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2018中國國際智能建筑展覽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展會第二天現場人滿為患,本次行業盛會云集行業大咖、專業精英,大家歡聚一堂,共襄盛舉。北京中創慧谷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鯉鴻上午接受了多家媒體的專訪,讓更多的業內外人士認識和了解中創慧谷發展和創新。

徐總介紹,在本次行業盛會,中創慧谷特邀請戰略合作伙伴——卡內基梅隆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助理研究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劉雪松博士在主論壇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作為國內唯一戰略合作伙伴,中創慧谷與LeanFM Technologies都共同將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在智能建筑運維大數據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基于此,在2018年雙方將就此領域進行更加深度的合作和互動,期待為中國智慧城市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在媒體采訪現場,徐總除了向媒體朋友介紹中創慧谷的最新情況及未來規劃外,還現場回答了記者朋友提出的問題。
記者:您作為智能建筑行業的專家,您如何看待未來智能建筑市場的發展方向?
徐總: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歷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過程,而當前國家的經濟形勢下,在建筑領域里,未來將以既有建筑、存量市場的運維作為主要課題。相對于新建項目,既有建筑的運維所面臨的技術和環境壓力是完全不同的,對于智慧技術的訴求也是與日俱增。我們作為行業的技術領導者,目前已經將關注點,由項目的建設轉變為項目的運維,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導入到智能建筑行業,特別是人工智能對于既有建筑所帶來的巨大幫助。我們已經聯合了很多科研單位,將他們的技術成果迅速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為廣大的行業客戶提供最優品質的運維技術。
記者:作為智能樓宇運維的高科技企業,您認為中創慧谷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公司的產品重要特色是什么?
徐總:中創慧谷是一家以大數據為驅動力的研發型公司,核心技術來源于大量的技術沉淀,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整合。從單一的產品提供商,逐步轉變為服務商,更多的提供軟實力內容,提供運維白皮書的聚焦化產品級服務。以前的軟件產品往往是“管殺不管埋”,這種模式對于用戶的技術能力要求比較高,但在現實中,往往事與愿違。所以我們將產品與服務打包在一起,提供saas和paas級的服務平臺,將技術、經驗、能力和知識濃縮成服務,對客戶起到一個“賦能”的過程,切實解決客戶的痛點。例如在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我們還提供咨詢、設計等服務,對客戶的組織架構、管理流程、業務分析等方面進行優化,切實地把自己放到一線運維團隊中去理解客戶的困惑。過去幾年中,我們的產品已經從單一的單機部署版,快速迭代升級到SAAS和PAAS的云平臺版本,可以遠程維護升級,大大提高了項目的部署和維護效率,也方便了客戶的使用。各個建筑產生的數據是在一個完整的代碼體系之上構建和處理的,因此,在我們的云平臺上,數據是可追溯、可計算、可復用的,這就為后續的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在業主方的授權之下,數據經過脫敏處理之后,我們可以分享給第三方機構,從而創造更大的科研和商業價值。
記者:智能樓宇運維除了在安全方面保護建筑,其他還帶來了哪些作用和價值?
徐總:通過多年的數據分析,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內,前期的建設費用僅僅只占到總成本的25%,而后期的能源費、運維保養、設備更新、人工成本等費用的占比卻高達75%。所以一個良性運作的樓宇,它的運營成本將大幅度下降,不僅僅是延長的設備使用壽命,同時人力成本、能源成本等費用,也會得到非常明顯的優化。我們聯合了很多的科研機構,將其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和服務,努力打造一個“運維機器人”的生態環境,讓更多的先進技術共同為既有建筑的運維管理提供更大的貢獻。在提供運維服務的同時,我們也會對獲取到的各種數據做大數據分析,構建起龐大的設備模型庫和運維經驗庫,所產生的成果將是利國利民的科研基礎。
記者:隨著國家的經濟形勢的轉變,大家都在談企業的戰略轉型,慧谷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為企業提供什么幫助?
徐總:國家的經濟形勢在轉變,隨著一帶一路的快速發展,國內的企業也必然要適應大環境的變化。在智能建筑行業,隨著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的主題步伐,我們的從業企業,也自然的從項目的建設場景,轉變為項目的運維方向,這與歐美國家的大趨勢是一致的。而作為一線戰隊的建設企業,他們所需要的技術,就是我們的研發方向。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一套完整的運維產品體系,在建筑大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和產品,尤其是服務,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業務邏輯。例如對于工程商,如何獲取更多的客戶,如何提升維保的服務質量,如何優化自身的團隊結構等;對于建筑業主,如何將自持物業的資產保值升值,如何降低能源成本,如何監管物業人員的工作過程等等,我們準備了很多解決方案,期待與大家分享。
記者:慧谷公司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嗎?您加盟慧谷得初衷是什么?
徐總:我認為傳統行業做互聯網轉型,有兩個前置條件,一方面是資源整合能力,另一方面是從業者對行業的理解和學習能力。如何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去創造一個新型的商業化公司,服務于傳統行業,這是很多人都期待的。而我們的理念、人才和技術儲備,具備讓這些資源放大的空間和環境,尤其是慧谷的企業文化,全員創業,共同分享,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共同的方向去努力和拼搏。正是這種企業文化吸引了我,加盟慧谷,共同創業。
最后,我引用創始人陳總的一句話:
因為夢想,我們披星戴月,只爭朝夕;
因為承諾,我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因為責任,我們擁抱變化,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