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兩個河姆渡,一個在江浙余姚,一個在智能建筑。作為新時代的發展產物,智能建筑已遍地開花,并逐步走入尋常百姓的工作、生活與學習中??杉幢闳绱?,真正了解智能建筑的人仍然寥寥無幾。作為一名智能建筑從業人員,我覺得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行業的悲哀。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領導、行業人士與終端用戶的參與。為了讓智能建筑行業上下游用戶清楚明白的理解智能建筑。我特意走訪了國內首家從事互聯網+智能建筑企業——河姆渡(homedo.com),并與他們的CEO華建剛先生進行了深度交流,在這里分享一些心得,與君共勉。

河姆渡,古老建筑文明發源地
公園7000多年前,位于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是干欄式建筑發源地,這種建筑以竹木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筑,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這樣可以防止南方氣候的潮濕和避開各種兇惡的野獸蟲蛇?,F在主要流行于壯族居住的比較偏遠的地區,包括廣西中西部、云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具有防震、防潮、空間利用最大化、一房多用等效能。
河姆渡遺址的干欄式建筑,代表著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建筑水平,歷數千年不衰,在中外建筑史上寫下了光彩的一章。而今,在互聯網領域,有一顆閃亮的星星河姆渡(homedo.com)正徐徐升起,它是中國建筑文明跨時空傳承的結晶。
河姆渡,互聯網+智能建筑企業踐行者
河姆渡(homedo.com),是國內首家從事互聯網+智能建筑的企業,專為業內集成商與工程商提供“產品采購+綜合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問及會何會成立這么一個平臺,河姆渡CEO華建剛表示,因為“情懷”。
身為寧波人,華總自小耳濡目染的便是河姆渡的歷史與文化,所以立志要發揚與傳承河姆渡的建筑文明。但他并不想做傳統建筑,而是想在偌大的建筑市場出創造另一個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比如,如何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如何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等,這都與智能建筑的發展目標不謀而合。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以3D打印、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等新興技術為主的智能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席卷全球。在此趨勢下,華總決定立足智能建筑領域,為上游集成商與下游工程商打造一個專業的溝通交流平臺,這便是河姆渡(homedo.com)B2B平臺的由來。
智能建筑發展現狀
智能建筑是隨著人類對建筑內外信息交換、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和節能性的要求產生的,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因此,提高建筑使用效率,提升建筑適用性,降低使用成本,是其優于傳統建筑的核心優勢。而隨著“智慧城市”的提出,對智能建筑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業內開始追求更加智能、更具人性化的智能建筑。以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等為代表的創新技術,更是打破傳統發展模式,為智慧建筑的構建提供了無限可能。
因此,智能建筑是建筑行業未來的必定趨勢,從國家層面到各地,均已把智慧建筑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的高度予以重點推廣。目前,我國智慧建筑市場產值已超過千億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未來市場可達數萬億元。
建·共享生態 筑·智慧未來
作為國內智能建筑先行者,河姆渡(homedo.com)在接下來的發展之路上,也將順時應勢、創新變革,并積極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設中去,不斷借助新的技術、新的設計,為傳統建筑賦予新的內容,注入新的活力。
6月6日,由河姆渡主辦的第三屆(2018)中國智能建筑節將在六朝古都西安隆重舉行。這是全國最具規模、最具權威性、最具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專業級盛會,希望所有熱愛智能建筑的同仁都能積極參與,共同推動智能建筑產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