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微博)宣布,阿里大文娛對優酷第一階段的整合已經成功完成。

此時距阿里大文娛成立正好一年時間。2016年4月,阿里完成對優酷的全資收購;10月,阿里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一天后,大優酷事業群正式成立,楊偉東出任總裁。
俞永福解釋,之所以說是第一階段,在于整合需要做的三件事------團隊的整合、戰略的整合、業務的結果,都已經做好了。“下一階段開始,就是在業務的加速度,無外乎是專業精深,耐心,按3、5年的步驟往下走”。
不過,外界對于這一“成功”依舊存有疑慮。雖然《十里春風不如你》、《鎮魂街》、《白夜追兇》等獨播類型劇的火熱,多少為優酷扳回不少分數,但在過去一年,優酷在綜藝上增速確實有所下滑;而頭部劇的缺乏,一度也讓楊偉東大為頭疼。
如何在下一階段查漏補缺,并如俞永福所說“回歸行業領先”,依舊不是一件易事。
為此,俞永福表示,大視頻是當下內容產業發展的最大風口,阿里大文娛堅持對優酷的投入無上限,從而試圖從資本上為優酷保駕護航。
這或許意味著,隨著優酷重新發力,視頻領域的新一輪血風腥雨將拉開序幕。
生態打法
在2016年并入阿里之前,優酷已經獨立發展了10年,并在2010年成為第一家登陸美股的中國網絡視頻公司。2012年與土豆合并后,曾成為中國視頻網站的霸主。但在隨后的版權燒錢大戰中,優酷遭遇了騰訊視頻、愛奇藝的狙擊,最終選擇選擇加入阿里。
阿里大文娛的成立,宣告了優酷新一階段使命的開始。但進入阿里體系后,優酷馬上就面臨第一個巨大挑戰,即如何在整合期與阿里的大戰略達成一致。
此時,曾在阿里內部操盤對高德整合的俞永福再次擔綱。這一整合過程中,俞永福透露,他首選明確的就是讓原來這個品牌、原來的團隊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才是整合成功。“最怕的是什么?一整合馬上改名字,隊伍塞到別的地方去了”。
但盡可能保有原有團隊,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在楊偉東看來,新優酷首先要轉變兩個意識。一是業務布局上要有長期意識,不能只顧眼下,而要考慮長期健康發展,比如對IP的持續開發等。二是要有新生態意識,既要專注,又要在生態內互助、互補和共贏。
這是一種從單體作戰到融入生態的轉變。楊偉東認為,這同時也是符合整個視頻行業發展趨勢的,“今天整個視頻行業甚至到文娛產業來講,確實進入了新的階段,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是生態性的競爭,而不是單體的競爭”。
而優酷原本也是單體公司,做過優酷商城,優酷文學,也做了一些投資;但是視頻戰場目前處于三國殺的情況下,做任何的生態布局,都是平地起高樓,整體業務根基不深,業務發展也不可預估。
轉變為生態打發后,優酷成為阿里大文娛3+X戰略陣型中的三大觸達平臺之一。據阿里方面介紹,作為大文娛持續建設內容生態的基礎,大優酷平臺擁有大劇熱綜等頭部內容,這是吸引用戶、廣告主,以及衍生開發的核心。
而在更具體的層面,楊偉東舉例稱,看到《白夜追兇》火了,他第一個要給阿里文學打電話,趕緊把書弄好;看到蝦米上沒有《白夜追兇》主題歌,就會打電話給阿里音樂CEO語嫣;同時要求優酷在《白夜追兇》下面一定要有音樂和書的入口。這是從大文娛的視角,做的一個IP全鏈路消化。
事實上,針對這一思路的嘗試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阿里方面透露,此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通過授權寶與淘系商家結合開發衍生品,已經獲得了3億元收入。
對于下一階段優酷的生態打發,俞永福則透露,主要是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把阿里的5億活躍買家轉化成優酷的付費會員;第二個是如何在內容和商業化。
“作為內容,他有一個很重要的收入就是贊助商,廣告主,而商家來講,中國擁有最大商家的平臺就在阿里巴巴,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兩側有強烈的需求,如何用好的產品進行連接,在這方面我們的嘗試其實只會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多”,俞永福說。
整合挑戰
不過,生態的思路雖好,但整合之時留給俞永福和楊偉東的卻更多是挑戰。
在一年前楊偉東剛接手優酷時,由于戰略失誤,2017年的頭部劇已經被搶光了。按照內容制作規律,從立項到出結果,綜藝至少要8個月,劇集需要至少1年半到2年。2017年優酷在大IP、大明星上可能要面臨無米之炊,慘淡收場。
困境之下,楊偉東給出的方案是做對藝人要求更低的類型劇。之后,優酷做出了校園類型劇《春風十里不如你》、二次元《鎮魂街》、甜寵類型劇《顫抖吧,阿部》和刑偵劇《白夜追兇》,希望通過幾個類型的多元搭配形成一定的結果。
最終,如《白夜追兇》等類型劇,在播放量和口碑上獲得了意料之外的收獲。這使得優酷并未如外界所想的完全走入衰敗。
楊偉東坦言,這其中確實有一些運氣成分,不過背后也有一些方法論,同時也會對團隊進行一些要求,即在沒有大IP和流量明星,主創團隊也沒有大名氣的情況下,扎扎實實的把故事拍好說好。
然而,在綜藝上,優酷就沒有這么幸運。
綜藝上的放緩,已經頗為明顯,尤其是隨著優酷幾大老牌王牌綜藝如《歡樂喜劇人》《蒙面唱將》的接棒失敗,讓外界對優酷的網綜更加充滿擔憂。
楊偉東坦言,面臨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優酷戰略有些保守。“我們覺得在綜藝這個問題上,戰術要更加快速與果敢,不怕錯,互聯網就是試錯吧,你錯了之后無非再選另外一個節目方向,但是總的來講不能保守,這樣就會馬上體現出你整體的綜藝內容節奏就會變得很快”。
事實上,外界對于多款網綜續作的評價也都聚焦在缺乏新意上。這與不斷推陳出并取得領先優勢的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對手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的《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等爆款網綜,在今年Q3大獲豐收。
優酷希望在接下來一年奮起直追。在具體行動上,楊偉東表示這次秋集會所發布節目,已經明確面向三類人群,第一個是年輕人,第二個是女性,第三個是原有優酷的一些對于喜劇特別感興趣的泛人群,喜劇是優酷原有的綜藝優勢,所以主要圍繞這三類人群。
而楊偉東自己的關注重心也將轉移到綜藝,親自抓,“明年,可以看到這種成果更規模化和放大更明顯”。
追趕并不容易。而另一方面,無論如何調整戰略,都需要堅實的資本作為后盾。俞永福這次宣稱,對優酷的投入將會無上限,但阿里究竟最終會投入多少資金和資源來給優酷,仍需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