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盧米埃爾發明電影攝影機至今已逾百年。在這百年間,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標清到8K、從單機位到多機位、從實景創作到CG特效……電影人們一直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這個過程是一條極其復雜又漫長的道路。
近年來從事電影媒體工作,采訪過很多的電影幕后工作者,對于電影創作這條路有多難走、技術和設備的革新有多重要,有很深的體會。
有一次和《英雄本色》、《喜劇之王》等電影的攝影師黃永恒憶當年,他說在膠片時代每一幀的拍攝都很寶貴,因為膠片拍攝的成本很高,而拍完的素材,連夜送到洗印廠,到第二天才能看到畫面,知道需不需要補拍。
徐克的御用攝影師蔡崇暉告訴我,他們在拍《女人不壞》的時候,在國內第一次嘗試用數字攝影,當時拍出來的樣片顏色很奇怪,完全無法和膠片相媲美,但他們還是堅持拍完全片,現在不僅離不開數字攝影機,還都是6K、8K的分辨率。
導演楊慶在拍完《夜店》的時候跟我說,電影制片成本只有200萬,于是在小小的便利店里,他讓演員反復七八遍的走位、演練,直到確保不會NG,才開動攝影機拍攝,為的是節約膠片。
時至今日,《南極之戀》的導演吳有音對我說,小木屋里的企鵝采用全特效制作,演員也不是對著空氣表演,因為在前期的動畫預演,他們幾乎能看到成片后的效果。
在不斷的進步過程中,電影也由“輕工業”變成了現如今的“重工業”,從最早的劇本到拍攝,再到后期剪輯、調色、特效,流程變得越來越復雜,創作也越來越困難,為的就是讓觀眾有更棒的視聽體驗。
是啊!電影在創作層面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如今我們走進影院,早已從最初看故事和表演,演變成了視和聽,甚至4D動感的全方位體驗。得益于技術的進步和導演日益純熟的創作手法,觀眾在影院本該看到更清晰的4K,乃至更高的分辨率,更明艷的色彩,更精妙的置景和道具,特效帶來的突破想象力的畫面,
而作為電 影最后一個環節,電影院只有提供優秀的放映品質,才能精準的回放出導演精心創作的畫面和聲音。
但是電影院技術和產品的更迭要遠遠滯后于電影創作環節,在放映機全面數字化之后,除了傳統氙燈到激光算是巨大進步外,再沒革命性的創新,而銀幕方面的技術更是進展遲緩,目前來看,高增益金屬幕和傳統投射的方式已經成為了阻礙電影發展的瓶頸。
基于DLP的放映機往往對比度只能達到2000:1,銀幕上看到的黑其實是灰;傳統的氙燈光源亮度衰減很快,運氣不好趕上更換燈泡的臨界點,很可能看不到明亮的畫面;由于絕大多數的銀幕都是金屬慕,畫面噪點多、亮度不均勻,坐在兩側看電影簡直就是折磨。種種原因決定影院很難提供始終如一的高放映品質,更難以支撐拍攝技術的日益革新,所以當李安帶來120幀4K分辨率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時,內地只有兩家影院能夠放映。
在這樣的環境下,2月4日三星和哈曼中國攜手萬達電影,在上海五角場萬達影城落地了全國首塊三星LED電影屏,在場的觀眾共同見證了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時刻,標志著電影邁入了“無放映機”的新時代。
三星這塊LED電影屏有很多傳統放映機無法企及的硬指標,4K分辨率(4096X2160)、峰值亮度能達到146FL,支持HDR高動態范圍,LED的發光特性,決定了在顯示黑色的時候完全不發光,理論上對比度能達到無限大,LED屏的物理特性也決定了畫面不再受觀看角度影響,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能看到理想畫面。這么亮眼的數據,實際的觀感又是怎樣的呢?
在不過10分鐘的演示環節里,我就已經被LED電影屏呈現的畫面征服了。
首先放映的是《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白天和黑夜的片段。這部電影我是在2016年底上映的時候看的,當時電影給我的感覺是洋溢著古典、陰郁的畫風,在調色上也是偏向于暗色調,但三星LED電影屏放映的HDR版本,完全顛覆了我此前對電影的判斷。在白天的場景充分感受到了莊園里應該有的陽光感,逆光鏡頭中的陽光明媚、耀眼,同時又不失暗部細節,人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清晰可見;少年臉上的蜜蜂、修剪成恐龍形狀的植物纖毫畢現。在黑夜的場景中,發現LED電影屏不只是足夠黑那么簡單,黑暗中其實是富有更多的層次變化,不但更好的營造出了黑夜中炸彈即將落地的緊張氣氛,也讓每一處細節都變得更有質感,LED電影屏將電影的細節精準的還原出來。
電影是視與聽的享受。傳統銀幕的建聲是將左右主揚聲器、中置揚聲器和低音喇叭放在透聲銀幕的后面,這是很常見也很科學的擺放方式,工程師在安裝的時候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對喇叭的擺位進行調整,營造出最理想的聲場。三星LED電影屏配備的是哈曼開發的音頻技術,主音箱和中置音箱掛在屏幕上方,低音音箱放在屏幕下方,本來會擔心聲場奇怪、定位不準,《艾利之書》的片段讓我解除了這個疑慮。觀眾聽到的聲音和傳統影院并無二致,演員間的對白感覺依舊是從正前方的畫面發出,完全不會考慮揚聲器的位置,子彈射出,呼嘯而過的音效從前到后的過度非常精準,聲音尖銳但不刺耳,低頻下潛夠深又很干凈,展現出了JBL音箱的高品質。
活動的最后放映了休杰克·曼主演的《馬戲之王》,讓我對三星LED電影屏有了更深的認知,艷麗、飽滿的色彩和高品質的環音,將觀眾拉回到19世紀的馬戲班,沉浸在極富魅力的歌舞表演中,無論是寬廣的色域、高對比度,還是愈發清晰的畫面,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為電影服務,讓觀眾能夠最大限度的領略到電影每一幀的精彩,看的更投入,并充分感知到演員細微的表演,以及導演在音樂、置景、美術等方面充滿匠心的安排。
一部電影的誕生,經過劇本創作、拍攝、后期等復雜的環節和漫長的制作過程,電影院的大銀幕是電影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三星用革新性的LED電影屏幫電影人守護好這最后的一站,也是對匠心一次漂亮的致敬。
但是,LED電影屏的意義遠不止一幅畫面這么簡單。
首先,它有望超越DCI,樹立新的放映標準。LED取代傳統放映機和銀幕是必然趨勢,除了出色的畫質,也有更好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影院每天不間斷放映16小時,LED電影屏可以使用長達17年,并且不需要特別維護,取消機房、取消放映員崗位,節約人力開支,因此能預見到這將是備受影院歡迎的一款產品。當使用LED電影屏的影院多起來之后,就會誕生新的放映標準,影院的放映品質會有跨越式的提升。
其次,進一步拓寬電影人的創作空間,以及觀眾的想象力。如果能將片場監視器、后期公司調色的監視器和電影院的放映屏幕統一,就能讓導演真正的實現“所見即所得”,不會再出現《阿凡達》時詹姆斯·卡梅隆呼吁影院調高放映機亮度的尷尬局面;對4K、高幀率 、高動態范圍的支持,也讓導演可以放手用更高的技術指標創作,三星LED電影屏有能力逐一呈現。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三星將會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顛覆性的產品和更加先進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