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CBN2016展會上,中科大洋在“著力打造‘互聯網視頻+’平臺,實現互聯網生態下的跨越式發展”的2016公司戰略下,依托最新媒體融合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展示了極具創造性的技術成果,深入詮釋了其“融合媒體 智慧運營”的參展主題。
大洋公司新媒體融合產品部副總經理王琪江先生介紹,本次展會,在“融新聞”及“云智作”展區,展示了大洋為眾多電視臺設計并實施的融合新聞生產、融合節目制作場景;在“云媒體”及“融運營”展區,展示了大洋基于云架構的智慧城市運營方案,同時觀眾在現場深度了解“秀贊微運營融合營銷方案”并體驗了“星秀網上直播”的現場聯動效果;在“全媒體演播室互動體驗”展區,展示了大洋 “演播室大屏互動解決方案”;在“4K全業務鏈”展區,觀眾零距離感受到從標清、高清到超高清縱向的一個演進過程,體驗4K包裝與合成、4K后期編輯制作、4K轉碼、4K圖文及播出的“4K全業務解決方案”的精彩效果;在“網絡運營商融合業務平臺”展區,展出了大洋專為網絡運營商設計的解決方案并分享了包括華數傳媒在內的眾多經典案例。

大洋在媒體融合方面的業務思路和發展重心包含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融合生產,幫助電視臺在實現媒體融合的同時提高臺內生產效率,具體包括融合新聞生產、融合節目制作、多屏互動播出等全媒體制播解決方案。融合生產平臺用戶可以新建系統,也可以對原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當然也包括原有業務流程的調整、組織結構的適配等;
二是通過智慧運營,幫助電視臺尋找新的業務突破,讓觀眾轉變為用戶。通過如智慧城市、星秀主播社區、M2O新媒體運營平臺、秀贊等產品和解決方案,給用戶終端提供更好更直接的體驗,把用戶吸引住,只有這樣,電視臺才能真正成為現代的傳媒企業。
此外,大洋展示的云計算技術和相關解決方案在提高電視臺的運維效率、資源動態調配及監控方面,效果也非常明顯。這些方案包括:

大洋基于云架構的制作系統
該系統通過對電視臺IT架構的升級改造可提高現有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效率。例如,大洋給河南電視臺建設了云制作網,編輯記者們可不用再進入專門的非編制作機房,在辦公室就可直接通過瘦終端連接到云制作平臺上完成精細化的節目制作,使編輯記者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以往的編輯體驗。
大洋基于瀏覽器的非編系統——Web非編
大洋Web非編系統基于獨有的分布式集群渲染技術,在電視臺內構建一個云渲染平臺,負責所有的視音頻編解碼及合成渲染工作,并將渲染結果畫面提供給前端播放器進行展現。不管編輯記者在電視臺內還是在電視臺外,只要打開瀏覽器就可直接使用大洋Web非編制作節目,而且不需要在計算機上安裝任何的程序或插件,支持4層視頻字幕混合編輯以及常用特技。由于是在云端渲染計算,無論是故事板上是幾層視頻,也不論視頻的碼率有多高,編輯記者的電腦只需要2Mbps的接入帶寬即可。
大洋“云生產矩陣”
大洋“云生產矩陣”由一個個高度為4U的矩陣節點組成,每個節點既包含了存儲資源,也包含了如CPU、GPU、內存等計算資源。每個節點既可獨立構成一個小型業務系統,同時又可多個節點相連,進行計算和存儲能力的橫向擴展,形成大規模超融合云平臺。
大洋“數據直通車”
大洋的“數據直通車”功能,有效解決了“媒資系統”、“融合資源平臺”等下載素材到“制作網”時,文件復制和遷移時間過長的難題,下載時無需真正搬移物理文件,“制作網”可瞬時獲得素材文件,并保證各個系統看到的素材文件都是獨立的,互相不干擾。

王琪江先生特別指出,隨著技術的進步、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憑借快捷性和時效性的特點,在內容快速采集和輕量化管理方面有天然的優勢,未來手機上承載的業務將會越來越多,例如基于手機的內容審核、資源查找瀏覽等方面,可以幫助電視臺領導和記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適用于手機的內容生產和發布方面,大洋也做了大量研究,并且有了很大進展,取得了領先地位。本次展會,大洋也就相關的技術進行了展示,包括手機非編、超高速轉碼、基于H.265的編解碼等。
總體而言,在面向電視臺融合生產和新業務運營方面,大洋保持著自有的特色和優勢,而在底層技術研發,包括4K相關技術、云非編的編輯渲染技術、Web非編技術、手機非編技術等方面,大洋也有著自己的獨門秘籍,相信未來在“互聯網視頻+”時代,大洋會更加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