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些業內人士認為DLP拼接已“生無可戀”、當一些生產廠商將它“拋棄”、當不少媒體紛發文表示不看好它發展前景的情況下,它仍頑強的活著甚至可以說,它活得還不錯。對于仍在堅守的實力生產廠商,市場不僅沒有萎縮,反而保持了增長勢頭。

止跌回穩出現
DLP拼接,這個曾經的明星產品,近年來在小間距LED、液晶拼接等顯示產品的圍攻下,確實受到了很大沖擊,應用市場份額被蠶食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競爭環境的變化,讓DLP拼接廠商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壓力,伴隨著產品單價和行業銷售面積雙雙下降,一些企業選擇了退出、一些選擇了弱化、一些企業則選擇了堅守。發展到如今,DLP拼接終于出現了回穩的跡象。記者了解到,繼續留在DLP拼接陣營的企業,今年的業務量普遍沒有繼續下降,優勢企業還出現了市場份額和銷售業績雙雙增長的良好局面。
山大華特表示:雖然受到其他顯示方式的沖擊,DLP拼接在大屏幕顯示上的占有率近年來確實降低了,但其市場規模并沒有減少,銷售額還是增長的。同時,由于很多DLP拼接廠商堅持不住轉型了,這反而給山大華特這些留下的企業以機會,讓公司產品的市場率占有率提高了。
除了DLP拼接產品帶來的直接銷售收入,其后期的維保也成為DLP拼接相關收入中愈加重要的一部分。這指的是在DLP拼接產品過了質保期之后,用戶需付費購買的產品維保服務。據山大華特透露,這方面收入原來數額并不大,但今年有所不同,已出現了百萬以上的維保項目。

顯示持續增長
顯然,顯示市場整體規模的擴大和增長,成為保持DLP拼接市場規模不降反增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顯示市場的這種增長是否具有持續性呢?答案還是比較樂觀的。
首先,國家宏觀經濟已經進入新一輪刺激周期,以寬松財政為核心的國家經濟調控方向,勢必給DLP拼接產品以更大的需求側改革力量。
其次,隨著以政府為導向的大型基礎設施持續建設,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一帶一路等方面的重點建設和大力投入,以及與大數據發展的深度融合,充分拉動了視頻監控、指揮調度、信息發布等產業的發展,給DLP拼接帶來了新的增長需求。
再次,交通、水利、能源、的發展。軌道交通建設需求在不斷增長,“十三五”期間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高峰期。《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水環境治理政策的落地,讓全國性的水污染治理成為必然。目前中國的能源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都處于起步階段。這些都對于大屏幕拼接顯示系統存在明顯的剛性需求。
下降空間有限
增長具有了持續性,那么接下來DLP拼接在大屏幕顯示中的比例是否會繼續降低呢?答案是——有可能,但下降的空間有限。
目前DLP拼接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小間距LED和液晶拼接。這些年小間距LED可謂是高歌猛進,其自發光的特性和結構,使其不但可以實現超高亮度、無縫顯示畫面,分辨率和色彩表現也都相當出色,這對DLP拼接的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尤其是2017年后,隨著P1.2產品逐漸普及以及COB產品的加入,讓小間距LED行業對DLP拼接可替代性進一步增強,這些均對DLP拼接行業呈現不利局面。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分辨率指標上,雖然小間距LED一直在突破,然而依然不能和DLP拼接抗衡。對于小間距LED而言,更高的像素密度意味著穩定性設計的難度呈幾何級數增長,像素間距下降50%,背板密度提升4倍。這是為何小間距LED已經突破1.0、0.8和0.6的瓶頸,而真正大量應用依然只有2.0、1.6、1.2這樣的產品的原因所在。分辨率和穩定性都是高端顯示看重的指標,從目前來看,小間距LED還無法達到。
此外,有效控制壞點也一直是小間距LED屏的主要技術難點之一。尤其是隨著像素間距的縮小,LED屏的顯示單位將會呈幾何倍數增加,所以其壞點控制難度也成幾何倍數增長。而由于結構原理的不同,DLP拼接則完全不存在壞點的問題,畫面可完整精細顯示,這對于指揮調度來說至關重要。與DLP拼接相比,小間距LED仍然存在過亮和高頻藍光問題,如果短時間觀看沒什么問題,但長時間觀看,眼睛很容易疲勞、酸脹的感覺,長期是否損傷眼睛也在論證之中。
最后,在價格方面,p1.2及更小間距的小間距LED產品的價格已經達到或超過DLP拼接價格,因此小間距LED價格上也并沒有優勢。
說完了小間距LED,再來看看液晶拼接對DLP拼接的影響。一直以來,拼縫都是液晶拼接屏產品進軍高端顯示應用市場的關鍵阻礙因素。但隨著2016年1.8毫米拼縫的LCD液晶拼接單元的推出,2017年第四季度0.3毫米拼縫的液晶拼接單元隆重登場,讓液晶拼接屏企業對高端顯示市場有了更多的期待。
但事實是,液晶拼接技術上的進步并未對DLP拼接帶來太大的沖擊。這是因為1.8毫米拼縫的液晶拼接價格并不便宜,與DLP拼接相差無幾,但拼縫卻比DLP拼接仍寬不少。0.3毫米的液晶拼接雖然在拼縫與DLP拼接已不相上下,但價格遠遠高于DLP拼接。這種價位特征,很不利于液晶拼接的推廣。
此外,在安裝上由于液晶的單元邊框比較脆弱,導致了其工程精度需求更高,而更高的工程精度需求加大了液晶拼接屏的施工難度以及安裝成本,再加上液晶拼接屏的最終顯示效果受安裝水平影響很大,所以往往會導致一些技術指標與最終顯示效果不一致的問題出現。而DLP拼接的邊框只是起到精確固定背投屏幕的作用,功用簡單,結構更為簡單,顯示效果穩定,一致性更好。
由以上可見,雖然DLP拼接受到種種沖擊,但其自身獨有的一些特性,如大尺寸、拼縫小、像素點縫隙小、圖像細膩、適合長時間顯示、穩定安全等諸多優點,讓其仍然在高端顯示領域具有相對優勢地位。
如在電力行業。隨著電力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速,實現電網調度、運行方式、繼電保護、通信等專業化功能的統一管理成為必然。這意味著在實際操作中,電力調度中心需要對各變電站所有的數據、環境參量、圖像進行監控和監視,實時了解各個站點的情況,并能夠針對突發狀況及時作出反應。而面對架構龐大、復雜的供電線路,要想確保監控信息的精準,精細的畫面顯示自然就成為了保障。DLP拼接,不僅擁有近乎零拼縫的獨有優勢,保證了顯示畫面的細膩,更能夠長時間顯示靜態畫面,滿足7x24小時的持續監控需求,無疑是最佳之選。除了電力行業之外,公安、軍隊、交通、政府、能源、廣電、金融等對畫面顯示質量格外看重的領域,同樣有著濃厚的DLP拼接情結,這些無疑是支撐DLP拼接大屏應用市場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創新和改變
當然,面前DLP拼接的市場環境仍十分嚴峻,所以需要不斷創新和改變以獲得更大的生機。在產品創新方面,我們看到近兩年業內一些廠商進行了超薄箱體、高亮單元、0.2毫米更小拼縫、80+大尺寸單元等創新,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在運營上,DLP拼接系統不再只是簡單作為硬件賣,而要需要通過增加功能軟件,夯實可視化應用的基礎,同時融入“互聯網+”和“智慧大屏”概念,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的視角,而非傳統的視聽系統視角,思考大屏應用的價值,挖掘潛在市場、拓展客戶接納點。
在定位上,未來的大屏市場一定會呈現需求、技術和供給多元性的特征。所以任何大屏企業的定位,都應該以滿足用戶多元性需求來定義自己的服務能力和供給體系,實現更為豐富的產品路線。如威創的在COB上的發力,山大華特在小間距LED上的布局,都是DLP拼接企業在多元化上的探索。