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電影專資辦數據,2017年中國全年電影票房達到了559億,人民幣,比2016年的493億增長近13.5%。全年票房過億影片共92部,《戰狼2》和《速度與激情8》分別以56.8億和26.7億奪得國產片和引進片票房冠軍。
其實近兩年行業普遍看到的現狀是電影低迷,包括今年多部國產特效大片,以及以漫威為代表的好萊塢大片票房都沒有達到預期,讓人信心不足在暑期檔達到頂峰,《鮫珠傳》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沒拿到理想的票房,當時甚至讓不少人對今年的票房沒抱太大期望。那么,559億的票房都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是國產片的全面崛起,并在占比上超過進口片。雖然目前來看中影和華夏依舊掌控著電影進口權,引進片的數額也并沒有增加,但觀眾在全年其實都還是能看到進口電影,這是因為除了引進片之外,還有特種片(3D)、一些民營電影公司引進的批片等。而這部分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覷,比如目前正在上映的迪士尼電影《尋夢環游記》就是以特種片形式引進,所以不能發行2D拷貝,目前票房已過10億;票房大賣的《天才槍手》也不是引進片,而是民營公司引進的批片。不過從總票房來看,國產電影的票房超過300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4%,在票房過億的92部電影中,有51部國產電影,占比同樣要比進口片高。通過對全年電影的觀察會發現,國產片在各個類型上都愈發成熟,喜劇片在笑點捕捉上越來越成功,特效方面也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即便是觀眾給了差評的《鮫珠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特效上相對于好萊塢電影也不遑多讓。
其次是,電影院的生存越來越艱難。從數據來看,銀幕的增加和票房的增長并未成正比。目前全國銀幕總數達到50776塊,全年增加近一萬塊,增長近25%,相對于票房增長多1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電影院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率越來越低,而一些位置差、經營狀況不好的影院,將很難生存下去。其實從2016年開始,影院的并購就已經悄然開始,大地收購嘉禾是2017年最大,也很重要的一筆收購。大地以超過36億的高價收購持續虧損的嘉禾,資本運作意圖明顯,所以至少在未來2到3年,資本在幕后介入電影市場的情形將繼續存在,也將出現更多的并購、整合案例,相信隨著不斷的并購和整合,電影院也將日益規范。
另外一點,觀眾的觀影品質會進一步提高。如果從放映數據來看也很有趣,IMAX影廳貢獻了超過18億票房,中國巨幕也貢獻了超過7億票房。銀幕數的增多、占比的提高,讓兩個版本開始備受片上青睞,甚至今年賀歲檔文藝片《芳華》也轉制了IMAX版,2018年IMAX和中國巨幕的數量將進一步增加,而未來幾年,視聽效果最好的杜比影院也將增加至100塊,普通銀幕方面,隨著激光光源的進一步普及,3D亮度也將得到有效提升,觀眾的觀影品質會得到有效保證。而那些沒有能力增強放映品質的影院會慢慢被淘汰。
最后一點是,中國的銀幕數已經全面超越北美,票房也有望在2018年成為全球第一,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毋庸置疑。這會帶來兩點好處,首先是給國內的制片公司帶來更大的舞臺,觀眾觀影品位的提升,讓優秀的電影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在未來電影的制片成本也將進一步走高,有能力、有理想的導演會有機會創作更多想要拍攝的電影。而對于好萊塢片商來講,2017年已經給了他們不少教訓,僅靠續集、堆砌特效指望中國觀眾買單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需要好萊塢片商花更多的心思,創作出更高品質的電影才能得到中國觀眾的認可。繼東方夢工廠之后,相信會有更多好萊塢片商和中國的制片公司合作,對中國市場、中國觀眾的觀影品味有更深刻的理解,好萊塢電影融入更多中國元素指日可待。
無論如何,559億是值得驕傲的數字,相信2018年中國票房會有更好的表現,也會有更多更好的電影登上大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