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計是“圍魏救趙”。古曰:“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做陰”。簡單地講,找到對手薄弱環節,分而治之,避開鋒芒。

面對倭寇的進攻,有線要看到除“日德”邪惡軸心國外(南電信、北聯通),中國移動是“中立國”,是可以聯合和爭取的對象。有線一般只是注重寬帶合作,并以此來抗衡倭寇的進攻;這只是起到“分敵”的作用,而未達到“敵陰”;有線與中國移動合作移動網業務及手機業務,屬于佯“敵陽”實“敵陰”之策。現在許多有線希望與移動合作,多數沒有合作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線“只占便宜,不吃虧的算計文化”妨礙了合作;更讓對方受不了的是,有線不僅要占便宜,而且還沒合作就要先占便宜,不僅貪婪,而且專橫跋扈??上驳氖?,川網在與移動的合作中體現了有線“爺們”的一面,而不是“娘們”。
由于歷史的原因,各地還有一些“灰網”或“黑網”不易被整合。至少有三,招,可供有線選擇;第一招,在對手周邊實施大規模的4K超高清數字化,喚起對手陣地中的用戶對豺狼的不滿,即“發動群眾斗地主”。第二招,采用獨家壟斷的資源,開展對敵占區的銷售,當敵占區居民不能收視時,必須“揭桿起義”。第三招,在非敵方主陣地(但屬于敵方陣地),強行進入,雙網并行,靠實力或服務硬拚匪徒,從而影響土匪的其他山頭。此招可稱為“圍獵喚虎驅狼之策”。
倭寇需要集成其它兄弟衛視,才能對有線實施有效的進攻。有線除買斷央視3/5/6/8之外,還應該算算賬;如果流失用戶數的經濟損失大于落地費,有線可用落地費做交易,買斷本地區衛視播出權;也可以把付費頻道買斷改為開路播出;也就是只留老虎(CNTV和本地電視臺)在山上,逼老虎下山找食或餓死。此招為“打虎不上山”。
“拚軟不拚硬”,也就是與倭寇拚服務,比腿快、比笑臉、比體貼、比實效、比恩惠、比主動……。所以,有線推廣“網格化管理”就是“圍魏救趙”。
對政府、集團和媒資項目,如果整體拿下一時有難度,就要講“共分之道”,以“分”逼“共”。一般來講,總體項目為“共”,試驗項目為“分”;流行產品為“共”,不流行產品為“分”;項目中的主產品為“共”,配套產品為“分”,如平臺為“共”,工程為“分”;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為“共”,擴大的增值服務為“分”;市項目為“共”,區項目為“分”;老項目為“共”,老項目擴大服務邊界為“分”;“智慧城市”為“共”,“智慧社區”為“分”;電視游戲為“共”,電視游戲道具化或玩具化為“分”。電視機是“共”,手機和平板電腦是“分”。交互機頂盒是“共”,WIFI是“分”。互聯網是“共”,物聯網是“分”。紅外遙控是“共”,藍牙遙控為“分”……。
今天關于,市場運營業務的第九十八個問題是:你所在的有線網絡與中國移動合作了嗎?合作在“陽”面,還是“陰”面?如果沒有合作成功,除對方的原因外,你自己有錯嗎?還是有線傳統,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永遠正確?面對有線的困境,按照“共分”思想,你能設計出“圍魏救趙”的招術嗎?你愿意分享你“圍魏救趙”的案例或設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