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程規模的擴大,VGA信號長距離(大于100米)和超長距離(大于500米)的應用不斷出現,單純靠電纜的傳輸方式明顯不適應使用的要求,所幸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傳輸方式出現,使這類應用成為可能。本文主要比較幾種目前可實用的傳輸方式:1、模擬電纜加電纜均衡器(EQ);2、CAT5網線加網線均衡傳輸設備;3、數字方式,用DVI電纜加DVI電纜均衡器;4、利用光纖傳輸。主要比較:適用長度,指標情況評價及成本情況評價等。
一. 模擬電纜(RGB電纜)加電纜均衡器
以前有拙文專門介紹電纜的傳輸特性,電纜特性主要表現在幅頻特性與群延時特性,見圖H中的蘭色曲線(紫色線為基準線),造成的結果表現在圖像模糊,變暗和拖尾(甚至重影)現象。
純就幅頻特性而言,如左圖(圖H),要設法進行增益補償,可用電纜長線均衡器(EQ),EQ的其幅頻特性曲線如左圖(C圖),補償后合成的曲線為左圖(F圖)。取幾個特殊點對比補償的情況:電纜(150米,RG59)100MHZ點,衰減-12dB(參考點為-10dB)電纜均衡器在100MHZ點,曲線明顯在0dB以上,估計有+10dB左右(蘭色曲線),合成后的曲線在100MHZ點為-3dB左右,就是說,純按幅頻特性而言,電纜均衡器可將-12dB左右的曲線提升到-3dB左右,對幅頻特性補償效果明顯。同樣對群延時特性造成的拖尾也明顯有效,但由于均衡器是靠外掛的幾級補償網絡的方式進行補償的,組合的方式有限,一般為8級或16級調整,無法精確彌補衰減,同時,可能存在幅頻特性補償效果較好但群延時特性不足或反之的情況。
電纜均衡器評估:
1、可調整幅頻特性,解決模糊問題;
2、可調整群延時特性,解決拖尾問題;
3、可調整增益情況,解決變暗問題;
4、調整級數有限,不夠精確;
5、未改變傳輸基理,未取得其它好處;
6、在100~200米范圍內有效;
7、成本較低。
二.網線(不等長CAT5網線)加均衡器
網線的傳輸特性比電纜線要差(據說100米在-12dB以上,由于CAT5線徑很小,比75-2線要細,估計應遠大于此值),由于是平衡傳輸,目前不易測出曲線。傳輸中面臨的問題與電纜的情況相同,都要調整幅頻特性,調整群延時特性和調整增益。以前主要是由于網線傳輸要增大補償,分級調整更麻煩,外掛網絡不易作,再考慮網線的不等長,還要對長度進行補償,工程中調整較麻煩,可操作性差,設備使用情況不理想?,F在利用最新出的專用芯片,可有效地解決這類問題。此芯片允許對網線長度不等長造成的分色進行補償(最大65ns),同時可分級(256級)進行均衡和增益調整,補償精度高(較電纜均衡而言),可分別對均衡和增益分別進行精確調整,實用效果比較滿意,完全達到實用程度。
實測曲線如圖(A圖,基準線為-13dB左右),在85MHZ(200米CAT5)時可補償到-3dB,100米CAT5在100MHZ(圖B)可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