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發布了廣電行業首個超高清電視(UHDTV)行業標準GY/T 307-2017《超高清晰度電視系統節目制作和交換參數值》,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超高清電視(UHDTV)是廣播電視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日本、韓國、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陸續制定了超高清電視的廣播計劃并開展試驗播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6年發布了《十三五廣播影視科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發展4K超高清電視,央視、上海、江蘇、湖南、廣東等國內電視機構也開展了4K電視的節目制作和傳輸試驗,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IPTV中推出了4K電視點播節目,廣東廣播電視臺計劃于2017年底開播4K超高清電視頻道。
超高清電視(UHDTV)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急需建立和完善超高清電視標準體系,此次發布實施的GY/T 307-2017《超高清晰度電視系統節目制作和交換參數值》便是其中重要的、基礎性的系統參數標準。該標準根據總局科技司的安排,由中央電視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起草完成。
GY/T 307-2017《超高清晰度電視系統節目制作和交換參數值》標準規定了包括4K和8K在內的超高清電視(UHDTV)系統節目制作和交換中所涉及的基本參數值,適用于超高清晰度電視節目制作及節目交換,也適用于超高清晰度電視系統及設備的設計、生產、驗收、運行和維護。
該標準修改采用ITU-R BT.2020-2《超高清晰度電視系統制作和國際間節目交換參數值》,主要技術內容包括:
(1)圖像空間特性,規定幅型比、有效像素數(水平×垂直)、取樣結構、像素寬高比和像素排列順序;

(2)圖像時間特性,規定幀率和掃描模式;

(3)系統光電轉換特性及彩色體系,規定RGB三基色和基準白坐標;
(4)信號格式,規定恒定亮度和非恒定亮度的色彩矩陣和非線性轉換函數;
(5)數字參數,規定編碼信號分量格式、取樣結構、編碼比特深度、亮度信號及色差信號的量化表達、量化電平及使用分配等。
考慮我國的電視制式和應用需求,GY/T 307-2017刪除了ITU-R BT.2020-2中的120/1.001Hz、60Hz、60/1.001Hz、30Hz、30/1.001Hz、25Hz、24Hz和24/1.001Hz幀率。
該標準是廣電行業首個超高清電視(UHDTV)標準,為超高清電視產品和系統的規劃設計、節目制作和交換提供了重要依據,為后續系列超高清電視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基礎,對規范和加快超高清電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