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IBC,天氣很熱很熱,據說在歷屆IBC期間還從未有此熱過,這是否預示著電視廣播還有一個更光明、更有活力的未來?



事實上,IBC上的確可以看到業界為了求生存,求發展,在緊迫的技術、業務和標準問題方面取得了充足的進展。
在標準方面,為確保基于IP的設備的互操作性,IBC上顯示了廠家之間有很好的合作。
在業務方面,許多參展商不只展示新產品,還為廣播機構提供商業模式轉型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在技術前沿,使UHD成為現實的所有工作已經開始初見成效,有了實際的應用。

OTT發展也扮演重要角色,它不只是與OTT提供商有關,它也是地面無線廣播機構在觀眾日益轉向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看電視時繼續為他們提供覆蓋的新方式。

IP重要性與日俱增
現在普遍認為廣電業未來之基礎是IP,IP一定會取代SDI,但IP化尚待解決的一個難題是來自不同廠家設備之間的IP互操作性,這個問題不解決,也許是業界的一場災難,也有違IP化的初衷。
這種互操作性是一個復雜的主題,但也是所有參展商和客戶最關心的話題。

為推進IP在媒體業的發展,IBC2016專門開設了IP互操作性展區。約40家廠家合作使IP/IT系統協同工作且能夠復制從采集到分配的廣播鏈內所做過的一切工作。
該展區反映了當前的IP現狀:兩種不同的方式AIMS聯盟和ASPEN共同體以及協調兩者的努力,最終將形成接受SMPTE 2110標準的局面。
在ASPEN共同體展區,共有10家廠家(包括攝像機、制作切換臺、圖形引擎和測試設備廠家)演示了互操作性。

Evertz公司表示他們的一些經驗非常有幫助,令他們能夠建立一種協調的格式,考慮把ASPEN的元素和視頻服務論壇(VSF)TR-03及TR-04的元素納入該標準中。
AIMS方面則歡迎這些旨在將這兩種方式一致化的發展,稱這符合大家齊心協力能夠互操作的利益。

約35家支持AIMS聯盟路線圖(包括現在支持SMPTE 2022-6和AES67以及TR-03和TR-04,目標是SMPTE 2110標準)的公司在該展區進行了演示。
其他業者,如E B U的網絡媒體聯合工作小組業參與了演示。它側重于IP生態系統組成部分,如發現和注冊、虛擬化、命令和監控。

對新興的IP生態系統的更廣泛的支持才能增強最終的標準。AMWA(先進媒體工作流程協會)也參與其中,將NMOS IS-04(發現和注冊API)納入AIMS的路線圖。
但以上雖然初見成效,但實現完全互操作還任重道遠。像當前那樣可任意選擇SDI設備廠商的情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IP化,人才是關鍵。為充實其IP網絡資源,促進IP普及,Ross視頻公司宣布收購了Coveloz技術公司,獲得了不少專家級網絡工程師。并入Ross后,Coveloz團隊將繼續為第三方提供其服務,幫助業內其它公司解決IP化問題。
與進展順利的A I M S路線圖的SMPTE 2022-6和AES67部分不同,VSF TR-03依然在發展中,余下的工作為元數據處理和控制。

在IP互操作區,比利時公共廣播機構VRT、EBU和多家廠家演示了當前使用SMPTE 2022-6(對視頻)、AES-67(對音頻)、用于同步的精確時間協議(PTP)、用于網管的SDM和OpenFlow,可以實現的程度。該演示為LiveIP演播室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展示通過一間基于IP的電視演播室、制作控制室和數據中心的現場IP制作。
此項目已經在其啟動的18個月中使用基于IP的成套工具,現場制作了單機位和多機位的節目以及每天的兒童節目,它的總體目標是展示IP技術可被用于一種最佳的電視制作環境。該項目在IBC上榮獲內容創作創新獎。

在毅美公司的IBC新聞發布會上,毅美總裁兼CEO Charlie Vogt指出業界將受益于從基帶視頻轉換到IP,“一旦你得到一個基于I P的網絡架構,得到一個軟件定義的網絡架構,新應用的可能性幾乎無止境。”
Vogt預測未來三到五年,整個行業的創新將很大程度上來自能夠專注于某一領域的較小公司,他們可以利用這種開放的新IP網絡架構,而不是被專有的黑盒子隔斷發展之路。

NewTek公司在ASPEN共同體中支持其網絡設備接口(NDI)協議,而不是AIMS,它宣布自從該協議在去年的IBC上公布以后,市場反應相當不錯,軟件開發包(SDK)已經有1000多次下載,超過300家公司將此SDK用于某些類型的商用產品。在一年時間內,超過100萬裝置正實際使用NDI協議。

UHD
在IBC 2016中,UHD在制作、分配、顯示和采集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NHK在IBC未來展區展示了里約奧運會Super Hi-Vision 8K鏡頭。N H K有關人員在現場介紹,里約奧運會上,N H K兩個四機位攝制組拍攝了這些鏡頭(有和無HLG高動態范圍)。兩輛8K轉播車和兩輛22.2多聲道音頻車在現場進行制作。

日本計劃兩年內轉換到4K和8K衛星廣播,為2020東京奧運會做好準備。為此,日本公眾需要某種顯示屏。
N H K在其網絡展區展臺展示了“薄板型OLED顯示屏”技術。該技術使用4塊2x2布置的超薄65英寸OLED面板,顯示8K Super Hi-Vision。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東京奧運會前有像老式投影屏幕那樣可卷起的超薄8K面板。

對22.2多聲道環繞聲,NHK采用配對線陣列音響來營造沉浸式聲音體驗。
在各個展館都突出展示UHD。很多參展商演示基于IP的UHD制作和播出方案, 4K UHD是推動對基于IP的制作、矩陣分配和播出興趣的一大因素。

UHD圖像采集有新發展。例如,草谷展示了用于LDX 86N系列攝像機的新成像器,它們原生支持4K或HD。
其它4K成像發展是來自多家廠商的360°攝像機的展示,包括松下、諾基亞和新創辦公司Sphericam等。不同的廠商對這些攝像機有不同的配置,一般圍繞機身布置4到8臺4K攝像機、鏡頭和話筒。諾基亞和Sphericam攝像機的機身為球形,而松下的為圓柱形。拍攝的圖像可被實時拼接在一起,為VR頭顯以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360°畫面。

OTT
O T T現在大行其道,而在I B C2016,電視臺OTT傳送新聞給觀眾亦被視為一個很好的應用。特別是在當前4K開始興起的時候,這種OTT傳送可能為電視臺提供4K分發的最好途徑,并且可由此獲得運用4K格式的經驗。

在IBC前舉行的里約奧運會上,巴西環球電視臺幫助NBC奧運臺使用4KOTT向觀眾傳送了4K節目,目前它也以訂閱方式,通過OTT向觀眾提供4K黃金時間節目,考慮到巴西龐大的觀眾數量,據說還獲利不菲。
但是,對于電視臺來說,真正的價值還不在獲利上面,重要的是創造未來,在此過程中學習4K廣播,這更有價值。

VR必須標準化
I B C 2016上,對V 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和MR(混合現實)的創造性和創收性熱情很高,但畢竟它們都是小眾市場,實際展示的似乎不是很多。現在主要挑戰還是歸結于標準和互操作性。
VR系統從頭顯到壓縮的互操作性是業界努力解決的問題,為此業界成立了不少全球VR/AR聯盟。

在該方面還有其它舉措。例如,DVB正在牽頭一項是否需要標準或需要什么標準的調查,有30多家公司參與此調查,包括BBC、高通和愛立信等。
目前有兩種系統,一種基于手機,另一種基于頭顯,可能還會有更多。也許它們在商業上會成功,但即使如此,還有動暈癥難題,必須知道那種技術將最適合。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也在大力研究VR以及其繼承者光場的標準化,包括簡化和增強將現實世界與如3D或VR等CGI相結合的處理的任何工作流程。
V R必需的技術包括圖像拼接、元數據充實和視頻編碼等。這導致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格式、編碼、分發機制、3D投影、元數據或信令。產生的結果是市場分化。為有最優的互操作性,這些要素都必須標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