技術、裸眼3D顯示……雖然極具發展前景的LED照明吸引了業界大部分的注意力。占據LED應用一隅的顯示并不因受關注度不高而歸于沉寂,而是不斷推陳出新。
在LED顯示技術進步的支持下,LED顯示產品的應用愈發廣闊,企業經營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更是悄悄刮起了一陣“傳媒風”,一些以LED顯示屏作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向傳媒領域伸出“橄欖枝”,拓展LED的“開屏”之路。
那么,與傳媒領域的結合給LED顯示企業帶來了什么?這條路是否好走?對于更多的LED顯示企業來說,該如何更好地走下去?
LED顯示多元“開屏”
時至今日,作為LED較早興起的應用領域,經歷企業大量涌現,許多中小企業進入行業,產業內部競爭加劇的階段,LED顯示行業發展趨向穩定成熟,開始進入競爭淘汰整合期,部分小規模企業逐步被淘汰,行業集中度也在上升。
市場漸趨成熟,對于企業而言,往往意味著面臨競爭加劇的風險。一方面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主流產品形成,容易同質化,產品價格呈下滑趨勢,再加上利潤率趨于穩定,利潤空間狹小,企業保持穩定增長的壓力加大。
“比較成熟的常規LED顯示屏市場早就是一片‘紅海’,沒有太大的利潤空間,價格競爭比較激烈。”提起當前LED顯示的發展狀況,南京漢德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鳴如是說。
傳統LED顯示屏的毛利率已經比較穩定,甚至有出量增價跌的趨勢。從一些主要LED顯示企業的財報中,也不難發現這樣的端倪。
洲明科技2013年年度報告顯示,LED顯示屏營業收入6.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57%,毛利率25.79%,比上年同期減少1.39%;利亞德2013年年度報告顯示,LED顯示營業收入4.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01%,毛利率33.65%,比上年同期增長0.40%。
同時,技術在向前,需求在變化,也考驗著企業新產品和新應用市場的開發能力。從早期作為公共信息顯示工具,應用于車站、金融證券、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的單色和雙色圖文屏,到被廣泛應用于體育場館、會展中心、廣場等公共場所的LED全彩顯示屏,再到面向室內的高密度、小間距LED顯示產品等,伴隨技術水平的提高,LED顯示產品的應用領域也不斷被拓展。
CSAResearch認為,國內LED顯示行業呈現出階梯上升的發展軌跡,在早期應用技術漸趨成熟之際,一批無法滿足競爭要求,實力弱小的企業會被迫出局。與此同時,水平更高,難度更大的技術出現,又迫使生存下來的企業一邊不斷投入提升技術,同時開拓更廣的應用市場,作為技術“出海口”。
不進則退,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市場、經營模式都需要不斷地開拓、創新才能保持企業的循環良性發展。而國內LED顯示企業近些年也是各顯身手,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梳理一些主要LED顯示屏企業的業務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是“手握重兵”,多方發力。
今年上市企業新貴,主營LED顯示的艾比森,在2010年3月成立了艾比森照明事業部。2011年成立子公司惠州市艾比森光電有限公司,并在惠州仲愷東江產業園建立LED光電工業園。
同樣是上市企業的雷曼光電,近些年不斷開疆擴土,已經形成了LED器件、LED顯示屏、LED照明、LED媒體業務及LED節能服務五大主業。2014年,雷曼光電收購并增資控股創意LED屏公司康碩展電子,同年7月,收購以LED戶外照明產品出口海外為主業的深圳市豪邁瑞豐科技有限公司51%股份。雷曼光電還在2012年成立了深圳雷曼節能發展有限公司。
不過,在LED顯示屏企業的諸多探索中,與傳媒領域的結合成為一個亮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聯建光電和雷曼光電,其中,聯建光電收購了北京分時傳媒,向戶外傳媒行業延伸。雷曼光電則在2012年成立了深圳雷曼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伴隨向傳媒領域的延伸,企業的角色和業務模式也在慢慢發生變化。
與傳媒“牽手”
2013年12月,聯建光電以現金及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斥資8.6億元收購分時傳媒100%股權。資料顯示,分時傳媒是中國戶外廣告行業內的領先企業之一,首創戶外廣告“分時”投放模式,其主營業務為利用其自有的e-TSM戶外媒體資源管理系統向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戶外廣告投放解決方案,同時也通過網絡、電視等其他非戶外媒體資源開展廣告代理服務。
聯建光電表示,LED顯示屏制造行業已進入整合期,行業利潤空間有限,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已經成為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LED戶外廣告媒體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新興廣告媒體,其市場前景被市場所廣泛認可。LED制造下游行業戶外廣告市場形勢良好,LED戶外廣告屏是聯建光電重點開發的LED細分市場和傳統優勢領域。其已將戶外傳媒行業確定為其產業延伸的重點方向。此次收購是聯建光電向下游戶外媒體行業進軍的重要步驟。
而此次交易完成后,聯建光電的主營業務結構從以LED生產制造為主轉為LED生產制造與戶外媒體運營并重,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延伸。資料顯示,收購整合分時傳媒后,聯建光電確定以上市公司母公司為集團管控平臺,管控LED數字傳播設備和技術平臺、戶外大牌媒體資源整合平臺(分時傳媒運營)、都市數字媒體建造整合平臺(聯動文化運營)、其他主流優勢媒體自有資源平臺等四大平臺的組織架構,以四大平臺作為四大支柱支撐公司打造一個二產三產融合、軟件硬件一體的品牌傳播平臺。
“這也許可以稱得上是一舉幾得”,對于聯建光電向戶外媒體運營的延伸,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可以帶動其LED廣告屏的銷售和合作業務,二是可以提升廣告銷售能力。“如果廣告業務做的好,分時傳媒沒準可以將這種模式復制到國外市場,聯建光電還可以實現二次上市也說不定。”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更像是一種無奈的做法,與其多一道中間環節,將利潤拱手讓人,還不如自己出手搞定,減少中間交易環節的成本。”
但不管怎樣,傳媒業務給聯建光電交了一份還算不錯的“成績答卷”。聯建光電201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3.4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79%。其中,LED應用產品營業收入2.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0%,保持平穩增長;傳媒業務營業收入7297.6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81.73%,毛利率40.23%,較上年同期增長413.96%。對于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增長,聯建光電歸功于5月份收納入合并范圍的分時傳媒,傳媒業務收入增加較大。
實際上,LED顯示屏因其自身靈活的多媒體特性,以及較大的信息容量,在廣告領域廣泛應用,備受青睞,有研究顯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中國戶外電子屏廣告市場規模達24.76億元,LED顯示屏廣告市場份額為17.8%。業內預計到2015年,戶外LED顯示屏廣告市場收益將超過30億元,前景可觀。
看好傳媒市場的企業也不止一家。LED顯示屏的代表企業利亞德曾表示,將根據近兩年對廣告文化傳媒市場的實踐所積累認識,逐步擴大LED文化傳媒業務板塊,并將尋找與公司業務協同的優質傳媒公司作為投資合作對象,迅速提高LED文化傳媒業務的業績占比。
以LED顯示為主營業務的雷曼光電,近年也在尋找適合公司未來發展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機會,提高核心競爭力。“雷曼光電除了把自主產業做大做強之外,利用優質產品進行商業模式的提升,從產品供應商到產品服務商再到運營商。”雷曼光電董事長李漫鐵說。而雷曼光電的LED媒體業務則選擇了重點關注體育傳媒市場。
2012年7月,雷曼光電成立全資子公司深圳雷曼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雷曼傳媒”),據了解,該公司定位為數字化媒體運營商,致力于打造以體育媒體為主,城市LED戶外媒體并重的全國性媒體網絡,所運營媒體已全面覆蓋中超及部分中甲俱樂部賽場,擁有中國頂級賽事的廣告資源。
李漫鐵表示,雷曼光電在中國足球聯賽中的角色,不僅是贊助商,更是服務商和商務開發運營商。與中超、中甲等聯賽的商務合作,將拓寬雷曼光電足球聯賽商務開發運營業務。未來中超聯賽的商業價值還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甲聯賽商務運營開發將成為雷曼光電的業績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