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熊尼奧

小熊尼奧:用AR技術深度切入兒童領域
AR技術可以和現實空間產生重疊,將虛擬現實的物體投射到現實空間中,并且在坐標和三維關系上可以完全和現實空間重疊,類似于將電影中的特效實時化。近幾年,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均非常的火熱,除了我們熟知的智能硬件產品,如Google Glass和Hololens,另外在移動端也不斷有新的應用推出,覆蓋汽車、家居、教育、游戲、營銷等諸多領域。
根據數碼資本(Digi-Capital)最新報告顯示,這兩項科技都將大獲成功,只不過其中一項的成功程度要遠遠大于另一項。根據數碼資本的報告,增強現實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市場收入到2020年時將會增長至1500億美元,其中增強現實市場將會達到1200億美元,而虛擬現實市場則為300億美元。
而小熊尼奧就是一家靠增強現實技術切入兒童市場的娛樂公司,其創始人熊劍明是中國最早的電子競技游戲電視節目制作人,他認為AR技術最大的機會一定是在兒童領域。相較于成人而言,增強現實技術更能引起兒童的好奇心和興趣。結合早期教育,兒童領域或是AR技術最好的發力點之一。此前,小熊尼奧發布的早教產品“夢鏡盒子”和“口袋動物園”同樣基于增強現實技術。
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去年底發布的口袋動物園產品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量在150萬套,銷售額超過了1億。
本周,小熊尼奧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又推出了兩款新品,分別是增強現實硬件兒童產品Magnifier NEO和口袋動物園的迭代版“口袋交通”。
AR技術誕生于上世紀70、80年代,近幾年的突然火爆是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而Magnifier NEO卻是一款非手機操控的硬件產品。熊劍明認為,對于兒童來說,手機非必備品且容易因為掉落而損壞,平板電腦又顯得太重,于是基于放大鏡造型的硬件設備被提了出來。據了解,Magnifier NEO內置了適用于增強現實捕捉的高清攝像頭,可以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從自然事物中撲捉畫面,呈現立體三維動態影像。
此外,放大鏡式的外形,也比平板和手機的矩形屏幕更易操控。而對于此前微軟發布的增強現實設備Hololens和谷歌(微博)眼鏡,熊劍明稱,光線直接向眼球投射對孩子眼睛可能會有傷害。據了解,這款暫命名為“小熊尼奧AR放大鏡”的硬件設備,已經斬獲了德國iF2015設計大獎和意大利A'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將于2016年面世。
而對于小熊尼奧發布的另一款產品口袋動物園的迭代版“口袋交通”,也被認為是一款早教類產品,不過據熊劍明透露,未來并不會深入涉足教育領域,而會更偏向娛樂化。熊劍明稱,今年還會推出一款針對6歲以上孩子結合AR技術的游戲。
除了玩具產品、早教類產品之外,熊劍明還透露了小熊尼奧的品牌戰略,其打造的尼奧系列動畫片,第一季小熊尼奧動畫片預計在2016年初登陸各大電視臺。此后,以尼奧為主角的舞臺劇,動漫衍生品等也將逐一誕生,旨在形成以小熊尼奧為品牌核心的一條玩具和動漫產業鏈。
目前,小熊尼奧的產品已布局母嬰、玩具、電視、航空公司、機場店、早教機構、禮品等各大經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