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專業大展上,LED中國制造一統江湖的局面似乎有所動搖,除了原來的競爭者,很多國際顯示巨頭也加入戰局。如今,LED已經充斥展館,無所不在,就如幾十年前投影機剛剛興起時的勢頭一樣。不僅是中國廠商扎堆,傳統國際顯示巨頭也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布局LED。
從最近的展會來看,市場飽和是顯而易見的,固然市場上會有一些整合,但是很快就會有另外的兩三個新公司冒出來。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影響,LED顯示屏行業近年整體并不景氣,即便如此,小間距LED依然備受追捧?答案就是性價比。近年,LED主要原材料的價格一路走低,讓更廣泛的用戶能夠承擔得起。與此同時,產品性能也在快速大幅提升,不斷縮小的間距,帶來前所未有的分辨率,用戶在享受了高清效果的同時,也慢慢接受了產品的價格。

市場成熟,重返戶外是必然?
小間距LED誕生之初就以挑戰室內應用為己任,憑借一降再降的點間距,與DLP、LCD、投影機等展開搏殺。然而,時至今日,小間距一統天下的局面并沒有如預期出現,各大技術仍各擅勝場,像控制室這樣的高端市場對小間距依然是拒絕的。
隨著成本的下降,小間距LED也終于有機會去開拓新的市場,特別是LED具有天然優勢的戶外市場。
目前行業內掀起了一股戶外小間距的熱潮,上海三思、奧拓等均發布了點間距P3的戶外LED顯示系統;德銘光電推出了點間距P3.9、P4.8的戶外高清LED屏;耕創推出了P4.8戶外高清LED顯示屏產品。其中很多都采用了先進的表貼工藝。室內LED要與LCD面板和投影機纏斗,而這些技術在戶外用武之地有限,可以這么說吧,在大多數的案例中,LED都是在和印刷廣告牌過招。缺少競爭技術是廠商如此渴望進入室外LED市場的原因。
“隨著戶外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的日趨成熟,戶外和半戶外數字告示市場將是戶外小間距LED顯示屏應用的潛力市場。由于液晶顯示屏技術存在低亮度、防護性差等固有的技術缺陷,戶外和半戶外數字告示市場未能有效實現燈箱廣告、連鎖奢侈品店櫥窗廣告、站臺廣告等數字化升級,戶外小間距產品憑借獨有的高亮度、防紫外線、高防護性、維護便利等優勢,將創造近200億元的戶外/半戶外廣告屏新興市場。”洲明顯示事業部市場總監謝震宇指出。
國外一線的工程商也對這一趨勢深有感觸,“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賣P25產品是什么時候的事了,現在最常見的是P10及以下,兩年前是P7,現在我們也賣了很多P6。你可以到紐約時代廣場看看——作為市場發展的風向標——那里最多的是P8和P10。”有工程商如是說。而就在不久之前,三星首塊P6超尺寸LED屏幕亮相西班牙,它被安裝在馬德里卡亞俄廣場的一座高層建筑側面。
“小間距是一種相對的說法,伴隨LED顯示屏技術的快速發展,從戶外P20、P16、P10,到如今的P8、P6甚至P4、P3都已問世。戶外小間距由此而生,成為近兩年的熱詞。聯建光電在小間距開發及市場開拓方面一直密切關注并付諸于行動。小間距由于單元尺寸內的像素密度較高,在戶外越來越多被應用于近距離、小面積的項目中,實現了畫面細膩、可近觀看的使用需求。不論是戶外小間距還是室內小間距,都將為LED顯示屏應用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因此,我們認為戶外小間距潛力巨大,但發展速度還取決于產品進步與市場需求的契合程度。”聯建光電產品總監管麒麟表示。
市場應用細分
隨著戶外小間距LED產品的升級和完善,戶外應用也不斷細分。LED也不僅僅是高高掛在建筑物外墻上的耀眼裝飾物,越來越多小面積、近距離的應用進入大眾視野。
謝震宇指出:“戶外小間距的優勢是間距小,故適用于近視距應用,在信息亭/報刊亭、公交站臺、連鎖奢侈品店櫥窗、社區信息播放、戶外座裝廣告、燈桿廣告、商店、門楣、加油站等細分市場更青睞應用小間距產品。小間距應用也因此越來越廣泛。目前室內小間距已經逐漸成熟,進入的企業越來越少。而戶外開拓了大量的新興市場,像加油站廣告牌、電子閱報欄、公交站臺、社區信息播放、汽車4S店等原來無法使用小間距的地方,現在都可以使用小間距。”
以公交站臺為例,隨著智慧城市的展開,公交站牌也有望逐漸進入智能時代,屆時將會把LED顯示屏與公交系統結合起來,組成功能強大的電子公交平臺,其系統主要由公交運營管理中心、多媒體視訊管理平臺、智能電子站牌三大部分組成,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可以隨時記錄車輛的運行時間、位置和前后車的距離,并能通過視頻系統查看車內人數,這樣就可以在必要時做出適當調整,讓車輛運行更加合理。
因為本身的高品質,相對于巨幅廣告版,小間距定位會更高端。“戶外小間距以中高端廣告應用為主市場,符合人群密度高、觀看距離近、畫面清晰、效果優質的使用特性。購買用戶群體包括大型廣告傳媒公司(優質廣告位廣告牌、核心商圈步行街)、大型知名品牌商、企業(專營店品牌、品牌形象宣傳牌)、機場(廣告及信息看板)、軌道交通(廣告及信息看板)等。”管麒麟補充道。
不論是何種應用,在戶外LED最大的金主無疑是DOOH市場,有預見性的廠商,在近年來不僅僅只是抓研發和生產,也在利用資本杠桿,大量收購、并購戶外媒體公司,加強整個產業鏈的布局與建設。
應對戶外挑戰
在室內和室外安裝LED有著很大不同,一般來說,戶外對屏幕的要求更加嚴苛。首先,戶外很多項目一般都更重、更大和更高,典型如馬德里廣場的三星P6屏那樣200多平米的安裝,很多問題隨之而來,成本也會增加。可以說,在戶外50%的LED安裝成本都與屏幕無關,而關乎建筑元素。在室內你不必擔心風雨冷熱等環境變化。在戶外,情況很復雜,你還要和結構工程師及建筑師協調。因此,容易維護和輕松訪問顯得尤為重要。
在走向戶外應用的過程中,小間距可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間距越小,LED內部就會越脆弱。屏幕分辨率越高,模組的物理損壞就會成為一個問題。如果你有一個3mm或4mm的屏幕,靠近屏幕邊緣的發光二極管就會比較容易損壞。在租賃市場這就會是個大問題,因為技術員按照處理20mm模塊的方式來處理6mm,甚至3mm的屏幕,顯然不合適。
“在室外小間距的設計方面,聯建光電有著豐富的經驗,近年來也不斷探索新技術。與常規室外屏不同,制造商不能照搬傳統設計制造經驗,必須總結并揣摩攻破屬于小間距特有的室外應用技術難點,例如:高密度LED帶來的LED高可靠性挑戰、防水防護性處理技術、因高密度產生的對比度降低下降改善技術、低電流高亮驅動顯示技術、超薄可以靈活安裝的顯示單元設計、低熱量低功耗顯示技術、便捷的前后維護結構設計等等。” 管麒麟。
戶外必須面對各種惡劣天氣的考驗,對防水、防潮等性能有更高要求。這也注定了生產工藝會與室內有所不同。LED的封裝技術特別重要,其中模塊的膠和粘合是關鍵。如果用很差的模塊,膠不能經受冷熱變化,就注定要失敗。模塊封裝的質量已經有了巨大改進,這在過去五年里是制造工藝方面的主要提升之一。封裝器件一路小型化,加之耐候性能和可靠性有了本質的突破,表貼顯示屏開始從室內走向戶外。另外先進的納米防護技術的采用,以其細膩、超薄、高透光、能在發光表面形成保護層,將灰塵與雨水完全隔離在管芯之外的特性保證了其自動填充LED封裝縫隙的作用。
“戶外面臨惡劣的使用環境、太陽光的直射、環境溫度的變化等嚴峻挑戰。”謝震宇總結道,“所以在工藝處理上要做到:提升LED燈的可靠性,屏體要有良好的防水、防塵、防潮、防紫外線等措施,還要有良好的通風散熱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