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影視行業的發展,視頻清晰度的不斷提升,從標清、高清、2k到4k,甚至8k等。對非編軟件、非編工作站及不起眼的存儲系統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于視頻非編工作者來說,更多關心的是用什么非編軟件,用什么平臺的工作站。但是很少會有人想到用什么樣的存儲系統。因為存儲系統對于這些職業人員來說是陌生的。今天我們就好好的對存儲系統做個介紹,并且也介紹一下在后期非編應用中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且專業的存儲系統。
首先,我將介紹存儲系統的兩個關鍵指標:IOPS值和帶寬。大部分存儲介紹都不會涉及到對這兩個指標,但是在這里必須要首先介紹,因為這兩個指標是決定了存儲系統是否適合用于廣電領域的視頻編輯應用。
1.IOPS。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是指每秒鐘輸入輸出(讀寫)次數。它的意思是一個存儲系統每秒可以處理多少個輸入輸出(讀寫),我們叫IO。可能太專業了,大家聽不懂,沒關系,我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比如一個存儲系統指標寫著IOPS值是10w個,它代表著這個存儲處理IO的能力,也就是一秒鐘可以處理10w個輸入輸出。通常這樣的應用是用在數據庫領域,比如電信的計費系統,IO大小非常小,幾kB甚至零點幾KB的數據一個IO,但是IO量很大。比如一個地區有10w人同時打電話,計費系統就會記錄這個時間內10w人在打電話、打了多長時間、打給了誰;這每個都是一個IO,數據很小,但是量很大,如果存儲系統處理能力無法滿足每秒10w個IO,那么就有可能丟失數據了。所以像這樣的數據庫應用就必須要求IOPS值越高越好。
下圖中就是描述了存儲系統的IOPS值,其中的4KB是指每個IO的數據大小,不是指我們視頻編輯說的4K。

2.帶寬。帶寬是指存儲系統的每秒最大的傳輸性能。比如600MB/s,或者2400MB/s。它代表每秒要有2400MB的數據量一次通過存儲系統。這個和IOPS恰恰相反,IOPS是要求每秒小數據輸入輸出量的總和,帶寬是每秒可以一次傳輸多大的數據量。兩個指標是背離的,當存儲系統IOPS值越高,帶寬就越低;帶寬越高,IOPS值就越低。因此專業存儲系統就誕生了。把存儲系統IOPS值調到最高時,它就適合數據庫的應用;把存儲系統帶寬調到最高時,它就適合大數據傳輸應用,比如視頻流,尤其是越大的視頻文檔,傳輸效果越好。如果某個存儲系統說IOPS很高,帶寬也高,那您就被忽悠了。兩個指標都好,那它對哪個應用都不好。所以用于數據庫應用的存儲系統,就必須IOPS高;而用于視頻編輯領域的存儲系統,就必須要求帶寬高。專業應用需要專業存儲系統。

上圖顯示了一個讀寫性能都非常平穩的某存儲系統。
有了好的帶寬是不是對視頻編輯就夠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么呢?如果您的存儲有很高的帶寬,可是帶寬卻不穩定,即使帶寬再高依然無法滿足高性能應用的要求。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視頻流它需要一個穩定的性能(性能不平穩,就會導致丟幀、卡屏等現象),這對一個視頻流來說是最低要求,比如4k無壓縮視頻要進行調色應用,按照4096*2160的分辨率,16bit色深,24貞每秒的畫面,其碼流大概為1215MB/s左右。這意味著在您編輯這個碼流的視頻時,其存儲性能帶寬最低值必須高于1215MB/s,僅僅高于它一點就夠了嗎,完全不行,您必須選擇一個性能要高于1215MB/s的存儲系統,甚至要高于20%才行,也就是您至少要選擇一臺1500MB/s以上的存儲系統。原因是影響存儲系統性能有幾個方面,一是硬盤,二是存儲系統本身,三是數據量。怎么和數據量也有關系?對有很大關系,當數據量越來越多時,超過總容量50%以上,存儲的性能就會下降,到80%-90%的時候,性能下降更明顯,如果存儲系統本身不行,說不定超過90%,基本就無法工作了。因此這1500MB/s還不能是存儲系統最高性能,最好是最低性能。當然如果您選擇這么高性能的存儲去應用在標清、高清或2K,那就沒有什么問題,因為畢竟這些視頻對性能的要求遠遠低于4K的要求。

上圖是一個讀寫性能不穩定的存儲系統,雖然讀有2299MB/s,此值是一個平均值,其最低的讀性能已經降至1500MB/s以下,所以如果您是一個1900MB/s 4K的應用,這個存儲就完全不適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