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計是“以逸待勞”。古曰:“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簡單地講,采用守勢,養精蓄銳,讓對手來攻,然后乘其疲勞,戰而勝之。

在“互聯網+”時代,誰先搶占了市場,誰就能“以逸待勞”。在盧溝橋事變之前,倭寇的IPTV面對有線高清感到力不從心;也就是,在高清電視業務上,有線是“以逸待勞”。有線本可以通過高清阻止盧溝橋事件的發生,由于有些農民出生的有線過于看重錢財,非要高清對百姓收費,導致百姓寧可要質量較差、但免費的倭寇“高清”,也不要有線高清,甚至不要有線提供電視服務。
如今之所以呼吁廣電盡快開展超高清或4K電視業務,無論廣播、點播和輪播,旨在搶占視頻品質制高點,阻止“8.13”事件的發生或“以逸待勞”。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在寬帶業務,倭寇是“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機,此治力者也”。有線好不容易追到了4Mbps,倭寇改為8Mbps;有線又好不容易達到8Mbps,倭寇普及20Mbps;再等到有線爬到20Mbps,倭寇按照《寬帶中國》計劃早已開始普及50Mbps或100Mbps。這也反過來證明有線開展4K業務的必要性。
以WIFI為標志的、以手機或平板電腦為重點的、以APP為特征的、以網站鏡像為基本內容的、以免費為特色的家庭內網寬帶也是制高點,既抗衡倭寇的寬帶策略,又“以逸待勞”物聯網,可謂“一箭雙雕”。
無論新老媒體,投資電影、電視劇等影視作品的制作,都是搶占制高點行為,是當今媒體的“太空戰”;誰搶占了,誰就可以在未來“媒體太空戰”中“以逸待勞”。倭寇已建立了多個“太空基地”或媒體基本;個別有線試射了幾次衛星,不是因為“天氣”原因推遲發射,就是衛星未達到預定軌道;但愿這次“中國電視院線聯盟”能建立起有線自己的“太空基地”。
在“互聯網+”時代,有許多制高點期待有線搶占,一旦有線搶占,有線便可“以逸待勞”迎戰倭寇,例如智慧社區。“社區WIFI熱點上網及電視廣播工程”,“社區超高清影院工程”,聯合光明日報、以黨支部為單位的“社區黨宣大屏工程”(每年為有線可節省小區宣傳費用,如收視費催繳、寬帶宣傳廣告、付費節目廣告等),“社區健身康復工程”(健身器材+電視游戲),“社區電子圖書閱讀和圖書社區電子購買物流工程”,“文藝演出、電影、景點等云文化社區電子查詢、購買和取票一體化工程”,“家庭看護等增值服務工程”,“中老年文藝文化社區教育培訓工程”,“社區遠程醫療詢診和體檢工程”,“公共安全社區聯動工程”,“社區遠程藥房”,“萬眾創業的社區基礎設施工程”,如聯網的冷藏自動購物柜等……;都是“處女地”,都是“以逸待勞”抗擊倭寇的制高點。
讓皇協軍生氣也是“以逸待勞”,有線與CIBN、銀河互聯網電視合作,既“氣”皇協軍,又“氣”倭寇,還可以削弱OTT,有線沒有不為之理(不知道為什么?有線就是不為,估計又是封建社會農民意識膨脹的結果,或者是內部體制分割的結果)!
在集團用戶或政府等項目上也可以“以逸待勞”。決策周期長的項目,要把握關鍵時刻出擊,以逸待勞。決策層次多的項目,突破最上層,則可以逸待勞。多家勢均力敵時,退避三舍,就是以逸待勞。產品或服務沒有優勢,只是起哄,不可當真投入,便是以逸待勞。平時與各政府機構多走動、保持聯系和關系,視利益而動,就是以逸待勞……。
今天關于市場運營業務的第100個問題是:你的網絡、平臺、規劃等做好迎接4K或超高清時代到.來的準備了嗎?你在交互電視推廣同時,推廣WIFI及內網寬帶產品嗎?智慧社區有許多制高點,你有規劃嗎?你能把你成功的“以逸待勞”案例,讓大家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