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常湘萍)11月2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電視日”中國電視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此次會議主題為“遇見電視的未來”,來自電視領域的行業組織、電視臺、有線電視網絡、節目制作公司以及大視頻領域的各類相關機構近千人齊聚一堂,對電視行業的現狀與未來進行探討。
據了解,會議為期兩天,設有主論壇和10個專題論壇,涉及電視生態產業鏈各個環節。廣電網絡發展戰略峰會,探討廣電轉型升級新模式;中國電視媒體融合峰會,聚焦“融媒體”“全媒體”“新媒體”的全方位解讀;TV跨界融合峰會,大開腦洞“電視+”的各種方程式;智能終端與家庭互聯論壇,分享家庭大屏娛樂的新體驗;未來視聽峰會和移動視頻生態峰會,緊緊抓住互聯網的脈搏,給電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第三屆“世界電視日”中國電視大會現場(常湘萍 攝)
中國電視大會以“世界電視日”為契機,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政策,搭建起了“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橋梁,引起了亞太廣播聯盟、歐洲廣播聯盟、歐洲商業電視協會等國際電視組織及亞洲很多電視媒體的廣泛關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邁克爾·沃布斯(MICHAEL WORBS)應邀出席了大會主論壇。他表示聯合國大會宣布11月21日為“世界電視日”,今天能參加中國這場盛會,感到非常自豪。他認為電視是個有力的媒體工具,通過這個工具能使我們的知識廣泛的傳播,但是現在新技術的興起,使傳統電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只是在中國,歐洲許多國家也是同樣的情況。但是現在的知識,同樣需要分享,電視的力量需要讓所有人充分利用,能夠幫助推動世界的改變、達成可持續發展。
伴隨著互聯網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普及,現代傳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視媒體的發展方向也成為業界研究和討論的熱點。亞太廣播發展機構(AIBD)秘書長常進在題為《亞太媒體合作:新時代,新使命,新伙伴》的致辭中表示,媒體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需要不斷調整結構,適配資源,但就其社會使命來說,服務發展無疑成為媒體新時代的首要使命。進入新時代,亞太媒體合作也將結成新的伙伴。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正為亞太地區媒體合作提供了新的平臺。
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執行董事、總經理,CTR媒體融合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執行董事、總經理徐立軍對媒介進化圖景中電視的方位進行了解讀。他指出,電視是唯一的家用媒介,給人以強烈的視聽震撼,并且擁有打透圈層的巨大能量,同時是最有效的廣告傳播載體。談及新時代的新電視,徐立軍給出三點預判,一是線上和智能的結合,雙向互動、時移點播,從追求畫質效果到升級操作系統;二是用戶化和數據化的結合,將受眾轉化為用戶,以用戶和數據為核心進行運營;三是開放和共生的結合,電視節目不單純為電視大屏而生產,電視大屏也不僅僅用于播放電視臺生產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