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了,豬都會飛。面對目前火爆的“互聯網+”概念,這句話也許適用于視聽工程行業的絕大部分企業,但是唯一對“視頻會議”企業除外。因為,在筆者看來互聯網+帶給視頻會議行業的不僅僅是巨大機遇,同時也有更多的挑戰。而且,這些挑戰將是重量級的:因為視頻會議天然的處于“互聯網+”的中心。
視頻會議的互聯網+首先是“風暴中心的冰火交融”

挺進互聯網+對于絕大多數視頻會議企業是一件非常“愜意和舒適”的事情。因為,視頻會議自身就是“互聯網”產業的一個分支。因此,視頻會議企業應該最懂互聯網、擁有的基礎技術積累也更為豐富,并從互聯網+中能夠更輕松的分得機遇。某種意義上,這可以稱為“地利優勢”。但是,有地利優勢,卻未必有天時和人和。
第一, 互聯網+不是單獨為視頻會議企業準備的盛宴。在傳統的業務模型中,視頻會議企業從專網系統逐步發展為專網與IP網混合的產品體系,從專業專用產品為主逐步發展為專用產品和標準IT設備混用的產品體系。這一過程反應了視頻會議產品,在互聯網通信和IT產品技術廣泛發展背景下,產品和系統專屬性的降低、行業天然壁壘的逐步崩潰。
而互聯網+則會加速視頻會議應用從“專屬產品和技術”為主向“通用產品和技術”為主的轉變。這種變化,從視頻會議企業內部看,是傳統的行業門檻和壁壘不斷降低;從其他IT系統的企業看則是,這些企業也具有了架構高等級視頻會議系統的技術資源和能力。
例如,網絡通信軟件企業、大型企業應用系統開發商、基礎網絡服務商、安防工程系統企業等,這些此前與視頻會議產業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從業者,正在進入視頻會議市場。
尤其是當視頻會議應用在“互聯網+”作用下,呈現出日益多元化、復雜化,系統外延與通用互聯網的產業日益縮小、系統內涵價值與非視頻會議系統的關聯日趨緊密的背景下,視頻會議作為獨立行業存在的“標志性”界限將消失。而在眾多不同背景的參與者,爭食“互聯網+視頻會議”蛋糕的背景下,視頻會議企業不敢言擁有“天時”優勢。
第二, 視頻會議企業進行“互聯網+”升級,面臨內部利益矛盾。這些矛盾就是上一點提到的:專網、專用設備,與通用IP網和通用IT設備的矛盾。
傳統視頻會議企業,很大程度上是專用硬件制造商。MCU、中控、攝像頭、錄播、大屏顯示系統等等。這些設備產品所創造的價值占據了很多視頻會議企業的絕大部分收入。
但是,這些系統和設備目前正日益面臨由標準IT設備代替的可能。與專用產品比較,標準IT設備的運行效率較低。但是,在帶寬資源成本顯著下降、標準IT設備性能冗余極大提高,且成本由于規模優勢顯著下降的背景下,非專業的通用IT設備的效率問題就不會再困擾系統集成,同時卻可以發揮規模市場價值、跨系統兼容價值和低維護成本價值的優勢。
從專用到通用,這是視頻會議系統在互聯網+背景下一定會發生的軟硬件變化。這個變化會決定未來視頻會議企業的內部價值結構、研發體系構成、產品和系統創新方向,以及與互聯網+背景下產品應用生態的共生關系。這一系列的變化,會導致,視頻會議企業不敢輕易說“面對互聯網+”有“人和”優勢。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只占地利。這就是筆者所謂的,面對互聯網+視頻會議產業的挑戰。這地利優勢,核心是指視頻會議企業的客戶關系、客戶經驗和應用軟硬件系統的研發能力。而視頻會議企業能否走好“互聯網+”這條大路的關鍵也就在于,能否發揮以上這些“地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