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亞洲媒體伙伴公司(MPA)的“亞太區付費電視和寬帶市場”報告,2016-2021年亞太區付費電視行業將以5.8%年均增長率增長。
MPA預測亞太區18個主要市場的付費電視業銷售額將從2016年的540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720億美元,2025年將增長到81億美元。不過,由于經濟衰退以及來自合法和非法服務的競爭,付費電視訂戶和收入增長將減緩。其中尤以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為甚。
但與此同時,印度和韓國依然為亞太區兩個有最大和最可擴大的付費電視機會的國家。澳大利亞和菲律賓收入增長將加快,主要靠訂戶增長。
不過,MPA分析師調低了大部分東南亞國家的訂戶增長預測,特別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應依然有彈性。
與此同時,中國付費電視行業依然為此地區最大,并且正日益數字化。不過廣播電視臺的付費電視增長機會有限,原因是監管加緊以及來自免費和付費網絡視頻服務的競爭。
在此地區的其它地方,盡管Netflix今年年初大舉進入以及較低定價的全地區和本地SVOD服務的競爭加劇,但到目前為止SVOD服務對付費電視的影響微不足道。
大部分降級或取消付費電視服務的付費電視訂戶正轉向非法服務以及免費、廣告支持的電視和網絡視頻服務。
與此同時,更多的付費電視運營商正推廣能夠包含OTT視頻服務的聯網機頂盒。此外,一些運營商(尤其是電信公司)正積極將包括付費電視頻道的視頻內容與高速寬帶硬捆綁。這正有助于推動訂戶增長,特別是在不少東南亞市場。
MPA執行董事Vivek Couto表示:付費電視提供商正日益把重點放在重新打包和重新定價線性和點播服務。本地和全區節目也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體育、兒童、信息娛樂和好萊塢電影將依然為付費電視包的主要資源,但提供好萊塢電視連續劇的頻道正被合法和非法OTT擾亂。到目前為止,很少付費電視運營商能夠從大規模網絡視頻觀看獲利或變現,但中國香港和韓國近期效果令人鼓舞。目標是推動下一輪的訂戶增長和消費者開支增長。付費電視用戶界面和數據分析正在改進,但往往太慢以至于無法有效地與合法和非法OTT對手競爭。隨著付費電視、寬帶和OTT領域在更廣的媒體和電信環境沖突和融合,能獨立發展的付費電視運營商將日益成為企業并購和整合的推動力和目標。
除了中國外,亞太區去年凈增新付費電視訂戶960萬戶,從1997-1998年以來增速最慢的一年。MPA分析師預測受印度政府強制性的有線電視數字化推動,將有一個凈增1040萬訂戶的高峰(不包括中國)。明年后訂戶增長應再次減速,2018-2022年每年有溫和的400-800萬凈增。
包括中國,MPA預測亞太區總付費電視訂戶將從2016年的5.67億戶增長到2025年的7.64億戶。經過調整家庭中多種連接,亞太區付費電視滲透率將從2016年的55%電視家庭增長到2025年的61%。
隨著大部分市場的付費電視網達到90%-100%的數字化,但印度(70%)和巴基斯坦(32%)除外,亞太數字付費電視滲透率將從2016年80%的付費電視訂戶增長到2025年的91%。亞太區數字付費電視的HD滲透率將從2016年的30%增長到2025年的46%。
2016-2021年亞太付費電視業內增長最快的領域將是增值服務(VAS),這主要是受VOD的驅動,未來五年收入將以11%的CAGR增長。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和韓國將是最大的VOD收入增長市場。馬來西亞將在較小的市場中領先。
在如印度和韓國這樣的突出付費電視市場中,付費電視訂閱收入將受訂戶高數量和ARPU上升水平(部分被價格競爭抵消)驅動。較高收益率也將推動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的訂閱收入增長。
付費電視廣告預計將從2016年的116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162億美元,增長受有高付費電視滲透率的市場(如印度、韓國和中國)推動。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日本和中國臺灣的付費電視廣告支出將依然很高,但增速將放緩。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將依然是東南亞突出的付費電視廣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