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谷公司GV(Grass Valley)合并SAM公司(Snell Advanced Media),是近期業內比較關注的話題。為什么要并購SAM?兩家的產品如何整合?如何優勢互補?未來的發展戰略,以及技術規劃?等等。帶著這些疑問,《傳播與制作》記者來到草谷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請草谷公司技術總監吳兵為大家答疑解惑。

“這是百通長期投資廣電行業的戰略決策的一部分”
說到收購SAM,我們要提到百通公司(Belden),百通,大家更多熟悉的是電纜業務。吳兵介紹,其實百通公司的業務涉足各個行業,廣播電視行業是其目前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早在6年前,百通就開始在廣播電視行業投資。2012年收購Miranda,2014年收購GV,2018年收購SAM。“從過往的并購上我們能看出,百通充分看好廣電行業未來的發展,它體現了百通持續在廣播電視領域投資的決心,符合百通投資廣電行業的長期戰略。”
那么收購之后,GV與SAM如何整合呢?“GV是百通的全資品牌,這次并購,公司的戰略是,將SAM的所有資產,包括產品研發、技術支持、及市場渠道,全部納入GV旗下。”今天的GV,已經集各家產品和技術優勢于一身,你可以看到原Philips、Canopus、Miranda、Pro-Bel、Snell & Wilcox、Quantel等,這些業內熟悉的品牌身影。
談到即將舉辦的NAB展會,吳兵給我們看了一張展位圖,由于展臺早在一年前就預定了,所以這次公司有兩個展臺,都在南館,巧的是,兩家展臺距離很近。“這次NAB參展將會統一展臺形象,GV展臺展出所有的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包括現有GV和SAM的產品,而SAM展臺設計成了一個很大的休息區和多個會議室。我們特意設計了一個專用通道,觀眾在GV展臺參觀完,就可以直接到那邊休息,喝咖啡或者會客。”

草谷技術總監吳兵
“整合之后,最大的受益者將是我們的用戶。”
那么也有人提出疑問,GV的產品線與SAM的產品線有重疊的地方,為什么還要收購呢?
吳兵從三個方面總結了整合的優勢:
第一,整合之后,產品線更加完整。產品的差異化,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
第二,整合之后,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技術支持團隊擴大,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第三,整合之后,公司的信任度更高。用戶一旦購買了一款產品,他希望得到長期支持和服務,一個財務穩定的公司,會得到用戶的信任。公司的穩定發展,實際上最終受益的是用戶。
我們再從過去兩家的各自成就來看:
第一, GV曾獲得21個艾美獎,SAM曾獲得14個艾美獎,合并之后多達35個艾美獎。
第二, GV擁有261項專利,SAM擁有102項專利,合并之后共擁有363項專利。
第三, GV有424人研發人員,SAM有163人研發人員,近600人的研發團隊遍布全球。
第四,從研發投入來看,GV一年投入超過6千萬美元,SAM一年投入2千萬美元,合并之后接近1億美元的技術研發總投入。
這些技術的沉淀、資產的積累,強強組合后從而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持續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先進的技術、更卓越的產品、更完善的服務。
“IP架構是目前高清向超高清過渡最好的技術選擇”
談到未來行業發展,吳兵強調:“本質上,未來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當前,我們能看到的未來,就是超高清。”尤其是在亞洲,超高清的發展速度更加迅速,從最近發生的重大事件來看,剛剛過去的平昌冬奧會,OBS制作了4K國際信號提供給多家特權轉播商,NHK制作了8K HDR信號提供給多個場館。隨著廣東電視臺4K頻道的開播,中國的超高清步伐明顯加快。
說到超高清,吳兵給我們展示了一張圖。“實際上超高清的發展,是一個多維度的發展,以前大家更多的只關注分辨率的提升,而超高清追求的是: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幀頻、更大的動態范圍、更廣的色域,以及全景聲,圍繞這五個維度,來滿足人們更高要求的視聽享受,這才是廣播電視技術目前發展的重點。”
那么問題又來了。高清還能持續多久?4K什么時候普及?8K何時到來?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們面臨系統如何建設的問題。“我們來看傳統廣電技術架構,它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架構與格式的相關性,即模擬系統不能支持數字電視,標清系統不能制作高清節目,高清系統也就不能兼容 4K,傳統的基帶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整個行業需要一種全新的技術架構,以滿足未來不斷發展的業務需求。目前看來,最好的選擇是IP架構。”
說到IP技術,這里要提到一個組織 AIMS(IP媒體解決方案聯盟),這個組織在推動廣播電視基礎技術IP化進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有80多個成員,而GV是AIMS的主席成員。AIMS從成立之初就有一個宗旨:“我們要致力于推動一個開放的、標準的技術體系,來構建新一代的廣播電視技術架構。”這一理念得到了業界眾多參與者的擁護,也得到第三方組織,包括標準化組織的認可。
“分享幾個IP應用案例,其技術架構各有所長。”
目前,全球廣播業者已經有大量采用IP技術構建的電視系統投入使用。中國也不例外,應該說,在IP化的實踐中,中國廣電處在與國際同一起跑線上,甚至一些應用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GV在行業內一直致力于推廣IP化技術創新和應用,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在國內都取得了不少成績。吳兵分享了草谷公司最近幾年參與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IP案例,這些案例各有所長,供用戶參考。
1、轉播車案例
騰訊視頻4K IP轉播車,是全亞洲第一輛4K IP轉播車,2017年初投入使用以來,承擔了騰訊視頻多個季播節目的長時間制作及播出。設計當初是10個訊道,目前騰訊準備擴充到24個訊道,這也充分體現了IP架構的靈活性。
濟南廣播電視臺4K HDR IP轉播車,是全亞洲第一輛全流程支持HDR制作轉播車,目前濟南臺已經試用于節目制作。
SMG 4K IP轉播平臺,包括一輛32訊道轉播車和一套28訊道EFP,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套系統級聯后,能達到60個4K訊道的轉播規模,可見IP的擴展性能之強大。本周,EFP系統集成完畢,已正式投入直播使用。
許昌廣播電視臺IP轉播車,在今年CCBN交付展出后,業內反響很大,前來咨詢者絡繹不絕。它的特點在于,平時可以作為高清車使用,當許昌臺需要4K制作時,只需通過購買GV短期授權,就可以按天、按周、按月實現4K制作。
2、演播室案例
廣東廣播電視臺最初設計的是高清演播室,正是由于當初采用了IP架構,在廣東臺4K頻道開播之際及時升級并在短期內投入使用。廣東臺感受到了IP技術帶來的靈活性,目前二期工程準備將臺里五個演播室通過IP技術集群,共用一個數據中心,這樣大大減少了資金投入。
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承擔著全臺新聞節目制作,包括山東新聞聯播,以及多個民生新聞欄目,其IP架構的新聞演播室每天工作20小時以上,IP架構經受了高強度的制作考驗。
3、播總控案例
湖南廣播電視臺正在打造一個新的制作基地,兩個演播室距離10km,這時IP的遠程控制技術得到了充分發揮,IP能實現異地制作,遠程信號統一調度。
還有廣州廣播電視臺新聞演播室以及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都采用了IP信號傳輸調度,發揮了IP信號傳輸快捷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