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廣州燈光音響展上,HARMAN 國際攜手旗下眾多品牌亮相羊城,包括 AKG、JBL、Soundcraft 等知名品牌,并帶來了大家關注的 AKG C636、P5i 人聲話筒與 Soundcraft Ui24R 便攜式數字調音臺,還有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 JBL NANO300 系列移動揚聲器。Midifan 特此采訪了 HARMAN MI 高級項目經理 Olesh Danny,暢談了新產品與他本人對中國樂器市場的一些看法。

HARMAN MI 高級項目經理 Olesh Danny 先生
能否闡述一下對于中國 MI 市場的看法,以及在您看來,中國的 MI 市場與國外有哪些不同?
[Danny]:先聲明一下,我僅能表達我的個人觀點。說到中國的音樂市場,層級化是非常明顯的特點 —— 老派音樂人仍然在使用傳統樂器進行創作,而新一代的音樂人已經開始在使用電子設備進行音樂制作。隨著時間推進,中國的音樂市場在某些方面會逐漸趕上國外。不過在音樂領域中,國外的工程師大多是音樂人轉型,而國內的工程師大部分卻沒有音樂背景,并且是在成為工程師之后才慢慢開始學習和了解某種類型的音樂。從我個人的產品設計觀點來看,目前這種狀況明顯是與國外斷層的。
但就音樂市場本身來看的話,差異性就沒有那么明顯了。對于新一代的音樂創作者來說,大家都一樣是去店里購買家用設備來進行創作;如鍵盤、聲卡、軟件、電腦等等,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滲透到更多人群。但就創作本身而言,不同地區的人喜歡不同類型的音樂,這或許可能會造成設備選擇上的差異,這也許就是音樂市場最大的地區性差異了。

你覺得中國的音樂市場會越來越好嗎?
[Danny]:答案是肯定的。目前這個市場還在持續增長中。中國人民對于科技產品有著相當高漲的熱情,比如手機、平板和電腦,人們都很熱愛這些數碼產品,所以人們應該也很容易對音樂科技產品產生興趣并且上手。相信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制作水平越來越高后,這些人也就會開始追求更加專業的設備來生產更好的聲音。

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更加專業的設備,比如購買專業的聲卡和監聽音箱來享受音樂。未來哈曼是否會為大眾消費者推出更多專業級別的產品?
[Danny]:這是肯定的。你可以看到 Ui24R 內置了一塊聲卡,這樣就給予了產品不同的生命力。雖然 Ui24R 是為現場演出而設計,但它不僅可以讓專業人士進行現場混音,同樣可以在專業錄音棚和家庭工作室使用。作為聲卡它可以用來錄音、混縮和排練,然后它還可以帶到演出現場使用。同樣的產品概念還有 JBL 的監聽音箱產品,比如 LSR 系列,適用于專業人士、專業消費用戶以及普通消費者。AKG 的話筒產品也是如此,從 P5 到 C12,人們有各種范圍的產品可以選擇。
另一方面,HARMAN 也在努力讓這些專業級產品的用戶體驗變得更加親民,通過更加簡化的 UI 和功能設計,讓那些完全不懂技術甚至數碼產品的用戶也能夠輕松上手。

哈曼現在擁有眾多 MI 產品品牌,在設計產品時這些品牌是否會互相協作?還是獨立運營?
[Danny]:答案是前者,互相協作!
可以說去年開始,HARMAN 的產品開發流程開始走向集中化和一體化,你說的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在設計一款產品時,各個子品牌之間相互協作 —— 比如 Soundcraft Ui24R 這款產品,里面有 Studer 的混音,Lexicon、dbx 的處理器技術,還內置了 DigiTech 的插件。以前大家都是獨立的廠商,現在變成了統一的工程師團隊,互相幫助,以此設計出更加適合市場和消費者的產品。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