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兩年廣電熱衷于造“航空母艦”不同,今年的全國廣播影視工作會議將解放思想、加快發展作為主要議題,給全國廣電系統帶來一股清新之風。會上,廣電總局徐光春局長對解放思想、加快發展作了長篇講話,要求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大力開發廣播影視產業,確立廣播影視在國家產業發展新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實現做強做大的目標。
解放思想、加快發展,本來是各行各業的永恒主題。但對于廣電來說,近幾年的調整改革舉措一個接一個,先是縣級的“三臺合一”、企事業單位有線臺改為有線站,接著又是有線臺與無線臺合并、組建傳輸網絡公司,而后又進行集團化改革、市地縣播出機構轉變職能等。調整改制的目的本是為了更快更好的發展,但有時卻喧賓奪主、影響了發展。我國廣播電視是強勢媒體,但沒有成為強勢產業。2001年全國廣電系統總收入為476億元,包括財政投入的幾十億元,無法與電信每年幾千億元的收入相比,甚至連圖書的銷售收入689億元,也超過了廣電的收入。新聞出版總署柳斌杰副署長說出版領域的改革落后經濟領域20年。實際上廣電領域的改革又落后于出版領域。廣電人不能因為中央電視臺有60億元的收入就沾沾自喜,更不能因為有較穩定的廣告收入就小富即安。廣電產業化之路才剛剛開始。
會上,廣電總局將今年確定為“網絡發展年”和“廣播發展年”,想以頻率專業化為突破口帶動廣播發展,以開辦付費電視為突破口推動網絡發展,探索建立廣電盈利新模式。會議確定今年加快發展的主要舉措有:一是中央電視臺開辦新聞頻道、青少頻道。二是開辦付費電視頻道(包括高清節目),建立節目運營平臺、傳輸平臺、服務平臺。三是開發網上音視頻及增值業務,以節目和業務促網絡整合。四是建立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新體系,推進本地有線電視寬帶化、光纜化和雙向改造。五是繼續實施“西新工程”、“走出去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實施這些措施,無疑會加速廣電的發展,無疑會增加設備業和內容業的商機,尤其是開辦付費電視,在中國廣電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社會各界為之一震,寄予厚望。但仔細琢磨,影響廣電發展的一些根本問題仍沒有明了:廣電的微觀主體產權不清,機制不活,活力不夠;廣電是事業還是產業爭論不休,理論支持不夠;廣電發展政策不完善不穩定,隨意性、可變性較大;廣電對境內外的開放不對稱,超國民待遇與低于國民待遇的情形同時存在。
不管怎么樣,廣電已揚起了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風帆,乘風破浪駛入了市場經濟的大海中。只有經歷了市場競爭的磨練和洗禮,中國廣電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傳媒的大舞臺,也才能實現做強作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