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愛德華·拉奇曼致敬
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ASC)
—2018年5月18日,星期五
戛納影節宮Buñuel影廳 – 晚8點
每年,在“安琴ExcelLens攝影成就獎”頒獎典禮上都會表彰一位名垂影史的攝影指導。自2013年創立以來,此項榮譽已分別于2013年授予了菲利普·魯斯洛特(Philippe Rousselot) (AFC*、ASC*)、2014年授予了維爾莫斯·齊格蒙德(Vilmos Zsigmond) (HSC*、ASC)、2015年授予了羅杰·狄金斯(Roger A. Deakins) (BSC*、ASC)、2016年授予了彼得·蘇哲斯基(Peter Suschitzky) (ASC)、以及2017年授予了杜可風(Christopher Doyle) (HKSC*)。在第71屆戛納電影節期間舉行的這次特別頒獎典禮上,美國攝影師、電影制作人及攝影指導愛德華·拉奇曼(Edward Lachman),將榮膺2018年度“安琴ExcelLens攝影成就獎”。
愛德華·拉奇曼從影45年,參與制作了各類型電影和記錄片逾75部,并曾擔任過多位導演的攝影指導,如維爾納·赫佐格(Werner Herzog)、喬納森·戴米(Jonathan Demme)、蘇珊·塞德爾曼(Susan Seidelman)、丹尼斯·霍珀(Dennis Hopper)、保羅·施拉德(Paul Schrader)、米拉·奈爾(Mira Nair)、安德魯·尼科爾(Andrew Niccol)、羅伯特·奧特曼(Robert Altman)、托德·索倫茲(Todd Solondz)、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等。其中,愛德華·拉奇曼曾與拉里·克拉克聯合導演了爭議影片《滑板公園》(Ken Park)。

1986年在貝魯特,愛德華·拉奇曼拍攝《特蕾莎修女》(安·皮特里和珍妮特·皮特里執導)時的場景——安琴鏡頭 (照片來源: Mitch Dubin)
愛德華·拉奇曼參與攝制的多部影片曾入圍戛納電影節,包括: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執導的多部記錄片,如與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聯合導演的《水上回光》(Lightning over Water),和《尋找小津》(Tokyo-Ga);以及馬隆·巴格達帝(Maroun Bagdadi)的《小戰爭》(Little Wars)、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的《老人聚會》(A Gathering of Old Men)、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的《處女之死》(Virgin Suicides)、奧地利制片人尤里西·塞德爾(Ulrich Seidl)的《進出口》(Import/Export)和《天堂》三部曲(Paradise trilogy)、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的《英國水手》(The Limey)。在史蒂文·索德伯格的另一部影片《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中,愛德華·拉奇曼采用了簡潔明快又真誠質樸的拍攝基調。在拍攝史蒂文·索德伯格的兩部影片時,愛德華·拉奇曼均使用了安琴(Angénieux)變焦鏡頭。

愛德華·拉奇曼和托德·海因斯拍攝《寂靜中的驚奇》時的場景——安琴鏡頭 (照片來源: Mary Cybulski)
然而,在托德·海因斯最近的4部影片中, 即《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卡蘿爾》(Carol)和《寂靜中的驚奇》(Wonderstruck),愛德華·拉奇曼展現了介于表現主義與含蓄內斂、古典美學與現代風格之間的全新拍攝手法。
他巧妙地運用燈光,突出刻畫了備受痛苦折磨的角色微妙的心理,同時又不影響極具感染力劇情的敏感性。在影片《遠離天堂》(2002年)和《卡蘿爾》(2015年)中,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和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所扮演的角色都是非常出色的女性,她們一面為欲望斗爭,一面不停舔舐傷口;影片運用了色調對比的手法來表現她們在虛偽的道德社會中無望的愛。
這兩部影片均為愛德華·拉奇曼贏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此外,2015年的《卡蘿爾》和2017年的《寂靜中的驚奇》均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作為一個陶醉于自己作品的藝術家,愛德華·拉奇曼就像一位畫家,在調色板調出無盡的色彩。擁有不停探索的熱情與勇氣,愛德華·拉奇曼用自己的驚人能力“打造”出令人念念不忘的畫面。
繼去年獲得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頒發的終生成就獎后,這位榮獲過40多項國際大獎、作品在世界各地藝術機構展出的愛德華·拉奇曼將于5月18日(星期五)在戛納影節宮Buñuel影廳,受頒“安琴ExcelLens攝影成就獎”,陪伴他職業生涯中的一干才俊也將共同出席頒獎典禮。
2018年,安琴還將表彰一位青年電影人。
除了表彰最偉大的電影人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在2018年“安琴ExcelLens攝影成就獎”頒獎典禮上,安琴將首次明確表示其支持國際電影業中嶄露頭角的創意人才的意愿。
在今年這個特別的頒獎典禮上,安琴將表彰一位杰出的中國青年電影攝影師Cecile (Yangminming) Zhang張楊珉鳴。 Cecile 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她將有機會在下一個拍攝項目中使用安琴變焦鏡頭。獲此殊榮者可憑自己的喜好選用Optimo或Optimo Anamorphic系列鏡頭用于拍攝階段,以此親身體驗安琴鏡頭聲名遠揚的圖像清晰度和渲染質量。

中國青年電影攝影師Cecile Zhang張楊珉鳴 (照片來源: NA Ti)
安琴
安琴是法國泰雷茲集團旗下生產影視攝影專用變焦鏡頭的國際知名品牌。自1935年皮埃爾·安琴(Pierre Angénieux)創立至今成就斐然。
安琴鏡頭得到了世界各地要求嚴苛的影像專業人士的青睞。在好萊塢,先后于1964、1989和2008年榮獲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以及2012年獲得攝影機操作員協會共計四次嘉獎;2014年獲英國電影攝影師協會嘉獎。
2013年,安琴首次成為戛納電影節官方合作伙伴,并創設了“安琴ExcelLens攝影成就獎”,用以表彰優秀攝影指導的作品。80多年來,正是這些攝影指導對美學和技術的追求鑄就了安琴變焦鏡頭的成功,而沒有他/她們,電影業便不會存在,安琴以此向他/她們致敬。
愛德華·拉奇曼使用安琴鏡頭拍攝的作品
2017:托德·海因斯《寂靜中的驚奇》
2016:托德·索倫茲《臘腸狗》
2015:托德·海因斯《卡蘿爾》
2007:托德·海因斯《我不在那兒》
2000:史蒂文·索德伯格《永不妥協》
1999:史蒂文·索德伯格《英國水手》
1986:安·皮特里和珍妮特·皮特里《特蕾莎修女》(紀錄片)
* AFC:法國電影攝影師協會 / ASC: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 / HSC:匈牙利電影攝影師協會 / BSC:英國電影攝影師協會 / HKSC: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