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多家廣電網絡公司陸續拿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或地方通信管理部門關于開展"三網融合"及互聯網接入業務的批復與經營許可證,獲批項目包括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等。這些獲批項目對地方廣電網絡公司意義何在?業內人士對《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表示,這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三網融合",也有利于廣電行業在"互聯網+"時代向縱深發展。
按照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工作的階段要求,2013年~2015年為推廣階段。今年以來,已有貴州廣電、陜西廣電、歌華有線、重慶有線、湖北廣電、北方廣電獲得相關電信業務的經營許可。
在獲批的電信業務項目中,值得關注的有增值電信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國內因特網虛擬專用網業務。這些電信業務有助于擴展廣電行業寬帶用戶業務范疇,增強廣電行業持續發展的動力。
對于數家廣電網絡公司獲得相關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中廣格蘭常務副總經理、格蘭研究總經理韓凌分析認為,目前廣電網絡公司拿到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對開展寬帶業務意義重大,有助于落實"三網融合"政策。
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最早實現一省一網的廣電網絡公司之一,目前已實現全省廣播電視單向變雙向、標清變高清、粗放變集約、規模型變效益型、看電視變用電視的經營目標。據貴州廣電相關人士劉澤忠提供的數據,目前貴州廣電網絡高清互動終端用戶已突破100萬。
貴州廣電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貴州廣電"三網融合"試點業務獲得業務許可,一方面可助推貴州"三網融合"的進程,另一方面將進一步拓寬公司的業務范圍。今年,公司計劃新增40萬戶高清互動用戶,以進一步拓寬高清互動電視覆蓋率,讓更多群眾體驗高清互動電視帶來的實惠,分享廣電網絡改革發展的"紅利"。
沈陽市和西安市以及湖北省的多個城市在2011年就被列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此次北方聯合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和陜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準許在沈陽市、西安市開展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互聯網數據傳輸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
重慶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重慶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信息網絡目前已成為重慶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之一。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重慶有線的寬帶用戶已經達到50萬,高清互動用戶達到200萬,高清滲透率達到50%。重慶有線此次跟貴州廣電一樣,準許經營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業務、互聯網數據傳輸增值業務、國內IP電話業務。此外,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發布公告稱,準許公司經營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業務覆蓋范圍為湖北省。
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在獲批項目中包括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國內因特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因特網數據中心業務,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中的固定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第三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呼叫中心業務、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對此,歌華有線副總經理羅小布表示,廣電網絡公司獲得相關電信業務,是文化產業大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廣電業務持續增長,增強行業的競爭力,同時有利于廣電網絡公司今后的轉型發展。
今年以來,已有6家廣電網絡公司獲得電信業務,照此發展未來各地廣電網絡公司會陸續跟進。羅小布分析認為,今天的媒體是以手機為中心,不是以電視為中心。對廣電行業而言,在傳統思維方式下過去只注重向市場的寬度發展,現在到了"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的概念強調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因此廣電行業不光要考慮寬度問題,還要考慮深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