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冬天的紐約城罪案叢生,令人不寒而慄,這一《至暴之年》由J•C•陳多爾(J.C. Chandor)指導,三次斬獲圣丹斯電影節獎項的攝影師布拉福德•楊(Bradford Young)掌鏡。ARRI CSC為拍攝提供了ALEXA XT Studio、XT Plus和XT M三種型號的攝影機,同時還有Master Anamorphic變形鏡頭,不過當時僅有三個焦段可用——35mm、50mm和75mm。

您為什么選擇了變形寬銀幕鏡頭?
當讀到劇本的時候我就立刻感覺到應該以2.35:1拍攝。我曾考慮過用2齒孔的35 mm搭配老式球面鏡頭,但后來當我們選定了ALEXA,我就知道要搭配變形寬銀幕鏡頭。我認為忠實于視覺格式很重要,因此不希望拍攝1.78:1然后再裁切至2.35:1,那會造成不自然的拉伸,因此我寧愿我們的構圖固定下來,不要有太多空間去調整。
所以ALEXA的4:3傳感器幾乎完全被變形寬銀幕鏡頭利用到了,感覺是使用這種格式“正確”的方式?
一點沒錯,就是這樣。沒有辦法犯錯之后后期修正,這種壓力感強迫我們進行更精細的構圖。有時從16:9裁切之后,這些謹小慎微的細節就丟失了,而精確感正是我們試圖在這個故事里呈現的。
Master Anamorphic鏡頭的光學性能對你們要的精確感有幫助嗎?
是的,絕對有幫助。35 mm Master Anamorphic變形寬銀幕鏡頭在畫面邊緣的細節表現不可思議,沒有任何桶形畸變或者彎曲,而且不同于其它變形寬銀幕鏡頭,它各部分畫面的質量非常一致。因此我們的許多構圖都是關于線條的,我希望那些線條無論在構圖的哪個位置都能保持橫平豎直。Master Anamorphic鏡頭的精確性幫助我忠實呈現我們為這部電影確立的美學概念。
Master Anamorphic變形鏡頭在T1.9如此之快,這很重要。我喜歡少用光,大開光圈拍攝,因此我們所有的白天內景、夜晚的內景和外景都是T1.9拍攝的。過去變形寬銀幕鏡頭的局限性在某種程度上會左右變形電影的美學訴求,不過這已經不再是問題了。使用Master Anamorphic變形鏡頭是無拘無束的,它們讓你隨心所欲布光和拍攝,沒有束縛。
那時候只有三種焦段鏡頭可用,這算是一種束縛嗎?
我是在一個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學習成長起來的,我以前拍攝電影曾經遇到過僅有一支或兩支鏡頭可用。因此我并不怎么擔心被焦段所限制,我反倒更關心需要兩三個機位時有沒有足夠的鏡頭可用。如果有100 mm或135 mm鏡頭就更好了,那時這兩種鏡頭都還沒有準備到位。但是,我再重復一次,這種情況給構圖帶來了壓力,最終卻有利于這部電影的視覺語言。

您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季拍攝的,對吧?
那是幾十年來最寒冷、雪量最大的一個冬天,我們正好迎頭趕上。大自然把Master Anamorphic變形鏡頭放在了最嚴苛的測試環境中。但是,沒有一支鏡頭的鏡筒被凍住,這些ALEXA攝影機也沒有讓我們失望,說實話,這些攝影機和鏡頭比工作人員表現更好,有人陸續打退堂鼓因為實在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