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在朋友圈看到一條家長信息,詢問如何才是博物館的正確參觀姿勢,讓孩子不會一進博物館就想拉著父母離開。這位時刻不忘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父母們,恨不得帶著娃走遍全國幾千座博物館,歷史、自然、科學、藝術,一樣都不能少。讓人不得不感慨,如今的孩子們真是還未行萬里路已讀萬卷書。
講真,小時候一說起博物館感覺就是:老舊的古董安靜地擺在在厚厚的玻璃柜里,泛黃的名家手跡鎖在柜子里,參觀者恨不得把手伸進柜子里拿出來看看,但卻只能臉貼到玻璃柜上也看不出個究竟。而如今的展覽館已今時不同往日,早已在投影、交互、VR、AR各種高科技手段的協助下,吸引著烏泱泱的人群樂此不疲從千里之外遠道而來,并在參觀結束后迅速刷上朋友圈,“某車展光影效果太炫酷了”、“某畫展活動的光影涂鴉好有趣”、“某紀念館的全息影片催人淚下好真實”、“那個藝術沙畫效果太贊了”。各種贊爆了的評論接踵而來,展項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主要還是各種光影效果和互動技術了,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喧賓奪主呢?
其實不然,AV科技的應用可以說是大大提升了人們對一些本身枯燥無味的展項的吸引力。比如說,兒童也占我們觀展人群的很大比例,好多小孩子在看展途中會不耐煩,甚至會催促父母離開,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觀展過程中,而在展項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互動性的環節無疑會大大增強觀展的趣味性。以全世界互動展覽方面的佼佼者大英博物館為例,作為一個科普性質的博物館,在這里,孩子們可以拋開枯燥的書本,親手按動電鈕,看機器運轉。從193年科學博物館開設兒童展館至今,這里一直是孩子們同科學親密接觸的樂園。

對枯燥乏味的展覽已累覺不愛?去英國足球博物館看看也保證你不會懷疑人生了。走進博物館如同置身魔術殿堂,獨一無二的“佩珀爾幻象”視覺展覽,讓觀眾與足球界的傳奇人物進行跨時空的對話,在這兒讓你真正讀懂足球,這種獨特的視覺感觀設計,就連門外漢都可以看的津津有味,使得這一的展覽不再具有針對性,大大地提高了受眾人群。
香港曾舉辦的大型秦兵馬俑展覽——“一統天下”借助32臺投影機以無縫拼接融合,在22米長的浮幕上作IMAX高清投影播放,再現項羽火燒俑坑及兵馬俑被發現出土的經過。通過把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坑的影像投影在巨型環回懸浮幕上,令觀眾恍如空中飛翔,飛越秦嶺、驪山和秦始皇陵,重塑秦國完整的歷史進程。
創意手段就像空氣一樣,把文化這個起球撐的鼓鼓的,然后飛起來絢麗、奪目,讓文化創意這個方興未艾的市場在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成為一個富含金礦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