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的InfoComm最大的技術看點是什么,恐怕正處于風口浪尖的激光當之無愧要摘得頭名了。從幾年前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優,激光的盛行早已不是昨天今天的事兒,同模擬到數字的轉變,分辨率的提升一樣,激光為顯示技術帶來的革命前所未有。但與任何一次技術的革命不同的是,這次,激光帶來的更多的是市場格局上的重新洗牌。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幾年的時間內,激光都還能維持這么高的熱情度,這與整個市場的參與者的心態不無關系,光峰的激光光源被大量應用之后,投影市場格局形成了日系、臺系和大陸新品牌鼎力的局面,而作為市場新生力量,大陸新晉品牌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取得的成績可以說讓不少老牌投影廠商都汗顏。

這一次,能否像多年前國內互聯網企業那樣,憑借互聯網,打破國產品牌在工業、自動化這些傳統領域所無法超越歐美品牌的歷史,并產生了騰訊、阿里這樣世界級的巨頭。激光給市場參與者劃定了同一條起跑線,能不能在這一次實現彎道超車,對于國產激光品牌來說,成敗在此一舉。
我們看到,正是一些新興品牌在投影市場的你追我趕,使得近兩年投影機產品的提升甚至比之前10年都要快,尤其是在高端工程機市場,10,000-20,000流明亮度的產品線的快速擴大,新晉品牌對這個亮度階段市場更是志在必得,使得整個高端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高端投影產品價格中端化的趨勢逐漸顯露。
就連牢牢把握著高端工程投影市場30%多市場占有率的松下也戲言被諸多競爭對手圍追堵截“亞歷山大”,在展會上祭出了松下的鎮山之寶,30,000流明的激光機,勢在樹立行業的標桿。
除了技術層面的激烈爭奪,應用方面來看,AV行業也在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潛移默化中融入浸化。大數據、可視化、協同辦公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任何一個系統的運行都與其他系統物物相連,無論是設備提供商,還是系統集成商,都積極加入到系統的互聯互通的平臺化管理中來。
企業也在順應這個應用需求,比如天創的華控智能平臺中心就是平臺化管理的典型,系統主要由綜合管控云平臺、節點、網絡交換機組成,將各種類型的智能化設備連接統一管控平臺,實現統一的管理、控制、運維和數據輸出功能,革命化的設計突破了不同領域、不同類型和不同設備間互聯互通的技術瓶頸,打通了AV與IT融合的任督二脈。幫助維護運營人員即時了解設備運營狀況,并出具相關的大數據分析和統計,幫助后期的經營決策。
專業AV是一個應用行業。理解客戶的需求是當下每個企業都在悉心研究的事兒,于是,我們看到不管是品牌廠商還是集成商,產業鏈中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將解決方案放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即便是索尼、舒爾、哈曼這些行業巨頭也都在努力適應著這一行業趨勢,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廠商、集成商、分銷商之間的界限也會愈發模糊,而唯一清晰的就是用戶的解決方案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