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人文化在體育方面的規劃的路徑則是全產業鏈布局。去年,華人文化旗下的體奧動力花80億拿下中超版權;之后,投資了優勢傳媒運營中國大足賽。此外,還投資了盛力世家,發展體育營銷和運動員經紀。

在不少大公司還燒錢買賽事版權的時候,黎瑞剛開始悄悄出手群眾體育領域。
不久前,華人文化宣布千萬級美元投資社區場館線下品牌運營商索福德。通過這次投資,華人文化迅速切入群眾體育領域。
也許有人會問,群眾體育是不是帶有一定公益性?
在黎瑞剛看來,群眾體育帶有公益性是一種誤解。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華人文化從來不做不賺錢的生意。“很多事情一講群眾好像就變成公益的了,不是這樣的。你去健身房,還需要辦一張卡呢,未來這塊市場會越做越大。”
從中超版權到大足聯賽,投資英國曼城,再到體育經紀,華人文化似乎對體育布局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這次投資索福德之后,我們發現,華人文化其實有著更大的野心——布局體育全產業鏈。
一個單足球中心年收入800萬,索福德是家什么公司?

索福德體育CEO范承恩
相比80億拿下中超版權的體奧動力,以及擁有明星鄒市明的盛力世家。華人文化這次投資的索福德可能沒有那么知名,但卻是一家讓黎叔“惦記”了很久的公司。
索福德的原本是一家英國品牌場館運營商,主要是對一些閑置的或者比較小的場館進行管理,開發草根足球,同時做足球培訓,組織賽事,也提供一些球場的配 套商業服務。2007年,創始人范承恩將其引入國內,開始建設一些小型足球場。主要以改造成5人制和7人制的小足球場為主,并不經營11人制的足球場。
范承恩認為,對球場面積大小的控制,其實是追求邊際產出的最大化。如果單中心球場數量過少,不會形成規模效應,如果球場過大,邊際成本也會隨之增加。 “11人制8000平方,22人踢,但是8000平方我可以建4片5人制和2片7人制,這樣就有60多個人踢。你說哪個產值大?而且,11人制已經在英國 被淘汰了。”
這樣的經營模式也讓范承恩找到了一個成本控制和利潤最大化的臨界點。2015年底,索福德在全國有100多片球場,有25個足球中心處于在建和營業狀 態。前期的所有投入都在5年內回收。“3個5人制和4個7人制的體育中心一年最高可收入800萬,公司每年營收在千萬級別。在業內人士講這個數字的時候, 很多人都伸著舌頭看我。”范承恩坦言。
華人文化的對索福德的投資也是看中了這種穩健的商業模式。黎瑞剛向娛樂資本論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有些體育公司可能有很多數據,但是并沒有成熟的商 業模式。而索福德是很現實的。它擁有場地,場地改造投入后,不管是場館預定還是為聯賽提供服務,馬上就有收入。這個穩定的商業模式讓索福德不但不燒錢,而 且擁有穩定的現金流。”
群眾體育怎么開發?

當然,除了看中盈利模式以外,投資索福德也是華人文化在戰略上切入群眾體育領域的一步棋。
目前在專業競技類體育方面,包括樂體、騰訊、PPTV等在內的大公司對賽事和版權的爭奪已經是一片紅海,體育版權的平均水平以每年3-4倍的速度增長。反而像一些草根足球、業余聯賽等群眾體育方面,大公司涉足的比較少。
相比專業體育的頭部內容產出,群眾體育的可能比較差,但這些群眾性的運動也可以有一定的廣告和版權收入。因此,華人文化在此之前就已經對群眾賽事進行 了一些開發。比如盛力世家的品牌賽事“冰上雅姿”和“世界拳王爭霸賽”等,這些雖然是專業賽事,但全民都可以參與,也帶有一定的表演性質。
在黎瑞剛看來,現在很多人一提起群眾體育可能覺得跟公益有關,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平時想踢一場球賽,可能需要約隊員、約對手、約教練、約裁判、定場地等,而為這些環節提供服務的人都可以成為收費的體育產品。
尤其是現在有了互聯網之后,群眾性賽事也有了大數據的概念。因為大量用戶在使用體育場館的過程中會沉淀下很多數據。而這些用戶可能會買健身用品,也可能會有體育健身、體育旅游、體育觀賽的需求。所以它會跟廣告、電商營銷、O2O,結合在一起。
目前,全國各種各樣的體育場地大概有170萬處,但是這些場地利用率并不高,如何通過市場的方式把這些場地用起來很關鍵。在黎瑞剛看來,如果把這些利 用率不高的場地變成學校或者是廠房機關的話,它都不開放的,還要持續投入。而索福德這樣的公司通過簽約過來之后,進行簡單改造,包括建設一些淋浴房、看 臺,設施等等,通過手機APP預訂球場,就可以把這些資源激活。
在投資索福德之后,華人文化還將在籃球、冰場等年輕人比較喜歡的群眾性運動場館管理方面繼續加大投入。
華人文化體育全產業鏈布局浮出水面

黎瑞剛
在體育產業5萬億的風口上,國內像樂視體育、萬達、阿里等大公司開始在體育領域布局。但每家公司的布局背后又有不同的邏輯。
相比這兩家公司,華人文化在體育方面的規劃的路徑則是全產業鏈布局。去年,華人文化旗下的體奧動力花80億拿下中超版權;之后,投資了優勢傳媒運營中國大足賽。此外,還投資了盛力世家,發展體育營銷和運動員經紀;去年年底,華人文化又入股了英國曼城集團。
如今,收購索福德之后,華人文化在賽事、版權、培訓等總體布局浮出水面。
與此同時,產業鏈上不同環節之間也在展開相互合作并產生化學反應。索福德在獲得華人文化B輪融資的同時,也跟曼城俱樂部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曼城將為索福德青少年球員派出優秀足球教練并提供高質量的培訓課,而索福德少兒足球俱樂部也將選拔出優秀學員前往曼城互動學習。
范承恩向小娛透露,他一共跟黎叔見過3次面。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兩人對足球青訓如何培養天才兒童問題上達成一致。“我們都認為,中國不缺人才,缺土 壤。索福德現在只能做4-10歲的青訓,而青少年出成績主要是在12-18歲,但是目前不管是中超還是其他職業俱樂部,或者國家的培養體系,都沒有這個土 壤。所以,哪里有土壤就找哪里,華人文化后來入股曼城,曼城到中國來做青訓,估計黎叔早就在心里面計劃好了。”
下圖為娛樂資本論整理的華人文化、樂視、萬達 體育并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