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森喜歡、也很擅長拍動作片,在《十月圍城》之后,他一直在籌備這部《一個人的武林》,這背后都有什么故事?結尾甄子丹和王寶強的終極對決又是如何拍攝的?帶著這些問題,本刊采訪了導演陳德森、演員釋延能、攝影黃永恒、追車設計羅禮賢,一同揭開影片背后的秘密。

為什么用王寶強?
王寶強借《盲井》出道,憑《天下無賊》走紅,通過《集結號》讓又傻又愣的形象深入人心,當時很少人知道他其實是少林寺弟子, 2010年的《大兵小將》和《蔡李佛拳》王寶強試圖轉型,但觀眾還是喜歡她的喜劇形象,對他參演的動作片反響并不很好,而他上半年和甄子丹合作的《冰封:重生之門》口碑、票房差強人意,為什么陳德森還會選這樣的組合呢?這是在采訪中拋出的第一個問題。
陳德森和王寶強相識于十年前,馮小剛到香港宣傳《天下無賊》,兩個人坐在角落,王寶強對陳德森說,自己是少林寺出身,很會打,看到對方一臉懷疑的表情,馬上騰空一躍,一字馬落地,接著打了一套少林拳。十年后,陳德森去《冰封》劇組探班,把《一個人的武林》劇本拿給王寶強,陳德森賞識王寶強的真功夫,王寶強看過劇本覺得會打的很過癮,也對角色很滿意,第二天兩個人就敲定了合作。陳德森沒有預料到《冰封:重生之門》的質量和口碑,現在看來,這對于《一個人的武林》影響并不大。
為什么片名用“武林”?
武林這個詞通常在古裝戲才會出現,陳德森將現代戲和武林結合,作為一部商業電影,他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賣點,當然也是很危險的做法。徐浩峰有一本《逝去的武林》,陳德森取這個片名,其實也是受了徐浩峰的影響。本來他想和徐浩峰合作,但徐浩峰的小說賣給了王家衛。那么如何能在二十一世紀講一個和武林有關的故事呢?之前陳德森和蘇照彬一起構思過一個變態殺手的故事,但那個太過血腥,被擱置了,但其中殺手這個人物是可以放大的,香港電影之前有過專殺警察、專殺妓女的殺手,陳德森就想到拍一部專殺功夫高手的故事。
陳德森認為電影導演分兩種,電影藝術工作者和電影娛樂工作者,他覺得自己是后者。因此在劇情上不想給觀眾太多包袱,如果案子太糾結,太復雜,觀眾會看的很累。這解釋了為何《一個人的武林》劇情架構簡單、直接,沒有太多偵緝的過程,給觀眾100分鐘的娛樂,是他拍這部作品的目的。

如何做好文武結合?
港產動作片一直以來都不太好把握文戲和武戲的平衡,當年葉偉信的《龍虎門》甚至被影評人給出打戲100文戲0的評分,這也成了香港導演面對動作片,首先要解決的重要課題。陳德森多年來的作品一直口碑不錯,上一部《十月圍城》稱得上是文武成功融合的典范。
陳德森認為,香港有些導演本身是不會功夫的,會把整場動作戲交給武術指導,這樣就難免會碰到脫節的問題。但陳德森本身懂功夫,也一直鉆研功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在片場,首先會先自己把場景和想要的效果設計出來,遵循4個W和1個H,即Why(為什么打)、When(什么時候打)、Where(在哪里打)、What(都有什么道具),以及一個How(怎樣打),將這些寫進劇本,武術指導不會完全同意,雙方可以進一步磨合,但會基于此有更好的發揮。
快慢鏡如何運用?
早期的邵氏電影里,打斗的場面經常會出現快鏡,比較典型的如梁家仁的《錦衣衛》,隨著攝影器材的升級和拍攝技巧的成熟運用,導演在動作戲中的拍攝更加多樣化,但快鏡和慢鏡還是會經常用到的,在陳德森的電影中也不例外,但現在通過剪輯方法,會讓快鏡和慢鏡看起來更自然。
釋延能解釋說,每個年代的電影導演拍攝手法都不太一樣,對鏡頭感的要求,所用的設備,動作的設計都會有差別,但當下缺少像李小龍《死亡游戲》那樣的長鏡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特寫能營造十足的畫面沖擊感,但最重要的是功夫演員越來越少,多數動作片里的演員都不會功夫,只能通過鏡頭調整,彌補他們拳腳上的弱點,不能完整的打出十幾二十招的長鏡頭,只能通過剪輯,才導致看到的鏡頭都很碎。

為何會加入車的元素?
《一個人的武林》主打的是傳統功夫片,講究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片中幾場重頭打戲,都是由王寶強在室內完成,但影片中還是有不少追車戲,包括片尾甄子丹和王寶強的對決,也融入了卡車的元素,就此,羅禮賢也給予了解答。
其實從很多年前開始,好萊塢的制片人就提出,一部有大場面的動作電影,如果沒有一場追車戲就不算大片。所以陳德森和甄子丹才想要把車的元素加進來。
影片中的動作設計基本都由甄子丹完成,羅禮賢提供了有關車的構思,現場還有元彬、陳德森,大家集思廣益,確定了最終的戲。羅禮賢透露,本來是設計了有翻車等動作,并提議在車里打,但后來覺得車里打比較困難,也很危險,最后將場景選在公路上。

追車戲怎么拍?
影片中有關車的戲都由羅禮賢帶領的猛龍特技設計完成,和以往作品相比,對于猛龍特技來說,這一次的拍攝并不復雜,共出動了兩輛自己的拍攝車,影片中楊采妮騎摩托車,一些鏡頭用到了替身,正面拍攝的鏡頭則用到了拖車,由前面的拖車上架攝影機拍攝。
片尾甄子丹和王寶強的大戰,除了真車,還制作了一比一的假貨車,部分鏡頭也采用了電腦合成。最驚險的車底戲,兩個人其實是在假車底盤下面,由真車在作業軌道上拖動,大卡車的控制要比小車困難一些,因此做足了安全措施,甄子丹在車底拖拽的鏡頭不但用到了威亞,也做了一些必要的保護。
攝影機怎樣選?
《一個人的武林》由香港資深攝影師黃永恒擔任攝影,他曾拍攝《英雄本色》系列、《一個字頭的誕生》等經典作品。這次拍攝并沒有架設太多機位,由于動作戲較多,黃永恒放棄了常用的ARRI Alexa,改用RED Epic,比較輕便、靈活。
鏡頭方面,選用了Ultra Prime的三支定焦鏡頭,分別為10mm、14mm和130mm,變焦鏡頭則使用了安琴(Angenieux)的Optimo鏡頭,包括16-42mm、17-80mm及24-290mm的大變焦。此外,還運用了PeeWee移動攝影車,Techno 30 Crane搖臂、Scorpio remote head等。

攝影機怎么調?
因為影片中的場景比較大,通常一部攝影機放在Crane上,另外一臺放在PeeWee Dolly上,拍攝時,為了方便升格到100fps,光圈通常設置在T4,ISO調到800。另外在拍攝現場除了使用一臺監視器外,還用了另外一個Sound Device,方便即時回放或有需要時可以及時簡單剪接。
動作戲怎樣拍?
在這部作品中,動作場面的拍攝較少使用慣性表現強有力的方法,比如低角度、廣角鏡等。給人的感覺不夠直接、逼真,但優勢是能表現出實打實的難度動作。這次使用了較多的特寫,升格拍攝再加上特技加強等,力求動作清楚展現,讓觀眾直接感受到擊打的力道。基本上都在有需要的時候使用了升格拍攝,降格則相對較少。

燈光怎樣打?
影片中日光下的場景及室內戲,在燈光的處理上并不復雜,最后一場夜戲稍復雜了一些,在這場戲中,黃永恒調用了3臺25噸的升降車,在另一面的公路上架起,放上強勁的24頭Dino Light照下來,這樣既能滿足拍攝的用光需要,又不會看起來很突兀,足以模擬自然的路燈效果。同時在地面也用到了一兩臺約10米的小升降車。
整個影片拍攝周期天氣一直不好,并且只有3個月的時間,算是甄子丹最快完成的一部動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