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廣電總局發函整頓互聯網電視盒子,要求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的下載通道,互聯網電視集成機構選擇合作的終端產品,只能唯一連接集成平臺,不得有其它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這意味著終端產品想接入互聯網電視,必須與牌照持有者合作。而目前,國內僅有7家牌照持有者。
可是,對于那些從生下來就在夾縫中掙扎的視頻網站來說,硬件化的腳步并沒有因此停滯。最近出現的智能近投產品,就可以說是對廣電總局禁令巧妙的對策。可近距離使用的智能投影儀,比如土豆網近期發布的“鈦土豆Tatoo”,相當于另一個“盒子”,不過畫面的播出終端不是電視,而是墻壁或幕布。
“盒子”替代品?
傳統微型投影儀需要使用數據線與ipad、iphone連接,智能近投大多使用安卓或Windows操作系統,比如“鈦土豆”,內置Wi-Fi模塊進行網絡連接,帶有DLNA和MIRACAST無線互聯技術,傳統顯示、手機、電腦與影院可以多屏切換,網絡視頻資源都可觀看,與互聯網盒子功能相似。
智能投影儀使視頻網站規避了互聯網電視牌照的問題,“盒子”可以被禁,因為沒有電視牌照,在電視屏播放互聯網內容,廣電總局可以管,投影儀不需要電視屏,便無所謂牌照。業內人士透露:視頻網站打政策“擦邊球”需要技巧,視頻網站、設備商不將產品稱為電視,的確可以免于監管。
國內某微型投影儀生產廠商索性給自家產品裝了Windows系統,而其它品牌的投影儀多為安卓系統,為的是規避“盒子”的命運。“使用Windows系統,我們可以把投影儀歸類于電腦主機,我們的CPU型號有差異,配置有高低,但整體差距不大,廣電總局管不到。”該廠家市場人員介紹。
消費者的抉擇
消費者徘徊在購買渠道、性價比和使用體驗之間。智能近投的銷售渠道以電商平臺為主,京東、天貓等電商網站均陳列了上百件產品,而在一些品牌家電實體店,往往難覓其蹤影。
對比價格,一個普通盒子售價在200元至500元之間,一年內容費500元,配上電視機的價格,需要幾千元;鈦土豆價格為3399元,上市已久的極米Z3智能投影儀價格為2999元,其它品牌的產品價格也相近。若想取得更好的觀影效果,智能近投使用者還需要安裝幕布,目前市場上最便宜的幕布至少200多元。
目前智能近投的投影尺寸在40至300英寸之間,業內人士介紹,若在客廳使用,投影50至80英寸已經足夠,比市場上售賣的同尺寸電視便宜很多。智能近投使用的LED燈珠,壽命在2萬至3萬小時之間,此外,用戶無需購買電視機。學生一族、在大城市租房的打工族,是智能近投的主攻市場。不過,想取代電視,在流明度、清晰度、光源壽命、分辨率上,智能近投需要更多性能提升。
一些文藝電影愛好者追求影院的觀影效果,御宅族喜歡把視頻投在天花板上躺著看,也會特意購置微型投影儀,對于他們,電視光源明亮、位置固定的特點,也許是劣勢。
視頻網站新出口
主流視頻內容平臺商早早開辟了網站之外的第二戰場,產品日趨終端化,盒子、電視、影音棒、手機等硬件越戰越烈,同質化競爭趨于明顯。易觀智庫分析師龐億明認為:這是視頻內容平臺在進行布局,搶占市場。
土豆進入智能投影市場,并不算先鋒者,此前,基于LED、激光等技術發展起來的投影廠商很多,眾多山寨廠商已經摸爬滾打多年,不過,市場上卻并沒有強勢品牌出現。在龐億明看來,投影儀廠商有辦公、室外、家用多種市場,一開始并沒有特別明確要加入客廳市場的戰爭,小廠商們對家庭用戶的市場布局,沒有清晰的發展規劃,技術缺少高難度的壁壘。
與視頻網站合作推出硬件,將推動投影市場的洗牌。一位智能投影儀廠商市場人員透漏:智能近投的市場必將遭遇大規模清洗,爭取不到品牌合作的眾多小廠商,只能被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