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第十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藝術天空”系列活動的重頭戲,“2015上海北外灘景觀歌劇周”全息聲體驗的收官之演——中外歌劇詠嘆調精粹音樂會(Gala Concert-Extracts from Opera)上演于北外灘的景觀江畔,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現場近1,700名聽眾于申城的霓虹璀璨夜色之下共享了這場景觀、技術、藝術交融的藝術饗宴。

強強聯手的華麗陣容
本次音樂會由意大利歌劇史上首位出任歌劇院藝術總監、以色列歷史上首位擔任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中國音樂家許忠擔綱指揮,同時邀請了西班牙青年新秀指揮家Sergio Alapont特及國內優秀指揮家王桐共同擔任指揮。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0月14日,意大利駐滬總領事館文化處及維羅納歌劇院、夏季歌劇節共同宣布,明年起將邀請許忠擔任維羅納歌劇院、夏季歌劇節的首席指揮!

上海國際青年管弦樂團則擔任了此音樂會的演奏工作,樂團成員包括了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樂隊首席Daniele Pascoletti,以及佛羅倫薩五月歌劇院樂團首席DomenicoPierini等多位大師級的演奏家,如此豪華陣容,深深震撼全場!
音樂會現場,《諾瑪》序曲、“我的名字叫咪咪”(選自《波西米亞人》),“我聽到美妙的歌聲”(選自《塞利維亞理發師》),《鄉村騎士》間奏曲,“金銀圓舞曲”(選自《風流寡婦》)等輪番上演,在女高音Daniela Schillaci——國際聲樂大賽“最佳歌手”獎得主,維羅納歌劇節最受歡迎的女高音,活躍于意大利及國際歌劇舞臺的男高音Emanuele D'aguanno、抒情花腔女高音李可非的盛情演繹之下,歌者們飽含深情的吟唱,耳邊無比真切的聲音縈繞,聽眾仿佛真實地穿梭于不同時代、不同情節的歌劇故事中。
“沒有墻的歌劇院”
此次演出特邀了國家一級播音員,滬上著名主持人張民權擔綱主持,其向現場觀眾道出了這座“沒有墻的歌劇院”的奧秘:那就是領先全球的“四維全息聲”技術的創新應用——演出現場共配備了307只揚聲器,以及108支專業麥克風,以此在戶外重建一個聲場,運用現場實況拾取的麥克風信號,經過實時的計算處理,還原重建各個聲部在音樂中的位置,得到宛如置身于歌劇院的效果。此外,經過和藝術導演的配合,將會把一些特效聲夸張地推送到聽眾的耳邊,得到聲音聚焦全息定位的聲音效果,仿佛身臨其境于歌劇的故事情節之中。

評價
對此,原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副主任、聯合國世界健康組織聯盟主席、中國廣播電影電視聯合會電視文藝委員會顧問萬勇部長表示:“太震撼了,比在國家大劇院聽得還好!我會全力支持的!”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聯合會以電視文藝委員會副秘書長兼節目運營中心主任、男高音歌唱家楊霖表示:“第一次在戶外聽這樣的實景音樂會,以四維全息聲的方式來呈現,帶給人耳目一新的試聽感受,我認為,這也是未來音樂和戶外演出的發展方向,希望用文藝界的力量,將其推向全國,推向世界,打造全新的欣賞方式;我也希望能將3D影像與‘全息聲’相結合,形成更立體的舞臺表現方式,這將是舞臺演出、音樂演出的一次革命!”
國家一級錄音師、來自上海大劇院的劉豪老師評價到:“效果很好,在露天的環境下,卻有一種室內空間感,樂隊定位都很準確,相當不錯!”
在威爾第的三幕歌劇《茶花女》的經典選段《飲酒歌》之中,“2015上海北外灘景觀歌劇周”全息聲體驗的收官之演——中外歌劇詠嘆調精粹音樂會落下帷幕,經久不息雷鳴般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的'Bravo',則是對臺上的中外藝術家們最好的回饋了。


感恩,這是初秋最好的禮物
事實上,此次的歌劇周從9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起,到10月4日的各方團隊進入北外灘現場前期籌備(包括搭建、設備、技術協調、安全監測、專家指導、座位排布等等),直至演出前的宣傳、排練、正式演出、最終收尾等工作,全部時間加起來不到三周,而這對于這場在全球范圍內都的不多見的技術、藝術和景觀結合的現場大型戶外歌劇而言,這三周內的每一分鐘的時間都是彌足珍貴的,我們不想過多地去闡述壓力和責任或是種種難處,因為每個人都明白,現場的歌劇演出,任何的技術、演出和協調的失誤,錯了就是錯了,無法挽回和重來。



我們在感恩時代留給了你我《茶花女》這樣的經典之作,以及“四維全息聲”這樣的尖端技術的同時,還要感恩的,則應當是歌劇周活動的每一位參與者——如同筆者在現場所見,入口處、船只上、觀眾區、采訪區、候場區、控制臺......那些時刻的那些人,無論面對是雨水還是汗水,理念或是細節,男生們,都很帥很認真,女生們,則都充滿著魅力和熱情......他們也許不是最好的,但的確沒有什么比他們更好了。

當晚的演出上,主持人張民權老師說道——“這次演出,是這個初秋最好的禮物”,的確,這是一份給予滬上廣大藝術愛好者、或者說希望接觸和了解藝術的人的很棒的禮物;而對于每一位歌劇周的參與者來說,這更是一場難以忘懷的陪伴。

那夜,黃浦江的風吹過了我們的臉龐和心頭。某一天,你一定會想起2015年初秋時分的北外灘,那所“沒有墻”的歌劇院,還有那曲夜色下的《飲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